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3篇
  29篇
综合类   213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41.
聚焦农展     
林强  马承荣 《福建农业》2006,(7):F0002-F0002
第四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6月18日在福州金山展城开幕,现代农业馆又一次成为展会的亮点、展馆内的特色展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也带来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142.
为了研究牡蛎养殖过程中副溶血弧菌与水质因子之间的关系,2009年3月到11月从广东阳西某牡蛎养殖场采集牡蛎样品检测其副溶血弧菌的感染情况,并检测水体温度、盐度、pH和溶解氧。实验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总量的检出率为94.38%。水温和副溶血弧菌总量呈正相关,盐度和副溶血弧菌总量呈负相关,pH和溶解氧与副溶血弧菌总量的相关性不明显。对水温和盐度与副溶血弧菌总量的对数进行回归分析,水温和副溶血弧菌浓度的拟合回归方程为:lgVP= 0.093?T-0.685(R2=0.336);盐度和副溶血弧菌浓度的拟合回归方程为:lgVP=1.199 0.116?S-0.004?S2(R2=0.217);水温和盐度对副溶血弧菌浓度的拟合回归方程为:lgVP=-1.941 0.116?T 0.058?S-0.001?S2(R2=0.414)。研究结果可为牡蛎养殖过程中副溶血弧菌的风险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3.
70年代中期以来 ,杂种优势的广泛利用一直是中国水稻增产的主要手段之一 (参见 :袁隆平 ,费马尼SS 杂交水稻研究与开发状况 ,杂交水稻 )。最近以来 ,其他亚洲国家也相继利用杂交水稻增产。然而 ,杂交水稻的单产水平似乎已达到顶点 ,难以进一步提高。在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WA CMS)成功运用于生产前后 ,许多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已被用来选育新一代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但至今无一如WA CMS那么成功。应用于籼型杂交稻生产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有 95%以上均属WA CMS。为了寻找产量更高的杂交稻组合 ,以及避免细胞质雄性不育可…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析再生稻穗茎比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确立高效准确的再生力鉴定指标,为再生稻高产育种与栽培提供参考。【方法】田间试验于2016年和2017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再生稻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以7个生育期相近的强再生力杂交稻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试验重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测定指标包括头季和再生季水稻的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产量、穗茎比,计算颖花量、库容量、日产量和热能利用率。通过主要性状间的相关、回归与通径分析,定量研究决定再生力的关键因子。【结果】(1)有效穗数和穗茎比对再生稻产量起决定作用,有效穗数多、穗茎比大,则热能利用率、日产量和产量较高。(2)通过颖花量和库容量的作用,穗粒数对头季产量贡献最大,而有效穗数对再生季产量的贡献最大,因此选择头季大穗重穗和再生季多穗特征的品种,有利形成颖花量和库容量优势,易获高产。(3)再生季有效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这4个性状均与产量相关极显著,对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5.40%,17.03%,25.19%和20.52%,均为影响再生力的主要因子。穗茎比与再生季产量关系最密切,相关系数达0.861 9,与有效穗数、结实率极显著相关,与穗粒数显著相关,穗茎比可作为鉴定再生力的关键指标,预测再生季产量的平均精度达90.10%。(4)以穗茎比为指标,杂交稻品种再生力可分为4级,再生季水稻产量达3 750 kg/hm2以上品种的库容特征:穗茎比≥1.176 1,有效穗数≥330.24穗/m2,穗粒数≥63.89,结实率≥82.25%,千粒质量≥27.60 g。(5)选择杂交稻组合头季产量满足高产要求的前提下,品种再生力越强、穗茎比越高,再生季产量也越高,将间接指标穗茎比和直接指标产量相结合,经再生力鉴定,筛选出福优366和福两优366适合作再生稻栽培的优良新组合。【结论】头季和再生季的增产因素分别是穗粒数和有效穗数,穗茎比可作为高效鉴定再生力的共性指标,头季大穗重穗、再生季多穗是再生稻品种总体高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5.
