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7篇
  11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5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明尼苏达被毛孢代谢物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明尼苏达被毛孢是大豆胞囊线虫幼虫专性寄生真菌,是一类具有潜力的线虫生防资源.为了探讨明尼苏达被毛孢对大豆胞囊线虫的生防作用机制,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明尼苏达被毛孢1-10代谢物原液及不同稀释液对大豆胞囊线虫二龄幼虫(J2)活性的影响和J2对大豆根浸出液及大豆根的趋性.结果表明:代谢物原液及其不同稀释度可以显著抑制J2活性,24 h时原液、5×、10×、20×和50 x对J2致死率分别为91%、75%、50%、36%和31%,显著高于无菌水对照7.2%,且J2致死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J2在1-10代谢物最近处0~1 cm分布率最低,表明J2对1-10代谢物存在趋避性;J2在根浸出液最近处0~1 cm分布率最高,表明J2对根浸出液存在趋向性;在距处理液0~1 cm,J2对根浸出液/1-10代谢物混合液趋避性仍然十分明显;大豆幼根蘸代谢物影响下J2在距豆根0~1 cm分布率低于无菌水处理的幼根,且差异显著,说明1-10代谢物可以降低J2对大豆根的趋向性.  相似文献   
82.
紫花针茅作为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群落中主要优势禾草之一,关于该植物所感染禾草内生真菌的形态和分类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分离培养获取不同样点的紫花针茅内生真菌菌落,利用特异性引物克隆紫花针茅内生真菌序列,并与Genbank中下载的序列共同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青海省紫花针茅样品带菌率高达100%,而其他区域样品均不带菌.分离的内生真菌菌落从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及分生孢子形态等特征均与Epichloё属内生真菌的形态特征相似.系统进化关系表明,它们分别与北美洲竖针茅体内无性态内生真菌Epichloё chisosa,醉马草内生真菌Epichloё inebrians及甘肃内生真菌Epichloё gansuensis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进一步说明紫花针茅所感染内生真菌与宿主间未体现出严格的宿主特异性.  相似文献   
83.
内生真菌对禾草类植物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李飞  李春杰 《草业科学》2006,23(3):57-62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内生真菌Neotyphodium对禾草类植物抗旱性方面的研究成果。结果表明:与不带菌禾草相比,带菌禾草的抗逆性强、产量高,特别是内生真菌的侵染可增加宿主植物的抗旱性。据报道,内生真菌主要是通过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叶片生长、气孔开闭、渗透调节、抗氧化保护系统等来提高禾草类植物的抗干旱胁迫能力。但也有学者认为并非所有内生真菌对宿主禾草的抗旱性都有增益作用,内生真菌与禾草的共生关系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宿主、内生真菌基因型和生境的相互关系。在未来的研究中应以内生真菌-禾草共生体的抗旱机理、生物学特性和群体特征为重点;此外利用真菌-禾草共生体的抗旱特性开展优良牧草草坪草选育,发挥内生真菌在天然草地中的生态作用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4.
为了进一步探讨杜鹃引种、栽培、管护技术,采用稀释平板法和形态学法,对杜鹃原产地——辽宁省凤凰山、黑龙江省长寿山和移栽地——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的根际真菌数量及优势菌群落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杜鹃原产地真菌数量明显高于移栽地;其根际土壤优势真菌木霉属(Trichotderma)和青霉属(Penicillium)也明显高于移栽地;引种地与原产地杜鹃根际均存在相同的有益真菌,仅数量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5.
从最初发现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引起家畜中毒到后来其携带的内生真菌被发现,以及进一步的研究证实,内生真菌的存在不但导致家畜中毒而且能显著提高宿主在群落中的竞争力,也因禾草内生真菌的这种重要生理和生态作用,使其逐步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也给内生真菌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初期主要是借鉴病原真菌等微生物检测的一些较成熟的方法,对禾草内生真菌进行染色镜检或分离检测,但容易受宿主种类、物候期、检测部位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实时荧光PCR法(realtime PCR)等现代分子技术在禾草内生真菌方面的应用和改进,使得内生真菌的检测方法不断推陈出新,这些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检测方法给予有效的补充。快速有效的确定禾草内生真菌的存在、分布规律、分类地位等,需要准确合理地选择特异性较强的检测方法,例如定性或定量检测,并结合经典的染色镜检和分离法对禾草内生真菌进行确定。本研究对以上内容进行了综述,以期更深层次的借鉴和发展关于其它微生物的经典检测方法,同时开发具有禾草内生真菌特异性的检测技术,这些技术不仅能够鉴定内生真菌存在与否,而且能对内生真菌进行定量和活性的检测,是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热点。对内生真菌定性、定量和活性的检测是未来值得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6.
在黑龙江省海伦市黑土区坡耕地条件下,采用秋整地时增施有机肥、种肥中增施磷钾肥和种子包衣技术,选用抗耐重茬大豆品种和喷施叶面肥等措施组合成2套综合技术,探讨可控制该地重茬大豆病虫害和降低减产幅度的有效手段.结果表明:与重茬对照相比,2套技术均可明显提高大豆株高、根瘤鲜重、根瘤数量、地上干鲜重和地下干鲜重,降低大豆根腐病和籽粒病虫害.所以2套综合措施可促进重茬大豆生长,增强抗病能力,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87.
赵晓静  李秀璋  王萍  李春杰 《草地学报》2015,23(6):1272-1277
以带Epichloë内生真菌和不带Epichloë内生真菌的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种子为试验材料,在58±1℃和100%相对湿度条件下设置0,5,10,15,20,25,30和35 min人工老化时间,研究老化过程中种子的活力变化以及内生真菌对种子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胚根长和活力指数随老化时间增加而降低;浸出液的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且与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胚根长和活力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但被内生真菌侵染的种子其老化生理反应变化明显有所减缓。研究认为,与未被内生真菌侵染的种子相比,内生真菌可促进野大麦的发芽,促进芽长根长的生长,降低膜的损伤,减少浸出液电导率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从而降低种子的劣变程度,延长种子贮藏时限。  相似文献   
88.
生物防治是草地植保学科的重要范畴。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使该分支学科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概述了“十二·五”期间草地有害生物生防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在分析我国本领域学科发展水平与国际差距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草地有害生物生防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优先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9.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不同用量控释尿素对冬小麦农艺状况、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控释尿素处理下的冬小麦农艺性状多数优于普通尿素处理,尿素施用量减少30%以后也能达到普通尿素100%用量的产量水平,且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运用控释肥可以实现一次性施肥,既能节约用工成本,又能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90.
温度和水分胁迫下内生真菌对野大麦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比较携带(E+)和未携带(E-)内生真菌(Neotyphodium)的野大麦种子(Hordeum brevisubulatum)在温度胁迫和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种子的发芽速度、发芽率、根苗长以及幼苗含水量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内生真菌在对宿主植物抗逆境胁迫条件下的增益作用。结果表明:在10℃,15℃低温胁迫和30℃高温胁迫时,E+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显著大于E-种子(P<0.05);而在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0.6~-1.2 MPa时,E+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E-(P<0.05)。表明内生真菌可以提高禾草在温度和干旱胁迫下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另外,在10℃,15℃低温和30℃高温,及渗透势为-0.3~-1.2 MPa胁迫条件下,E+的胚根长、胚芽长和幼苗含水量也显著大于E-(P<0.05),表明内生真菌可以促进宿主植物在温度和干旱胁迫环境中发芽后幼苗的生长,并增强植株自主吸收水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