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9篇
  23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樟子松幼树在不同林分结构中的空间分布及其更新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分结构是影响天然樟子松林更新的重要因素,而樟子松幼树的空间分布又将决定未来的林分结构。该文以内蒙古红花尔基自然保护区内天然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Ripley的单变量K函数和Hamill Wright的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林分下樟子松幼树空间分布格局及更新情况。结果表明:①不同林分内,樟子松大树随尺度增加呈现随机分布,而樟子松幼树呈现较明显的聚集分布。②针阔混交林下,樟子松幼树多分布在阔叶树周围4 m范围内,且数量较多、发育较好,呈现出良好的更新趋势;樟子松纯林内,幼树则多分布在樟子松大树周围且数量极少,平均树高明显低于混交林内幼树,更新情况远不如针阔混交林理想。掌握樟子松幼树的空间分布格局和更新规律有助于揭示整个林分的更新过程,为合理经营樟子松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为了确定黄土高原地区现有刺槐林改造的最佳间伐强度,1995年秋季对密度为2220株/公顷的9年生刺槐林进行了三种不同强度的间伐.通过间伐,降低了群落密度,减少了林冠截留率,增加了植树带内的汇流量,根系层内的土壤水分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当间伐后的林分密度为1110株/公顷时,生长季内植树带土壤水分提高约40%.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林木的水分生产函数曲线由直线上升变为以对数曲线上升;当间伐强度达到某一值时(保留密度为1110株/公顷),林木水分生产力随蒸腾量的变化曲线为抛物线.这表明此时水分已不再是林木生产的限制因子,在这种间伐强度条件下,单株林木和整个林分的水分生产力分别达到60171g·kg-1·mm-1和149777kg·hm-2·mm-1,因此将这一强度定为黄土高原地区刺槐林间伐的最佳强度.  相似文献   
53.
54.
基于DEM的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特征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流域的等高线为基础数据,利用软件ArcGIS生成DEM,提取研究区的坡度、坡向和河网水系等,并进行河网分级和子流域划分,对子流域特征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高程范围为130~1 695 m,500~1 000 m的高程区间占总面积的55.93%;有68.53%的区域坡度在25°以上,存在潜在强烈侵蚀风险;流域阴向坡与阳向坡比例接近1∶1;流域河网可分为9级,流域可划分为16个子流域。在河网密度、形状系数、河道弯曲系数、河道比降等流域特征参数分析的基础上,获得各子流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和汇流调蓄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小流域规划和水文模型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不同光照和水分条件下金矮生苹果 (Maluspumilacv .Goldspur)的蒸腾速率研究表明 ,金矮生苹果蒸腾速率 (Tr)与光照强度 (PAR)和土壤含水率 (SWC)的相关性非常显著 .Tr随着PAR和SWC的改善而增大 .但是 ,当光照和水分任何一种环境胁迫存在时 ,另一条件的改善不会使Tr有较大程度的上升 ,只有当SWC >11%或PAR >4 0 0mol·s-1·m-2 时 ,Tr才能随PAR或SWC的增大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但当SWC >15 %或PAR >10 0 0mol·s-1·m-2 后 ,Tr不会随PAR或SWC有较大的变化 .PAR和SWC影响到气孔阻力 (RS)、叶水势 (Ψl)的大小是Tr作出响应的根本原因 .光胁迫降低气孔开启度 ,严重光胁迫时 (PAR <10 0mol·s-1·m-2 ) ,气孔阻力较大 (RS >2 0s·cm-1) ,导致Tr较低 (Tr <5μgH2 O·s-1·cm-2 ) .在严重水分胁迫时 ,导致Tr小于 11μgH2 O·s-1·cm-2 ;当土壤水分充足时 ,Tr将大于 15 μgH2 O·s-1·cm-2 ,基本接近最大值 .11%~ 15 %SWC所对应的RS范围是Tr变化曲线从一种变化趋势向另一变化趋势过渡的“转折区” ,是实行土壤水分控制可考虑的范围 .  相似文献   
56.
荒漠化草原人工封育区植物生态位研究--以宁夏盐池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L ev ins生态宽度指数及P 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对宁夏盐池荒漠草原人工封育区2002年及2003年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进行计量。结果表明:2002年封育区茵陈蒿、狗尾草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分别为0.758、0.505,是2002年封育区的优势种;2003年封育区的优势种是茵陈蒿、狗尾草、老瓜头、苦豆子,其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868,0.567,0.563,0.552。最大生态位重叠值2002年与2003年均未出现在优势种之间,2002年出现在赖草与叉枝鸦葱、新疆猪毛菜与志远之间;2003年出现在沙珍棘豆与中亚虫实、沙珍棘豆与狭叶米口袋、中亚虫实与狭叶米口袋之间。  相似文献   
57.
作为一种生物环保材料,生态垫可以降低土壤侵蚀和肥力流失,促进植被恢复。以北京延庆县玉渡山风景区的盘山公路两侧绿化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铺设生态垫和未铺设生态垫的造林坡面的对比,对生态垫的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垫可以将因沟蚀引起的侵蚀模数由13 250 t/(km2.a)降至0,坡下部公路的表面受损率略微降低了1.89%,而公路破坏度则由21 969.7 cm3/m2降至12 997.8 cm3/m2,显著下降了40.84%。同时,坡面上树木个体的保存率从87.21%提高到95.32%,而保存树木个体的受损率则由74.69%显著降至2.15%。无疑生态垫既可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又可促进景观的绿化美化,因此可以在周边类似地区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在土地荒漠化过程中,植被群落的变化是与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密切相关的。本文以鄂尔多斯高原梁地退化草场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本氏针茅群落和牛心朴子群落中小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在退化过程中没有灌木的侵入,但在两种典型群落中均存在着肥力岛的分布,其形成及发展的机制并非灌木侵入,而是由于植被覆盖的破坏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的结果,因此灌木的侵入并不能作为鄂尔多斯高原梁地草场退化的评价指标。同时也证明了多变量指标克里格法在土地养分状况的综合评价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9.
中国荒漠化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荒漠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对其现状和趋势进行准确的评价,将有助于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作为受荒漠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荒漠化局部好转总体扩展的趋势尚未得到遏制。在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下,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使中国脆弱的旱地生态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荒漠化评价将为这一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的依据。从国家和地区尺度上,回顾了中国荒漠化评价的现状,指出目前中国荒漠化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评价基准的不确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的难操作性和遥感数据源选用的随机性,进而对上述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0.
我国农牧交错区土地退化研究——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荒漠化发展历史角度出发,通过收集历史资料和固定样地观测,采用数学分析方法,利用马尔可夫链(Markov)模型和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盐池荒漠化现状、动态变化以及荒漠化治理措施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盐池县近半个世纪以来土地荒漠化呈急剧扩大趋势,荒漠化土地面积平均年增长率4.03%。2)盐池县荒漠化主要原因是在脆弱生态环境基础上,人为不合理经济活动所致。3)如果能做到严格执法,全面落实禁牧政策并加强防沙治沙工程管理,盐池县荒漠化土地将得到全面治理,否则盐池县荒漠化形势将继续恶化。认为能否全面落实禁牧和退耕还林政策,将直接影响盐池县荒漠化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