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2篇
  2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影响免疫组化染色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应用抗体结合组织中特异性抗原的特殊染色方法,广泛应用于肿瘤病理诊断和神经解剖学。但是,免疫组化试验操作步骤繁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这就需要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2.
为了探讨图像分析系统中光密度和灰度值对免疫组化图像判别方面的异同,采用SuperPicTureTM通用试剂二步法对沼泽型水牛、摩拉杂交水牛、荷斯坦奶牛下丘脑视上核催产素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与沼泽型水牛相比,彩色图片转化为八位灰度图片后,摩拉杂交水牛由差异不显著(P=0.143)转变为差异显著(P=0.03),荷斯坦奶牛差异性增强,由P=0.04至灰度图片的P=0.01.前后测得阳性面积并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在转化灰度图片前后,光密度和灰度值对于同一种染色结果得出不同的差异性结论,对阳性面积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3.
胆碱为大麦体内存在的一种生化物质,对真菌具有刺激性。通过体外胆碱对小麦赤霉病菌孢子萌发、生长和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在0.05——1%浓度范围和26℃处理4小时,对赤霉病菌孢子萌发、芽管伸长度、菌丝体生长势均有一定的作用,以0.1——0.5%浓度效果最佳,26℃处理4小时为适。直接使用0.5%、1%浓度胆碱液配制菌液单花注射接种,对赤霉病菌的致病力有一定增强作用,潜期缩短、病情等级提高。用10——1000PPM不同浓度胆碱液喷射麦株后,花期单花注射接种,在抗病品种上表现,随喷施浓度的提高、次数的增加,病指日增长率提高,扩展速度加快,而在感病品种上则不尽一致,这为品种抗性与体内胆碱的关系研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24.
苎麻炭疽病初侵染源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苎麻炭(广且)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病残体。此病的发生有如下几个特点:(1)病害的田间消长与气象因子关系甚为密切,日均气温20~30℃和相对湿度大于80%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该病的发生;(2)品种间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芦竹青和宜杂2号较抗病,宜苎1号较感病;(3)麻田施用尿素处理,炭疽病发生重于有机肥处理,并且发生的严重度与无机氮的施用量呈正相关,与钾肥无显著相关性;(4)水稻土和沙质壤土病情重于丘陵红壤土麻田;(5)低洼积水和连作均加重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番茄灰霉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试验表明,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在5~30℃均可生长,孢子在8~32℃均可萌发,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20~24℃,孢子萌发要求较高的湿度,相对湿度小于80%,不能萌发,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喜爱偏酸的环境,最适pH值分别为pH5和pH6.24。抑菌测定表明,灰克、福美双、速克灵、扑海因和多菌灵对灰霉病菌的抑菌效果好。  相似文献   
26.
 苧麻炭疽病(Colletotrichum boehmeriae Saw.)是苧麻上发生普遍而严重的病害之一。此病可危害苧麻叶片和茎杆,特别是茎杆感病后,植株生长受阻,原麻呈现红褐色斑点,纤维强度减弱,严重影响苧麻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7.
瘦牛复壮六法李瑞明(江苏铜山县太山乡成人教育中心,221165)1鱼粉300克,掺入饲料中喂服,连喂5次有良效。2油菜籽、黑芝麻各500克,炒焦研末后用水冲服,分4次灌完。此方对食欲不振、食积不化、毛焦体瘦者效果很好。3每天用1千克小米熬稀汤喂瘦牛,...  相似文献   
28.
采用常规细菌分离方法从病死貉的脑、肝脏、肾脏分离培养得到6株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观察及生化特性鉴定,结果确诊分离菌株为李氏杆菌。以该菌株接种家兔,接种后第7d开始出现死亡,并从家兔的肝脏、脾脏检测出与接种细菌一致的菌株,证实了李氏杆菌对家兔亦有一定的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对卡那霉素、头孢噻肟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敏感;必要时应筛选出具有协同作用和累加作用的抗生素,以便临床上联合应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李氏杆菌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催产素(OT)在广西本当水牛下丘脑、垂体及卵巢的分布上的联系,进而了解OT在下丘脑、垂体及卵巢3者之间分泌释放途径.[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uperPicTureTM二步法检测5头广西本地水牛的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催产素(OT)的分布情况.[结果]下丘脑中分泌OT的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弓状核、视上核及室旁核,在腹内侧核、腹外侧核、交叉上核、背内侧核、乳头体、下丘脑前核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在腺垂体发现OT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自垂体柄和正中隆起的一侧可见到平行排列的OT阳性神经纤维断续地延伸至神经部;卵巢中只在生殖上皮、卵泡颗粒细胞和黄体细胞发现有大量OT免疫阳性产物.[结论]首次发现OT存在于广西本地水牛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各个环节,并且下丘脑中各主要核团均有O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尤其以弓状核、视上核、室旁核分布最多,为进一步研究OT的合成和作用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并对广西本地水牛的繁殖育种及泌乳起到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Abstract: To study the association of oxytocin (OT)'s distribution in hypothalamatic,pituitary and ovary,and understand how the OT secrete releasing in hypothalamus,pituitary and ovaries,the paraffin section immunohistochemistry SuparPicTureTM two step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the distribution of OT in hypothalamatic-pituitary-ovary axis of five femal Guangxi local buffalo.The test results could provide morphology according to study the OT's synthesis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could play reference and directions part in breeding Guangxi local buffalo.The test results display:oxytocin immuno reactive (OT-IR) neuronsw eremainly distributed arcuate nucleus,supraoptic nucleus and paraventricular nucleus,and OT-IR neurons was also found in ventrornedial nucleus,ventrolateralis nucleus,suprachiasrnaticus nucleus,dorsomediai nucleus,mamillary body,anterior hypothalamic nucleus and so on.The OT immunoactive production was found in pituitary and few OT-IR nerve fibers extended to post pituitary from hypophyseal stalk and medium eminence.In ovaries,OT immunoactive productions were only distributed in germinal epithelium cells,granulosa cells and lutein ceils.The OT was first discovered in singulorum link of hypothalamatic-pituitary-ovary axis of Guangxi local buffalo.The OT immunoactive neurons were first discovered in every main nucleus of Guangxi local buffalo hypothalamus,especially distributed in arcuate nucleus,supraoptic nucleus and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相似文献   
30.
为探讨摩杂一代水牛与广西沼泽型水牛生产性能的差异,对其肾上腺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牛两侧肾上腺的形状大小不同,不同个体同侧的形状也不同,其被膜可清晰地分为外环层和内纵层,且广西沼泽型水牛被膜比摩杂一代水牛厚。广西沼泽型水牛比摩杂一代水牛的肾上腺球状带细胞长轴长2.00~4.00μm,网状带细胞长轴长4.00~5.00μm、短轴长2.00~3.00μm。由于广西沼泽型水牛肾上腺的被膜、球状带和束状带均比摩杂一代水牛厚,且网状带细胞显著大于摩杂一代水牛。因此可以推断,广西沼泽型水牛在调节心脏的活动和血管压力、抵御冷应激、对抗药物毒副作用等方面均优于摩杂一代水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