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苞舌兰属新品种‘克保’苞舌兰(Spathoglottis‘Kebao’)是从以Spa.‘Sunny Pingtung’为母本,黄花苞舌兰Spa.kimballiana为父本的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株形紧凑匀称,花梗挺拔直立,花瓣和萼瓣淡黄色,边缘有粉色晕染。花期长,易栽培,观赏价值高,应用前景广。  相似文献   
62.
本研究选择醋酸铵(AA)、腐胺(PT)、三甲胺(TMA)3种成分,旨在研制对橘小实蝇诱捕效果好、且雌性偏好的合成饵剂。首先采用3因素4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筛选优化配方,;再以假丝酵母丸饵剂和0.02%猎蝇饵剂为参照进行田间诱捕效果测定。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优化配方为AA 7.5g/500mL。田间诱效评价显示,该配方对橘小实蝇两性成虫诱捕效果、雌虫诱捕率均稍好于假丝酵母饵剂,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0.02%猎蝇饵剂。结果表明,该合成饵剂对橘小实蝇与水解蛋白相比更加经济有效,并可捕获更多雌虫,推荐在橘小实蝇种群监测和防控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3.
2010~2012年采用甲基丁香酚灭雄和蛋白饵剂诱杀雄、雌两性成虫的方法,开展了海南番石榴园橘小实蝇 Bactrocera dordalis (Hendel) 种群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研究。结果显示,海南番石榴园6~9月橘小实蝇种群发生的2个高峰期分别在6月下旬~7月上旬、8月上旬;橘小实蝇种群密度(667m2/d诱杀橘小实蝇虫量)与番石榴果实被害率明显呈正相关;及时清园和处理虫、落果的番石榴园橘小实蝇种群发生密度比对照果园相对减少了110.72头667m2/d,二者相差约23倍;番石榴园园内与园外隔离带的橘小实蝇种群动态呈线性关系。 同时,应用诱杀技术与及时清园和处理虫、落果等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番石榴园橘小实蝇的效果显著,在不套袋和不喷施农药的情况下3造番石榴的保果率达66.44%。  相似文献   
64.
福建春、夏雨日多 ,湿度大 ,昼夜温差小 ,尤其是早春阴冷、夏季湿热的气候条件 ,不利于厚皮甜瓜的生长 ,而从新疆、甘肃运来的厚皮甜瓜 ,由于长途运输造成腐烂或未熟采收而品质欠佳 ,且上市期过迟。为此 ,引进了数个厚皮甜瓜品种 ,通过大棚栽培进行比较 ,以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厚皮甜瓜品种。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材料 引进厚皮甜瓜品种共 7个 ,以栽培较广的伊丽莎白为对照。各品种名称、来源见表 1。  方法 试验在万里村菜地进行。于2 0 0 2年 3月 3 1日播种 ,营养杯小拱棚育苗 ,苗龄 2 5d ,3月 2 5日定植于塑料大棚内 ,…  相似文献   
65.
濒危兰科植物组织富含多糖和多酚类物质,提取高质量的DNA较困难。为优化濒危兰科植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采用改良CTAB法、改良SDS法和试剂盒法对多种濒危兰科植物基因组DNA进行提取,对获得的DNA质量、浓度和纯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改良CTAB法和试剂盒法可有效去除多糖类和多酚类物质的干扰,DNA提取效果较理想,改良SDS法较差;CTAB法获得的DNA浓度高于试剂盒法,且后续PCR扩增效果也优于试剂盒法。  相似文献   
66.
海南省椰子病虫害的监测与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近2年来对海南省椰子作物病虫害的野外监测、调查和室内鉴定的结果表明,目前在海南省椰子作物上发生的病虫共有37种,其中害虫30种,病害7种。主要病虫种类包括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Gestro)、红棕象甲(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Fabricius)、二疣犀甲(Oryctes rhinocerosL.)、椰花四星象甲(Diocalandra frumenti Fabricius)、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 Walker)、椰子泻血病〔Ceratocystis para-doxa(Dade)Mor〕、椰子灰斑病(Pestalotia palmarum Cooke)、椰子芽腐病(Phytophthora palmivora Butler)和椰子干腐病(Paecilomyces varioti Bainier)等,其中椰心叶甲、红棕象甲、二疣犀甲、椰花四星象甲和椰子泻血病对海南椰子树危害最为严重,应重点予以防控。  相似文献   
67.
2008年5月8日,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罗马尼亚进口的椴木(Tilia)锯木中截获27头天牛成虫,初步鉴定为楔天牛(Saperda spp.);由西南大学植保学院陈力教授进一步鉴定,确认该虫为楔天牛属的非中国种八点楔天牛(Saperda octopunctataScopoli)[1~3].该虫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我国属首次截获.现将八点楔天牛有关资料整理如下,供检疫鉴定参考.  相似文献   
68.
进口原木天牛科害虫的检疫及其检疫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明光  叶启贤 《植物检疫》1992,6(5):346-350
本文报道了海口口岸1982~1990年进口原木天牛科害虫检疫研究工作的结果。对4种检疫中应引起重视的马来西亚天牛进行了记述;提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检疫方法及检疫处理措施,这一整套检疫处理措施包括剥除树皮、劈除边材、锯板、喷射杀虫剂、熏蒸灭虫及限制销售地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