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嘉优中科6号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联合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选育的高产三系杂交晚粳稻新组合,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2.
杂交新组合嘉优5号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嘉优5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育成的三系杂交梗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在浙江省区试和各地试种示范中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适宜的特点.本文总结了嘉优5号的高产制种技术及其父母本的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43.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达日罕乌拉苏木根据全苏木基础母牛存栏多、质量好的实际情况,积极有效地开展黄牛人工授精工作,实现提质增效。鼓励和引导农牧民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大搞肉牛短期育肥,拓宽增收渠道,促进牧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44.
嘉绍3号(海繁2)是嘉兴市农科院与绍兴市农科院、诸暨市种子公司、海盐县种子公司协作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稻新品种。该品种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42.2 d,比对照秀水110早熟1 d,分蘖中等偏弱,苗期生长较快,根系发达,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对条纹叶枯病抗性明显优于对照,产量高,米质优。2007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浙江省及周边粳稻种植地区作单季或连作晚稻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早播,培育壮秧,适龄移栽,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注意杂草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45.
杂交粳稻嘉优1号的繁、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嘉优1号(原名嘉优22-9)系浙江省首个跨地区杂交水稻育种、推广联合体(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长兴县种子公司、海盐县种子公司、嘉兴市种子公司、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诸暨市种子公司组建)选育而成的BT型三系中熟晚粳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熟期适中、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抗病性强、穗期高温耐性好、高产稳产、米质优,深受种植和消费者的喜爱.总结了嘉优1号父母本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高产优质繁、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6.
粳型杂交水稻的耐热性和耐低温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杭嘉湖平原以及苏南环太湖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晚粳稻生产区,以常规粳稻为主,粳型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始终不到整个晚粳稻面积的5%.嘉兴市2002年全市晚粳(糯)稻总面积为13.7万hm2,而三系粳型杂交水稻的面积673.3hm2,仅为晚粳(糯)稻总面积的0.49%.这与我国籼稻生产区域,籼型杂交水稻全面当家的局面相比反差很大.究其原因,与目前该地区推广应用的粳型杂交水稻组合抗逆性不够强有很大关系.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秋季高温对该地区的单季晚稻的稳产性构成严重威胁.粳型杂交稻穗期的耐高温性较差,若遇上不利天气条件时,稳产性便会明显下降而减产.粳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恢复基因主要来自亲缘较远的籼稻,籼粳杂交的后代,如果改良不彻底,往往会带有较多的生理缺陷,降低穗期的抗热性.为了提高杂交水稻的高产稳产性能,选育穗期抗热性强的杂交水稻新组合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7.
L.R.Nault教授等报道,四年前一位年轻的墨西哥植物学工作者在墨西哥南部山区发现了将被认为本世纪“植物学新发现”的多年生玉米。它与普通玉米有亲缘关系,比普通玉米有更高的营养价值。但由于它是四倍体,与普通玉米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在另一地方,发现的这个种的其他类型,经威斯康辛州大学的Iltis教授等人鉴定,定名为  相似文献   
48.
美国衣阿华大学最近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50年中,美国通过遗传改良,已使农作物每英亩(1英亩=4046.86平方米)的年产量提高了1.4蒲式耳。今后,随着电脑的应用、遗传改良、生长调节剂和农田灌溉诸方面技术的进展,美国的农业生产力将会有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9.
水稻(Oryza sativa L.)和大豆(Glyinemax(L.)Merrill)愈合组织的原生质体在液体培养基上培养成活。这两种植物的原生质体各自都能进行分生增殖,1—2个月后,形成愈伤组织或出现细胞群。  相似文献   
50.
褐飞虱是我国在水稻生产上为害最严重的虫害。20世纪60年代后,水稻褐飞虱在我国猖獗频繁.常暴发成灾。近10年来发生地区逐渐向北方扩展.为害程度加重,其损失超过螟虫。对水稻褐飞虱一直采用化学农药防治,长期使用化学杀虫剂,造成害虫再猖獗、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增强和杀虫剂的残留问题。因此.选育和推广抗虫品种在确保高产稳产的同时.还具有减少投入、简便操作、不伤害天敌、对环境无污染、能与其他技术协调使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