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48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42篇
  31篇
综合类   355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83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试验研究了饲料中不同水平维生素B6对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幼鱼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在温度为(20±0.5)℃、pH值为6.8~7.5的条件下,研究了低蛋白含量(28%)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维生素B6(0、15、30、45、60、75mg/kg)对史氏鲟幼鱼[(34.07±3.44)g]胰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的维生素B6添加量为45~60mg/kg时,对幼鲟胰蛋白酶的激活作用最大,并可相应提高对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133.
毛蚶(Scapharca subcrena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蚶目、蚶科,俗称"麻蚶子","毛蛤".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辽河、海河等河口附近的软泥底质区.毛蚶是我国近海主要经济贝类,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过度捕捞等诸多原因,毛蚶资源受到了极大破坏,其海捕产量逐年递减,自然资源量近乎枯竭,而毛蚶人工繁殖、人工增养殖尚处于刚刚起步试验阶段.为有效、合理地恢复毛蚶资源,推动毛蚶这一北方经济品种增养殖业的发展,进一步摸索掌握毛蚶的繁殖、生长的生物学习性,2004-2007年在唐山市丰南区黑沿子镇涧河进行了毛蚶人工繁殖技术的试验研究,现将四年的试验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4.
以云南东魁鲜杨梅为试验材料,以未进行冷等离子体处理和气调包装处理的杨梅果实为对照,分别采用单独冷等离子体、单独气调包装及冷等离子体结合气调对杨梅进行处理,探究冷等离子体结合气调包装处理对杨梅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等离子体结合气调包装处理可显著降低杨梅果实初始菌落数,贮藏期间能较好地抑制菌落总数的增长,对杨梅色泽无明显影响,能显著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好果率;其还可抑制杨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下降,延缓果实的氧化损伤和品质劣变;冷等离子体结合气调包装处理时,冷等离子体处理时间越长,保鲜效果越好。该研究可为杨梅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5.
正一、什么是水肥一体化技术(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概念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又称为"水肥耦合""随水施肥""灌溉施肥"等。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水肥一体化的两大转变:一是把浇地转变成了  相似文献   
136.
不同残膜量对土壤环境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不同农田残膜量对土壤环境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置T0(0)、T1(90 kg/hm2)、T2(180 kg/hm2)、T3(360 kg/hm2)和T4(720 kg/hm2)5个残膜水平,研究不同残膜量对玉米主要生育期生物量、土壤水分及抗逆性指标的影响,首次提出根重比概念,并采用Logistic生长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残膜量对玉米不同生育期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残膜导致收获后各处理土壤容重较对照(T0)增加2.03%~5.41%,土壤孔隙度降低2.36%~6.76%,土壤水分下渗速度减慢;残膜量与玉米株高呈负相关关系,T0株高较T1、T2、T3、T4提高了10.40%~35.22%;玉米生育前期的根系干重、根重比、地上部干重受残膜量影响显著;残膜使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受到胁迫,残膜量越大,叶片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越高。可见,农田残膜通过增大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从而阻碍土壤水分入渗,减弱土壤保水能力,进而胁迫玉米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7.
以专利之星为数据源,对浙江省2008—2017年污水治理领域专利申请年代、技术领域、权利人及区域分布进行分析,并对技术生命周期、专利核心技术区、权利人组织类型、区域专利优势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污水治理技术处于技术生命周期的快速发展期,污水治理领域专利核心技术高度集中,主要覆盖C02F 9/14、C02F 9/04和C02F 9/02等12种IPC技术分支。受技术力量与产业政策等因素影响,浙江省污水治理优势技术区域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8.
试验对5个饲用玉米品种(东陵白、中原单32、科多8号、科青1号、科多4号)不同生育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的主要营养物质变化进行了研究,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利用的饲用玉米品种并确定最适刈割期。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品种中粗蛋白、钙、磷、CA显著下降(P〈0.05),NDF、ADF、OM含量则显著上升(P〈0.05),各品种在每个生育期内营养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与其它营养物质不同的是WSC含量在抽穗期显著高于拔节期和乳熟期(P〈0.05)。  相似文献   
139.
 以鄂杂棉10号为对照,在三个密度水平下观察棉花两系组合SH31的生长及发育规律,结果表明:SH31在株高、出叶速度、现蕾速度和果枝数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在每公顷2.25万株的密度下结铃性最强。试验证实SH31比较适合稀植,以每公顷2.25万株的密度较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0.
寄主植物对草地螟幼虫的营养利用和中肠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用藜(Chenopodium album L.)、大豆(Glycine max L.)、苜蓿(Medicago sativa L.)、甜菜(Beta vulgaris L.)和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饲养草地螟,测定不同食料植物对草地螟幼虫的营养利用及中肠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灰菜的3龄幼虫,其相对生长率(0.91)、近似消化率(63.89%)显著高于取食大豆、苜蓿、甜菜和向日葵的;取食灰菜、大豆的食物利用率(分别平均为24.65%、24.96%)、食物转化率(分别平均为38.70%、41.41%)之间差异不显著;取食苜蓿的食物利用率(10.63%)和食物转化率(25.89%)显著低于取食其余4种植物的。取食大豆的5龄幼虫其体内血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取食其余4种植物的;取食向日葵的5龄幼虫其中肠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取食其余4种植物的;取食灰菜和大豆的中肠酯酶比活力显著高于取食其余3种植物的。这些研究结果显示,灰菜是草地螟的最适宜寄主,其次分别为大豆、甜菜、向日葵、苜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