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7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1篇
  17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5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不同质地土壤上玉米养分吸收和分配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采用池栽试验在4种质地土壤和2种施肥水平下,研究了玉米植株氮、磷、钾的吸收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质地土壤上玉米植株养分累积量为氮钾磷;不同处理玉米氮、磷、钾的累积量表现为中壤轻壤粘壤砂壤,且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处理叶片和茎鞘中三元素累积量的变化与单株一致,氮、磷、钾分配以叶片中的比例略高于茎鞘。从后期氮、磷、钾的转移率看,不同质地土壤表现为砂壤轻壤中壤粘壤;不同处理中子粒中氮、磷、钾的含量与产量变化一致,且处理间达显著水平。施肥增加了各种质地土壤上玉米植株及器官氮、磷、钾的累积量和子粒产量,其中砂壤增加幅度最大,轻壤和中壤次之,粘壤最小。同时施肥使得叶片和茎鞘中的氮、磷、钾转移率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52.
以40份玉米国内骨干自交系为材料,苗期利用遮光度为50%遮阳网人工模拟寡照环境,测定叶绿素(SPAD值)、生物量(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根冠比、株高等指标.结果表明,遮阴条件下地上部干重、根干重、根冠比受到严重影响,对根系影响最大,根干重与地上部干重和根冠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5项耐阴指标简化可得到2个主成...  相似文献   
153.
《农业科技写作》是一门以农业科学技术写作方法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院校的公共课程。针对目前《农业科技写作》课程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的教学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在教师素质的培养、课程时间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调整、文体的选择、文献检索的加强、学生兴趣的培养、多媒体辅助教学及课程考核体系的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农业科技写作》课程的教学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4.
玉米子粒耐破碎性及其评价与测试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玉米子粒破碎及其耐破碎性受多种因素影响,收获时子粒含水率偏高是导致当前玉米子粒破碎率偏高的根本原因。不同品种由于形态、结构和化学组分等的不同及其生长发育所处的环境、栽培措施、烘干存储条件等不同,呈现不同的破碎敏感性,不同品种子粒在相同含水率条件下表现出明显的破碎率差异。子粒耐破碎性目前多采用子粒破碎敏感性和子粒硬度等指标来评价与测定。综述玉米子粒耐破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子粒破碎敏感度和硬度的定义与测定方法,提出今后重点研究方向,为选育耐破碎品种和制定机械粒收降低破碎率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5.
利用研磨法测试玉米子粒耐破碎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X-MFC90D数字式超细研磨仪测定玉米子粒破碎率,评价玉米子粒耐破碎性,探寻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表征不同品种耐破碎性。结果表明,测试子粒样本质量、转速、碾磨时间均对子粒破碎率有显著影响。随子粒样本质量的增加,破碎率呈下降趋势,两者符合二次曲线关系;随着转速和碾磨时间的增加,破碎率呈线性增加。可以用子粒破碎率达50%和100%需要的碾磨时间、转速作为评价玉米品种耐破碎性的指标。研究认为,PX-MFC90D数字式超细研磨仪可用于测定和表征玉米品种的耐破碎性。  相似文献   
156.
玉米籽粒发育的粒位效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同文  李潮海 《种子》2012,31(3):54-58
玉米小花授粉后,雌穗上不同部位籽粒的发育存在显著差异.中下部籽粒代谢活性高,灌浆快、粒重高;而顶部籽粒活性弱、灌浆慢、粒重低.这种发育的粒位效应在干旱、弱光、高密、营养缺乏等逆境条件下会更加突出,常常导致籽粒败育,影响玉米高产潜力的发挥.本文从形态解剖、生理、遗传、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次上对玉米籽粒发育的粒位效应机理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缩小粒位效应,减少籽粒败育的调控途径,以期为玉米高产研究和栽培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7.
选择GDX-101、GDX-502、Porapak Q、Tenax-Ta和XAD-2五种吸附剂,采用动态顶空收集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机械损伤的玉米叶片挥发物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分析得到8种挥发性组分,以顺-3-己烯醛、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反-2-己烯-1-醇和顺-3-己烯基乙酸酯这5种绿叶挥发物为主,还有3种未鉴定的挥发物。实验结果表明,GDX101、GDX-502、Porapak Q和Tenax-Ta的吸附效果基本一致,可用于玉米叶片挥发物的收集,但XAD-2对含量少的挥发物吸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58.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雌穗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提高玉米产量,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雌穗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田间统计雌穗的花粒数量和吐丝进度;常规石蜡制片观察雌穗的发育和结构。【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大,雌穗小花的分化相应推迟;在吐丝初期和吐丝中期,吐丝数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吐丝后期差异不显著;小花总数、吐丝小花数、受精小花数和饱满粒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未受精小花数和总退化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雌穗穗轴维管束数目、维管束总横截面积和韧皮部总横截面积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种植密度在75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雌穗穗轴维管束数目、维管束总横截面积和韧皮部总横截面积与种植密度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单穗籽干重、千粒重、穗粒数和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种植密度对雌穗小花分化、吐丝进程、花粒数量、穗轴结构和产量影响显著。种植密度在75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9.
玉米苗期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淮海大面积种植的郑单958、先玉335、郑单538、豫单606、伟科702、郑单1002为试材,利用水培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玉米品种苗期的氮、磷、钾吸收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N、P、K养分积累存在差异,与NPK(全营养,对照)处理相比,NPK-N(氮胁迫,1/10的N含量)胁迫下N相对积累量(RNAA)最高的是郑单958;NPK-P(磷胁迫,1/10的P含量)胁迫下P相对积累量(RPAA)最高的是先玉335;NPK-K(钾胁迫,1/10的K含量)胁迫下K相对积累量(RKAA)最高的是豫单606。NPK胁迫显著提高玉米苗期对NPK的相对利用效率,其中,N提高2.91倍,P提高3.98倍,K提高6.16倍。  相似文献   
160.
4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浚单20的矮化抗倒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金得乐、稀世宝、多效唑和矮大棒4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浚单20的矮化抗倒效应。结果表明,在60000、67500、75000、82500、90000株/hm25个种植密度水平于6~7片展开叶喷施4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和16~17片展开叶喷施稀世宝均能显著降低浚单20株高,倒伏率显著下降;而对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性状影响较小,其变异主要源自密度的变化。在6~7片展开叶喷施多效唑和16~17片展开叶喷施稀世宝具有一定的增产效应;在6~7片展开叶喷施金得乐籽粒产量与对照基本持平,喷施稀世宝和矮大棒则略有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