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了提高小菜蛾性诱剂的田间诱捕效果,在大白菜地进行不同人工合成引诱剂对小菜蛾的诱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增加0.01%的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能够提高目前诱芯的诱蛾效果.三元组分,顺-11-十六碳烯醛、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和顺-11-十六碳烯醇在7∶3∶1比例下的诱蛾能力显著优于其它三元组分比例的诱蛾力.比例为70∶30∶10∶0.01的四元组分,顺-11-十六碳烯醛、顺-11-十六碳烯乙酸酯、顺-11-十六碳烯醇和顺-9-十四碳烯乙酸酯,诱芯含量为10 μg时在田间的诱蛾效果最好,因而建议在中国使用这种诱芯诱捕小菜蛾.  相似文献   
12.
与雄性信息素有关的棉铃虫的交配行为可分为雌蛾求偶、雄蛾反应、接近雌蛾、打开味刷以及交配成功等阶段,雌、雄蛾单独放置,雌蛾求偶行为正常进行;雄蛾的前期交配行为如触角前伸、振翅、飞行等行为,即使在没有雌蛾刺激的前提下也能在确定的黑暗周期如期发生。光周期紊乱的雄蛾不能同正常雌蛾交配,处于求偶高峰期的3日龄雌蛾与1~4日龄雄蛾配对时,3日龄雄蛾与雌蛾交配率高达80%,而其它几个日龄的雄蛾与雌蛾的交配率明显偏低,去掉雌蛾触角交配率下降至40%;除去一根雄蛾触角仍能交配,但交配率下降;去掉两根雄蛾触角则完全不能交配,雄性信息素组分对雌蛾求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棉铃虫对萎蔫的枫杨叶气味的行为与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春  胡纯华  杜家纬 《棉花学报》2000,12(6):332-333
我国自 50年代开始使用杨树枝把诱蛾技术防治棉铃虫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我国北方 ,制作杨树枝把的主要材料与黑杨 (Populus sp.) (估计有几个树种 ) ,而在长江流域棉区 ,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则是制作杨树枝把的主要材料。有的地方也采用香椿 (Toona sinensis)和加拿大杨 (Populus canadian)等制作杨树枝把。田间应用结果表明 ,杨树枝把引诱的棉铃虫以雌蛾为主 ,占总蛾量的 70 %左右 ,且多为已经交配但尚未产卵的个体。使用杨树枝把诱蛾可降低田间棉花着卵量 2 1 .9%~ 57.2 % ,平均 36.5%。有关的研究结果也同时表明 ,在预测田…  相似文献   
14.
枫杨挥发物对棉铃虫的引诱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风洞测定了棉铃虫对萎蔫的枫杨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萎蔫的枫杨挥发物仅能对棉铃虫处女雌蛾产生引诱作用,而对已交配过的棉铃虫雌蛾和雄蛾无引诱作用;在光周期为14L:10D的条件下,棉铃虫处女雌蛾对萎蔫的枫杨挥发物的行为反应时间的为进入暗期后的7~10h。据此推测,棉铃虫在田间趋向于杨树枝把的目的是为了求偶或者寻找合适的交配场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Sephedex LH-20凝胶层析柱分离野蚕性信息素粗提物,获得活性馏份。其EAG值达6.8mv,并具田间引诱活性,平均诱捕率为10雄/天/诱捕器。此活性馏份在气谱上有2个主色谱峰,经GC-MS测定得2号色谱峰的分子量为238,基峰m/e 67,M-18=m/e 220,以及其它碎片离子峰完全和蚕蛾醇(反10,顺-12-+六碳二烯醇)一致。以合成蚕蛾醇进行田间引诱试验,亦具引诱活性,诱捕率为2.3~3.5雄/天/诱捕器。证明蚕蛾醇是野蚕性信息素的主成份。  相似文献   
16.
用亚致死剂量溴氰菊酯处理亚洲玉米螟雄蛾后,存活雄蛾对信息素定向行为反应受到较大的影响。雄蛾的起飞潜伏期延长,不应率增加,到达诱芯率大幅度下降。反应下降程度与剂量的相关性显著。以雄蛾的行为反应率机率值(Z)对药剂处理剂量对数(X)和处理天数(Y)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回归方程分别为:起飞:Z=6.979-6.559X 0.162Y;定向:Z=5.258-2.611X-0.039Y;逆飞:Z=4.982-2.457X-0.061Y;到达:Z=3.399-1.011X 0.168Y。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温度和光周期对枣镰翅小卷蛾求偶行为及性信息素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 ,越冬代枣镰翅小卷蛾雌蛾的求偶高峰期为暗期6.0~8.0h。温度越高,雌蛾开始求偶的时间越迟,求偶的持续时间也越短,求偶高峰期比在正常温度下明显推迟。温度为21℃时雌蛾产生的性信息量最高,26℃时略低,而在31℃和16℃时雌蛾性信息素释放量仅为21℃时的1/5~1/4;雌蛾所释放的性信息素中顺、反异构体比例随温度的降低向顺式异构体增加的方向漂移,其变异系数均控制在10%以下。当把第2日龄的雌蛾从14L∶10D光周期转移到连续黑暗下时,雌蛾表现的求偶行为和性信息素产生与14L∶10D下相似,均表现出明显的节律;当转移到连续光照下时,求偶行为变得不活泼和不规则,而产生的性信息素量却等于或高于14 L∶10D光周期下所产生的性信息素量。  相似文献   
18.
花绒寄甲成虫的行为观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用自行设计的昆虫行为观测箱,研究花绒寄甲成虫的日活动节律、趋光性、交配行为以及黑暗对成虫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成虫多在黄昏至第2天上午活动,其活动节律可被连续的黑暗处理所打破,交尾形式呈"一"字形,有较弱的趋弱红光性;并应用石蜡包埋的方法,研究花绒寄甲成虫的视觉在寻找寄主幼虫时的作用,发现在弱红光的条件下,其视觉对寻找寄主幼虫作用不大;同时,在成虫的活动高峰期,采用模拟自然界其生活习性释放成虫的方法,研究花绒寄甲成虫的活动能力,发现成虫的活动、飞翔能力较强.研究结果为在室内繁殖及野外释放防治天牛类害虫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棉铃虫对几种植物气味的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棉铃虫对萎蔫的枫扬(Pterocarya stenoptera)、加拿大杨(Populus canadensis)、黑杨(P.nipra)和香椿(Toona sinensis)叶气味的触角电位反应。结果表明,几种植物的气味均能引起棉铃虫雌雄蛾显著的反应,雌蛾在交配前后对枫杨、黑杨叶气味的反应无显著差异。在光周期光照(L):黑暗(D)=14:10条件下,进入暗期7h前后,处女雌蛾对萎蔫枫杨和黑  相似文献   
20.
用选择性嗅觉仪测定棉铃虫对植物气味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了一种选择性嗅觉仪 ,用这种嗅觉仪测定了棉铃虫成虫对萎蔫的枫杨叶、新鲜的棉花叶、棉花花蕾、玉米叶及玉米花丝气味的反应。结果表明 :萎蔫的枫杨叶的气味对棉铃虫处女雌蛾具有引诱作用 ,对雄蛾和已交配过的雌蛾无引诱作用 ;棉铃虫雌、雄蛾不受新鲜棉花气味的引诱 ;玉米叶的气味对棉铃虫成虫无引诱作用 ,但玉米花丝对棉铃虫处女雌蛾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讨论了生测方法在研究昆虫与植物气味关系中的作用以及萎蔫的枫杨叶气味引诱棉铃虫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