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8篇
林业   94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3 333、16 667、22 222、33 333和66 667株·hm~(-2)5个栽植密度,解析栽植密度对杜仲单株生长指标及单位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为杜仲短周期矮林模式栽植密度设置提供依据。杜仲单株的分枝数、基径、单株叶片数量、单位面积叶片质量等生长指标与栽植密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叶面积指数与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单株叶干质量、单株皮干质量、单株杆质量与栽植密度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单位面积叶生物量、皮生物量、杆生物量均与栽植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栽植密度66 667株·hm~(-2)的平均叶面积指数达到7.98,单位面积的叶、皮和茎干的生物量为6 864.84、1 605.73、11 445.30 kg·hm~(-2),分别是栽植密度13 333株·hm~(-2)的2.5、2.8、2.7倍。试验结果表明为获得更高的产量,短周期杜仲矮林栽培模式应选择更高的栽植密度(66 667株·hm~(-2))。  相似文献   
122.
中仁1号是我们从杏优良单株优1的自然实生苗中选育的仁用杏新品种。果实卵形,黄红色,离核,单仁重0.67~0.72g,出仁率38.50%~41.30%,种仁含油率56.70%,其中油酸含量74.10%、亚油酸含量19.90%、蛋白质含量21.96%、氨基酸含量20.33%。生长势中庸,开始结果早,丰产;病虫害少,具有较强的抗倒春寒能力;在河南省,果实6月下旬成熟,果实发育期95天左右,是早熟品种。2008年12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3.
扁桃生殖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近年来扁桃生殖生理研究的新进展,就扁桃的花芽分化、开花授粉、坐果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今后扁桃生殖生理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4.
试验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杜仲叶粉对湖北贡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选择240日龄、产蛋率相近、健康状态良好的1000只湖北贡鸡母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蛋鸡。T0组母鸡饲喂基础日粮,T1~T4组母鸡日粮中分别添加含2.5%、5.0%、7.5%、10.0%杜仲叶粉。预试期14 d,正式试验期70 d。结果显示,日粮添加7.5%的杜仲叶粉的湖北贡鸡日产蛋率最高,极显著高于T0组(P<0.01)。饲喂10 w后,与T0组相比,日粮添加7.5%和10.0%的杜仲叶粉均能够显著提高鸡蛋中蛋清蛋白质、蛋黄α-亚麻酸含量(P<0.05),日粮添加5.0%和7.5%的杜仲叶粉可以显著降低蛋黄胆固醇和蛋黄粗脂肪的含量(P<0.05)。研究表明,杜仲叶粉能够改善湖北贡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适宜添加水平为7.5%。  相似文献   
125.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杜仲叶(EUL)粉对绿壳蛋鸡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以及肉质性状的影响。选择体重、产蛋率相近,健康状态良好的产蛋初期绿壳蛋鸡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饲喂添加0(CTL组)、2%(EUL1组)、4%(EUL2组)、6%(EUL3组)杜仲叶粉的玉米-豆粕型饲粮。预试期5 d,正试期70 d。饲喂试验结束后对各组鸡的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屠宰性能以及肉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杜仲叶粉后,血清中甘油三酯(EUL1、EUL2和EUL3组)、葡萄糖(EUL2和EUL3组)和尿素(EUL2和EUL3组)与CTL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各试验组蛋品质、屠宰性能与CTL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肝脏重(EUL1和EUL2组)和心脏重(EUL1、EUL2和EUL3组)与CTL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腿肌蛋白(EUL1组)和胸肌脂肪(EUL2组)含量与CTL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腿肌pH24 h(EUL2组)与CTL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腿肌剪切力(EUL2组)与CTL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说明杜仲叶粉可显著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葡萄糖、尿素的水平;不影响蛋品质,但能改善绿壳蛋鸡肌肉品质,提高胸肌脂肪、腿肌蛋白质含量和腿肌嫩度,显著降低鸡的肝脏重和心脏重。本试验中,杜仲叶粉在蛋鸡饲粮中的适宜添加水平为4%。  相似文献   
126.
127.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华仲11号’杜仲苗期生长规律的影响情况,为杜仲树势调控和定向培育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仲11号’杜仲1年生平茬苗为研究材料,在其叶面分别喷施浓度依次为200、400、600 mg·L-1的三碘苯甲酸、缩节胺和多效唑,比较不同处理对‘华仲11号’杜仲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情况,并用Logistic模型拟合‘华仲11号’杜仲在不同处理下苗高和地径的生长曲线方程,分析各方程生长极值(k)、速生期始期(t_1)、速生期结束期(t_2)、速生期(t_2-t_1)及速生点(t_0)等参数的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联程度。【结果】不同处理下‘华仲11号’的苗高为104.73~159.14 cm,地径为12.31~16.31 m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浓度为400 mg·L-1的多效唑处理对苗高和地径的抑制作用均最显著,该处理的苗高和地径与对照相比分别低34.19%和24.52%。各处理下‘华仲11号’杜仲苗高生长曲线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993~0.998,地径生长曲线方程的决定系数(R^2)为0.994~0.999。各处理下‘华仲11号’杜仲苗高的速生期始期(t1H)与速生点(t0H)、速生期结束期(t2H)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697和0.435;苗高生长极值(k_H)和苗高的速生期结束期(t2H)、速生点(t0H)之间也都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534和0.447。【结论】浓度为400 mg·L-1的多效唑处理对‘华仲11号’杜仲苗高和地径生长的抑制效果均最好;各处理均可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苗期生长规律;可采用苗高指标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抑制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8.
五味子种籽性状与种仁含油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五昧子种籽性状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阃的种籽横径、种籽纵径、种耔厚度、种耔千粒重、种仁千粒重、种仁古油率等性状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供试的20个无性系中,9911、9907、9913、9919、9918、9914等6个无性系种仁古油率较高,分别为70.17%、69.77%、68.99%、67.51%、65.97%、64.15%;五味子种油的形成、积累与无性系的种籽千粒重、种仁千粒重、种籽横径、种耔纵径等指标关系不密切,而与种籽厚度关系密切,相关系数为0.670,相关关系达极显著水平.本研究结果可为以高古油率为目标的五味子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9.
我国中西部生态经济林工程造林及其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我国中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求,论述了生态经济林工程造林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和注意问题,介绍了适宜我国中西部发展的几个主要生态经济林树种,提出了我国中西部生态经济林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为我国中西部生态经济林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0.
6个杏李品种花粉量及花粉萌发率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6个杏李品种花药内花粉数量和不同培养基上花粉萌发率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花粉量有显著差异,味馨、味帝、风味皇后、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厚的平均花粉数分别为2 159.7、1 526.0、1 281.O、573.7、295.7和289.6粒/花药.花粉萌发率也因品种及培养基种类不同而异,味帝在任何配比的培养基上均不萌发,10%蔗糖十1%琼脂十O.03%硼酸培养基适宜其他5个杏李品种花粉萌发,味馨、风味皇后、风味玫瑰、恐龙蛋、味厚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25.07%、38.83%、95.36%、16.86%和85.11%;硼酸浓度0.01%~0.03%时适宜花粉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