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2篇
  15篇
综合类   138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15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由于混凝土组成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吸水性,又长期处在水环境中,因而材料内部总是含有一定的水分,并在负温条件下冻结成冰,体积就会发生膨胀。当这种膨胀作用引起的应力超过混凝土强度时,就会发生裂缝并增加吸水性,如此随着冻融的多次循环,最终导致混凝土的破坏。混凝土冻融破坏在我国北方地区非常普遍,包括大、中、小型水工混凝土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混凝土的冻融剥蚀破坏。  相似文献   
72.
向日葵螟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东宁县老黑山镇向日葵螟危害向日葵日趋严重,严重制约了向日葵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研究制定了向日葵螟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3.
银翘散体外抗禽流感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银翘散在鸡胚、MDCK细胞上对H9亚型、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直接灭活、治疗和预防作用。结果表明,在鸡胚中银翘散对H9亚型、H5亚型禽流感病毒直接灭活、治疗和预防浓度分别是31.25、15.625、62.5 mg.mL-1。在MDCK细胞上银翘散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直接灭活、治疗和预防浓度分别是7.812、125、125 mg·mL-1,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直接灭活、治疗和预防浓度分别是15.62、125、250 mg·mL-1。  相似文献   
74.
甜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品种选择1、绿皮型:宝甜九、永甜七、京香二、富尔十五。2、白皮型:宝甜三、永甜十三。3、黄皮型:永甜十一。二、种子处理1、温水烫种和浸种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然后不停地搅拌,烫种时间约15分钟,当水降至30℃时就进入浸种阶段,浸种时间为2-3小时。  相似文献   
75.
复方中药对禽流感病毒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由贯众、板蓝根、黄芪、柴胡、连翘、黄连、金银花、黄芩及甘草配制的复方中药在体内、体外对禽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药物代谢动力学、急性毒性试验及对SPF鸡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在鸡胚、MDCK细胞上进行复方中草药对H5N1和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治疗作用和预防作用;在体内通过药物累计法研究复方中药在昆明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采取口服和腹腔注射两种给药途径研究复方中药对昆明鼠的急性毒性试验;通过免疫器官的指数、在FAC上测量CD3+、CD4+、CD8+及TCR+的含量及采用血凝抑制(HI)方法检测血清中H9亚型禽流感抗体滴度研究复方中草药的对SPF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体外试验研究其对H5N1禽流感病毒的治疗作用。【结果】该复方药物在鸡胚内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有效灭活浓度、治疗浓度及预防浓度分别是31.25 mg•ml-1、125 mg•ml-1及250 mg•ml-1,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有效灭活浓度、治疗浓度及预防浓度分别是31.25 mg•ml-1、15.625 mg•ml-1及62.5 mg•ml-1;在MDCK上对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有效灭活浓度及预防浓度分别是31.25 mg•ml-1、125 mg•ml-1,治疗浓度未测出。对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有效灭活浓度、治疗浓度及预防浓度分别是15.625 mg•ml-1、31.25 mg•ml-1及31.25 mg•ml-1;其在小白鼠体内的经时过程为一室模型。其药-时方程式为:C=650.66e-4.9078t ;口服复方中药后对昆明小鼠无毒;腹腔注射复方中药后对昆明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25.6 mg•kg-1;给药后21 d,CD3+、CD4+、CD8+及TCR+的含量分别为64.01%、27.39%、45.05%和32.19%;免疫后半个月,给药-免疫组的禽流感抗体滴度比免疫组高1.6个滴度;同群感染组中,该复方中药预防组的保护率达30%,而治疗组为20%;【结论】体外试验表明,复方中药不仅对禽流感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而且对吸附于细胞表面和进入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其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是吸收快、消除慢;该复方中药不仅安全、而且能增强鸡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指数。体内试验表明,该复方中药能延长鸡的平均死亡时间,预防效果强于治疗效果。总之,自行研制的复方中药具有预防、安全、延长感染鸡的存活时间、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大豆化控种衣剂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大豆单产,研究者曾从合理施用种肥、后期追肥、喷施植物生长物质来保证养分吸收,补充养分需要,控制倒伏发生,挖掘大豆的产量潜力,取得了可喜成果.尤其是近年来化控物质在农作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相当活跃,但在生产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目前急需探讨一种施用简便、效果稳定、成本低廉的产品.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据以往研究和前人研究的结果,于1997年和1998年经过室内分析筛选,配制了由营养元素、化控物质和成膜剂组成的化控种衣剂,经盆栽和小区试验,表明这种化控种衣剂有较好的增产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增加光照及其与改变源库互作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生殖生长期间的光照强度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环境因素.在美国麻省和中国黑龙江两地,通过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密度的大豆群体进行增加光照和改变源库处理,研究了两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对增加光照光变化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增加光照光处理的增产效果不同,开花初期和结荚初期增加光照最为明显,花期增加光照增加单株荚粒数,而结荚初期增加光照增加百粒重.鼓粒期增加光照处理,百粒重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增产不显著,说明鼓粒期后的光照条件对大豆产量及百粒重的调节有限.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源库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不同.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剪叶处理产量下降幅度较去荚大,即源在产量形成中更加重要些,而在花期的增加光照处理条件下,库也成为影响产量的重要因子,可见,光照条件在源库关系中起着显著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78.
分析不同混交林配比结构对落叶松毛虫发生的影响,明确落叶松毛虫发生规律,对落叶松毛虫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以辽宁省铁岭市的落叶松为主要研究对象,共设置2个组,试验组为华北落叶松—云杉混交林,对照组为华北落叶松纯林,分析不同配比结构混交林对落叶松毛虫发生数量以及空间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株林木感染松毛虫数量方面,华北落叶松纯林单株林木感染数量高于不同配比结构的混交林,华北落叶松纯林单株林木感染数量接近9.89头,混交配比为3∶5的混交林单株林木感染数量为2.73头,其余混交配比的混交林单株林木感染数量在6.87~9.16头。在落叶松毛虫发生率方面,华北落叶松纯林松毛虫发生率高于不同配比结构的混交林,华北落叶松纯林落叶松毛虫发生率为33.76%,混交配比为3∶5的混交林落叶松毛虫发生率为14.75%,其余混交配比的混交林落叶松毛虫发生率均为20.35%~28.03%。综合来看,混交配比为3∶5的华北落叶松—云杉混交林可以降低毛虫发生数量和概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9.
在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大背景下,中国广大农村迎来了大发展机遇。“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力作为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形势下,电力企业主动承担起政治、经济、社会“三大责任”,全力为乡村做好电力供应。2018年,南方电网公司建成投产中央投资农网项目9 0 8 0个、“小康用电示范县”项目6 1 0 5个、“中国特色小镇”项目436个,全面实现智能电表和低压集抄全覆盖,按期完成了年度工程建设任务,满足了农村用电需求。  相似文献   
80.
李艳华 《种子科技》2019,(10):32-33
登海618是由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14年5月通过山西省审定(审定编号:晋审玉2014002)。介绍了登海618品种的特性,并从适时晚播、早浇苗后第一水、合理增加密度等几个关键方面提出了当地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