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研究灭幼脲在茶树菇及其菌棒上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规律。[方法]以25%灭幼脲悬浮剂为供药试剂开展田间试验,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残留检测分析方法,对茶树菇及其菌棒上灭幼脲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0.010~0.500和0.004~0.200 mg/L,灭幼脲在茶树菇和菌棒中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9。灭幼脲在茶树菇和菌棒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0%~10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9.7%,其消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半衰期为2.39 d。以25%灭幼脲悬浮剂300、450 g/hm2间隔7 d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为3 d,初步推荐灭幼脲最大残留限量(MRL)为0.2 mg/kg。[结论]根据试验中灭幼脲最高残留量(HR)计算出普通人群灭幼脲每日摄入量占日允许摄入量的4.7%左右,认为该农药残留对一般人群健康的风险是可接受的。 相似文献
52.
正一、土壤消毒1.药剂消毒法。在夏季闲茬时期,在未揭棚膜的情况下对栽培地块或苗床土壤进行消毒;首先将土壤翻松后,用40%甲醛稀释100倍均匀的喷洒土壤上,然后将所喷过药的土壤重新深翻后使药土均匀混合,用废旧薄膜全部覆盖后密闭温室45天,然后揭去薄膜并再次松动土壤,打开通风口通风,15天后即可进行播种或栽植。2.高温消毒法。在春茬蔬菜拉秧后,把病株残体清除到室外集体烧毁。清洁温室后,若将土壤呈酸性,则施如少量的生石灰,若将土壤呈碱性,需 相似文献
53.
大清河流域河岸带类型划分与植被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清河流域内河岸带破碎化严重,人为干扰程度高,河岸带内自然植被已基本不复存在,为了更好地对流域内河岸带进行生态修复,以大清河流域内南拒马河、界河-龙泉河-清水河河岸带为研究对象,根据地形以及河岸带的乔木类型,对2条河道两侧25个河岸带进行了类型划分.结果 表明:该区域河岸带类型可分为平原景观型、平原经济林型、平原人工护岸林型、低山经济林型和低山人工护岸林型5种;其中,平原景观型河岸带的乔木种类最丰富,占所有乔木种的40%;平原人工护岸林型河岸带草本种类最丰富,占所有草本种的23.08%;各类型河岸带内灌木较少.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种类型河岸带的草本植物在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指数方面由高到低为平原景观型、平原人工护岸林型、低山人工护岸林型、低山经济林型、平原经济林型.综上,在进行生态修复时,景观型河岸带应防止被人为破坏、同时注重病虫害的防护;人工护岸林型河岸带应根据立地条件,合理引进乔木树种,构建多条带混交林;经济林型河岸带则应对农药的施用进行管理,同时增种灌木种. 相似文献
54.
55.
为研究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在茶树菇及其菌棒上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量规律,以30%噻虫嗪悬浮剂为供药试剂开展田间试验,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残留检测分析方法,对茶树菇及其菌棒上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消解动态规律和最终残留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0.01~0.5 mg/L和0.004~0.2 mg/L线性范围内,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质量浓度与其峰面积间线性关系良好,R2均>0.999,在茶树菇和菌棒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6%~103%,相对标准偏差为0.7%~4.2%。噻虫嗪在茶树菇上消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半衰期分别为1.77 d。用药后3~10 d,噻虫嗪在菌棒中的残留量主要集中在上段,噻虫胺在茶树菇和菌棒上的残留量均<定量限。30%噻虫嗪悬浮剂以有效成分0.009、 0.013 5 g a.i./m2的剂量施药2~3次,用药10 d后噻虫嗪在茶树菇中的残留量近似于欧盟规定噻虫嗪在真菌上的最大允许残留限量0.01 mg/kg。 相似文献
56.
70%百·福可湿性粉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SymmetryC18为固定相,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用紫外检测器在230nm对70%百·福可湿性粉剂中的百菌清和福美双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百菌清、福美双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6、0.99999;标准偏差分别为0.0829、0.0798;变异系数分别为0.41%、0.1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1%、101.01%。 相似文献
57.
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羊高效生产配套技术研究,首先,确立了以波尔山羊为父本、以鲁北白山羊及其杂交一代为母本的杂交方式,引进适宜的肉羊父本,选育优秀母本。然后,加强理想型选择,筛选理想型杂交模式,选育后鲁波山羊新品系列貌基本趋于一致。经育肥屠宰测定,6月龄(即育肥2个月)时肉羊新品系数增重效果和饲料利用率明显高于鲁北白山羊,屠宰性能均高于母本,肉品品质较好,与母本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58.
59.
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犬的一种急性和烈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以出血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下降为主要特征且死亡率高.此病宜早期确诊及时合理治疗,抓住最佳治疗时期是关键.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多发,各种犬均易感,病犬和康复带毒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粪便、尿液、呕吐物及唾液可造成环境和饲养用具污染,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 相似文献
60.
多年来,在全场养殖户的密切配合下,在全体兽医人员的努力下,八五四农场畜牧兽医各项工作都取得一定成绩,保证了农场畜牧业良好发展,八五四农场兽医站在开展动物防疫的具体工作中,结合本场的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和改进工作方式,最终形成"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现将八五四农场畜牧兽医站在防疫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总结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