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4篇
  33篇
综合类   123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61.
【目的】百香果副产物低价值利用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研究旨在明确紫色(TN类)和黄色(QM类)百香果果汁、果皮、果籽的营养物质积累情况,为百香果副产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百香果各组织对DPPH·、ABTS+·的半抑致浓度,Fe3+还原能力、总酚、总黄酮及矿质元素含量,并对百香果不同的组织抗氧化能力、活性物质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百香果不同组织中,果籽的DPPH·、ABTS+·清除能力,Fe3+还原能力,总酚、总黄酮含量均大于果汁和果皮,其中TN类百香果果籽清除DPPH·的能力分别约是果汁、果皮的37.87倍、29.06倍。TN类百香果总酚、总黄酮含量比QM类高。矿质元素K、Ca、B、Mn、Fe在果皮中含量最高,果籽中含量最低,其中果皮中K元素含量是果籽的10.16倍;Mg、P、Zn、Cu在果籽中含量最高,其中Zn元素在果籽中的含量为49.06 mg/kg,是果汁和果皮中Zn元素含量的3.11倍、3.71倍,果籽的Cu元素是果汁和果皮的6.88倍、...  相似文献   
262.
为了检验在集约化、工厂化的生产条件下,“三元”杂交商品猪从出生到体重达100kg的日龄、料肉比及生产效益,我们进行了此次试验。同时,为保证试验效果,我们选择了北票市种畜场、宏顺食品公司和三○九养殖场做参试单位。其中,辽宁省北票市种畜场是建场近三十年的良种繁育场,现存栏各类可繁母猪150多头,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各类种猪1000头,出栏“三元”杂交仔猪和育肥猪近2000头。辽宁省北票市宏顺食品公司是近几年新崛起的以肉猪生产为主的大型养殖企业,  相似文献   
263.
264.
265.
为了寻求葡萄管理新技术,改良葡萄传统管理方法,使葡萄管理变得更容易,文章就借鉴山东蔡英明创造的葡萄小龙干技术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总结整理,详细叙述了技术操作方法,并建立了示范园。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具有早结果、产量高、品质好及管理方便的优点。建园第二年产量可达到2 000 kg/667 m2以上,以后产量可保持在3 800 kg/667 m2以上。  相似文献   
266.
田间试验研究了红芪氮素吸收分配动态和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 以及增施3 种水平坡缕石(P1, 750kg·hm-2; P2, 1 500 kg·hm-2; P3, 2 250 kg·hm-2)对红芪吸氮和多糖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6 月下旬至7 月下旬是红芪茎叶对氮的营养临界期, 而红芪根在8 月下旬以后对氮的需求量增大, 9 月下旬至10 月下旬为氮素从茎叶向根系转移的时期, 6 月下旬至8 月下旬是红芪多糖含量的快速积累期。在红芪收获期, NPK+P3、NPK+P2 和NPK+P1 处理的全株氮素积累量分别比NPK 对照提高45.22%、29.45%和20.06%, NPK+P3 处理的茎叶氮素积累量比NPK 对照提高71.99%, NPK+P3、NPK+P2 处理的根氮素积累量分别比NPK 对照提高38.72%和26.07%;NPK+P1、NPK+P2 和NPK+P3 处理的多糖含量分别较NPK 对照提高50.74%、62.95% 和 40.63%。坡缕石配施用量对红芪吸氮的促进效果综合表现为高用量>中用量>低用量, 但其配施用量与多糖产量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相似文献   
267.
桓仁县近年来始终坚持立足本县人力资源优势,以劳务基地为招牌,以科技为支撑,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多输出劳务人员为目的,使外派劳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相似文献   
268.
在兔饲料中添加柿子饼20%,使柿酚含量为0.0264%,饲喂15只本地健康杂交家兔,25天后出现明显中毒现象。在此期间,每隔7天斗静脉采血测定部分血像。结果表明:随着实验期的延长,溶血现象增加,红细胞脆性增加,血沉增加。血红蛋白含量上升,红细胞数减少。血色指数呈上升趋势,最高值为1.53。白细胞数有下降趋势,其中嗜酸性、中性、嗜碱性白细胞数减少,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数增加。  相似文献   
269.
在新干县大洋洲镇,有一位既平凡又显赫,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业,致富后又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家妇女,她就是被新干县妇联表彰为“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的李九英。李九英原本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几亩菜地的微薄收入就是全家大小的主要经济来源。1992年,被入不敷出、债务缠身的生活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李九英再也沉默不下去了,毅然和丈夫加入了外出打工的队伍。初到云南昆明,人生地疏,举目无亲,转了几天还是找不到事干。眼看盘缠已经花光,快到了身无分文的地步,李九英急了。回想几天的所见所闻,她脑子里一转:春城昆明是全国…  相似文献   
270.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能量水平对育肥前期锦江牛瘤胃发酵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50头初始体重为(301.7±30.1) kg的锦江去势公牛,随机分成5个组,即A、B、C、D和E组,每组10头牛。A组饲喂基础饲粮,B、C、D、E组饲粮综合净能在A组基础上依次提高6%、12%、18%、24%,5组饲粮综合净能水平分别为6.02、6.38、6.74、7.10、7.46 M J/kg,粗蛋白质水平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116 d。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瘤胃液pH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瘤胃液乙酸含量逐渐升高,丙酸含量逐渐下降,其中C、D、E组乙酸/丙酸显著低于A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 C组瘤胃液氨态氮(NH3-N)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而菌体蛋白(MCP)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2)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血清葡萄糖(GLU)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C和E组血清尿素氮(UN)含量较A组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较A组显著升高(P<0.05)。3)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E组血浆生长激素含量显著高于A、B、C组(P<0.05); E组血浆胰岛素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适宜的饲粮能量水平具有改善瘤胃内环境的作用,在育肥前期,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各组锦江牛的机体代谢处于正常状态,血清GLU含量随之增加,更有利于其发挥生产潜力。在本次试验条件下,结合各项指标得出:育肥前期锦江牛饲粮的综合净能水平为6.74 MJ/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