为了研究牡蛎养殖过程中副溶血弧菌与水质因子之间的关系,2009年3月到11月从广东阳西某牡蛎养殖场采集牡蛎样品检测其副溶血弧菌的感染情况,并检测水体温度、盐度、pH和溶解氧。实验结果表明:副溶血弧菌总量的检出率为94.38%。水温和副溶血弧菌总量呈正相关,盐度和副溶血弧菌总量呈负相关,pH和溶解氧与副溶血弧菌总量的相关性不明显。对水温和盐度与副溶血弧菌总量的对数进行回归分析,水温和副溶血弧菌浓度的拟合回归方程为:lgVP= 0.093×T-0.685(R2=0.336);盐度和副溶血弧菌浓度的拟合回归方程为:lgVP=1.199+0.116×S-0.004×S2(R2=0.217);水温和盐度对副溶血弧菌浓度的拟合回归方程为:lgVP=-1.941 0.116×T 0.058×S-0.001×S2(R2=0.414)。研究结果可为牡蛎养殖过程中副溶血弧菌的风险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6.
本文研究了黑孢块菌和夏块菌的云南松菌根苗培育技术和检测技术,分别介绍了黑孢块菌和夏块菌菌根苗的培育方法及其宏观和显微特征.  相似文献   
147.
对微波辅助提取丝瓜籽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微波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理想提取工艺为选用正己烷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5min、提取温度60℃和料液比为1:7g/mL。该条件下测得丝瓜籽油提取率为20.74%。与常规溶剂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丝瓜籽油具有省时、高效和节能等优点,优于常规溶剂提取法。  相似文献   
148.
联苯菊酯纳米乳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联苯菊酯纳米乳,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方法]25℃下用乳化相转变法制备了水包油型联苯菊酯纳米乳,探讨了乳液的形成机理,并用DLS、TEM、接触角仪、表面张力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乳液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联苯菊酯纳米乳的形成过程发生了相转变;纳米乳体系的颗粒为球形,粒径主要分布在25~30 nm;在石蜡表面的接触角小于90°,润湿效果较好,表面张力低于40mN/m,乳化效果好,提高了联苯菊酯的利用率;高效液相色谱测试结果表明,联苯菊酯不易分解或析出,稳定性好。[结论]研究结果为新型杀虫剂配方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9.
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及其增殖情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交叉感染及增殖情况,为有效防治家蚕微粒子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野外昆虫菜粉蝶、桑尺蠖、斜纹夜蛾的体内收集到5种不同来源的微孢子虫,以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为对照,检测不同来源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的感染力,并通过镜检和染色观察各种昆虫微孢子虫在蚕体内繁殖情况。【结果】从菜粉蝶分离获得的微孢子虫(PrLM)、从不同来源桑尺蠖分离获得的2种微孢子虫(PaBMI和PaBMII)、从不同来源斜纹夜蛾分离获得的2种微孢子虫(SlMI和SlMII)及家蚕微孢子虫(N.b)对家蚕的半数感染浓度(IC50)分别为4.67×10^4、8.12×10^5、1.13×10^7、8.14×10^7、3.51×10^7和1.16×10^4个/mL;各种昆虫微孢子虫在蚕体内孢子增殖力均很低,镜检发现,PrLM和PaBMI每个视野下见到1-10个孢子,而PaBMII、SlMI和SlMII需要几个视野才见到1个孢子;染色观察发现,PrLM和PaBMI感染后可以形成大量裂殖体,但很难形成成熟孢子。【结论】广西野外昆虫微孢子虫对家蚕具有较强的交叉感染危害,尤其是对蚕种生产危害很大,但在蚕体内增殖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50.
早籼杂交稻粒形和产量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6个籼稻不育系为母本和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早籼杂交稻粒形与产量性状进行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1)谷粒长、谷粒宽、谷粒长宽比、谷粒长厚比、穗实粒数、穗空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同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控制,谷粒宽厚比、穗数、单株产量主要受显性基因控制,穗总粒数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2)穗空粒数与谷粒长、谷粒长厚比,穗总粒数与谷粒厚,结实率与谷粒长、谷粒宽厚比、谷粒长厚比,千粒重与谷粒厚间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正值或负值已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3)各个性状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有的显著有的不显著,其中水稻F1单株产量的群体平均优势为24.5%,达极显著水平,群体超亲优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