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7篇
  15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辣椒产量和品质性状Hayman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辣椒(Capsicam annuum L. ) 6个亲本, 按(1 /2) n ( n - 1) 双列杂交法配制15个杂交组合, 用Hayman双列杂交分析法估算5个关于产量、品质性状的遗传参数。Wr对Vr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小区产量、辣椒素和干物质含量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 早期产量的遗传不符合“加性—显性”模型。Wr +Vr与Yr间相关分析表明, 单株产量、小区产量、早期产量和干物质含量呈负相关,说明含有更多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小的Wr +Vr值; 辣椒素含量呈正相关, 说明含有较多辣椒素显性基因的亲本具有较大的Wr +Vr值。遗传参数估算表明, 辣椒素和干物质含量的遗传是加性效应方差明显大于显性效应方差; 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的遗传加性效应方差明显小于显性效应方差; 早期产量的遗传是显性效应方差显著大于加性效应方差, 同时还存在显著的、复杂的上位性效应。  相似文献   
82.
辣椒新品种湘辣2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湘辣2号的母本9704A是从鲜食品种21号牛角椒中发现的不育株育成的胞质雄性不育系,父本8001是从湖南地方干椒品种中选育的优良自交系.该品种中熟,从定植到采收红椒约68d(天).坐果率高,采收期长.果实牛角形,果面光滑,商品成熟果为深绿色,生物学成熟果鲜红色,味辣,风味好,鲜食或加工兼用.一般每667m2产鲜椒1700~2500kg,产干椒300~350 kg.较抗疫病、炭疽病、疮痂病和病毒病,耐高温干旱能力强.  相似文献   
83.
米芾的书法作品既重视整体气韵,又兼顾细节的完美,随遇而变,独出机杼。他对书法的用笔、结构、章法、墨法等有着自己独到的表现。  相似文献   
84.
I传统开心形适宜在生长季节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600mm以上、土层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平原采用。  相似文献   
85.
为探究油松人工林土壤粒度特征随林龄变化的规律,揭示油松人工林对林下土壤的影响作用,为辽西北地区以油松为建群种的造林模式、土壤地力恢复及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以辽宁省昌图县东部太阳山风景区13、25、37和44年生的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集各林龄油松林表层(0~20cm)土壤样,基于激光衍射技术,对土壤粒度,组成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土壤粒度组成以沙粒为主,其次是粉粒和黏粒;(2)中龄林的粒度特征最好,其次为近熟林、成熟林,而幼龄林稍差,且有林样地的粒度特征均比对照好;(3)整体上,从幼龄林期到中龄林期,油松林随林龄的增大,表层土壤粒度特征有良好的发展趋势,而从中龄林期到近熟林、成熟林期,油松林随林龄增大表层土壤粒度特征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86.
辣椒净光合速率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15个杂种一代和6个亲本在不同开花结果时期的净光合速率及其杂种优势,并用一个参数的直线回归分析法测定了它们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开花结果前期大多数杂种一代和亲本的光合作用较强,中期次之,后期最弱;离中优势是中期最强,后期次之,前期最弱;超亲优势是后期最强,中期次之,前期最弱;说明辣椒光合能力的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中后期.综合考虑杂种一代的光合能力、杂种优势和稳定性,认为8214×8501、5907×8214、5907×8501和5907×7801是有高光合能力的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87.
本研究探讨了用体外受精胚胎作供体、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作受体进行核移植的可能性,比较了两种不同核移植方法的效果。本研究结果在我国首次获得牛核移植的成功。从屠宰场回收的黄牛卵巢中抽取未成熟的卵母细胞,采用以前报道的方法(Shietal,Then-oyenoloy,1991,35;271)进行体外成熟(IVM)和体外受精(IVF),获得IVM如母细胞和IVF胚胎。体外受精用精液为奶牛精液。在IVM23~24h$母细胞去核后用作受体卵,体外发育到8~32细胞期的IVF胚胎用作核供体.去核后的卵母细胞分两组:!.在W26h(或30h)用80V/mm40μs电激活两次,然后注入供体胚胎卵裂球,IVM32h(或36h)进行电融合;Ⅱ.注卵裂球前不激活,在IVM31h进行电融合。两组融合条件相同(80V/mm40μs×2,间隔1s),融合液为0.3M甘露醇+0.05mMCaCl2+0.1mMMgSO4+10mM组氨酸。融合印在颗粒细胞单层培养滴内共培养,体外培养24h后观察卵裂结果。经体外培养5~8d后发育到桑椹和囊胚的核移植胚胎移植到同期发情的受体奶牛子直角内。2个月后直检妊娠情况。本研究结果如下:Ⅰ组操作后存活率(90.  相似文献   
88.
研究用细胞质内注射法构建重组胚,比较了离子霉素和乙醇预激活供体细胞和去核卵母细胞对重组胚卵裂和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相比,离子霉素预激活供体细胞对重组胚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有所提高;而供体细胞和去核卵母细胞同时用离子霉素预激活,重组胚的卵裂率无明显提高,囊胚发育率下降;用离子霉素或乙醇预激活去核卵母细胞,对重组胚的卵裂和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9.
固态发酵饲用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纤维素酶是目前饲料工业中应用较广的一种饲料用酶。许多实验结果表明: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纤维素酶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动物的生长速度,对反刍动物的效果尤为明显。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纤维素酶都是由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二大类:液态发酵法和固态发酵法。欧美国家以液态发酵为主,产品酶活高,但是酶系比较单一。我国和日本以固态发酵法为主,产品酶活比较低,但是酶系比较复杂,适合于用作饲料酶。 经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固态发酵获得的纤维素酶主要有纤维素酶是由内切β-1,4-葡聚糖酶(包括 C1酶和 Cx…  相似文献   
90.
湘潭迟班椒衍生骨干亲本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湘潭迟班椒辣椒衍生骨干亲本8214的创制过程,通过对其进行系谱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或间接利用8214选育辣椒品种36个,并分析了8214成为辣椒骨干亲本的原因,为辣椒骨干亲本的创制及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