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牛疥癣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牛体表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由于皮肤乳头层的渗出作用,开始患部皮肤形成结节和水疱.蹭破后流出渗出液和血液。渗出液与被毛、皮屑、污物混合在一起.干燥后形成痂皮。随着病情的发展,毛囊和汗腺受到损伤,表皮过度角质化,结缔组织增生,皮肤逐渐肥厚,失去弹性而形成皱褶和龟裂。  相似文献   
12.
转换光周期对春性小麦叶片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6个来自我国不同生态区的春性小麦品种,通过不同穗分化期转换光周期实验研究了小麦叶片数的变异规律。结果发现,如果二棱期以前一直处于长日照条件,则至二棱期时幼穗基部的叶原基数与最终叶片数相同,不再受以后的日照长度影响。相反,如果二棱期以前处于短日条件,则转入长日照后,最终叶片数少于二棱期时幼穗基部的叶原基数,其中光周期敏感品种平均下降2.13片,光周期不敏感品种平均下降0.56片。据此推测,当前期处于短日照时,二棱期幼穗基部已分化的叶原基中,仍有部分为不稳定叶原基,随以后光周期变化而发生转化,短日照下继续发展为叶片,长日照下则发生退化,继而从中分化小穗原基。  相似文献   
13.
春小麦穗分化的特点及其与高产栽培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足够穗数基础上,提高每穗的生产力(增加粒数和粒重),是进一步发挥小麦高产潜力的重要途径。小麦的穗粒数和粒重,虽为品种固有特性,品种间差异颇大,但也明显受环境条件的影响。1975年以来,我们围绕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过程,先后对春小麦  相似文献   
14.
<正>茶叶是临沧的传统特色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石作用和关联作用。临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建设,从做优原料基地入手,截止2008年,茶园面积已发展到81333hm2,其中,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27733hm2,有机茶园3160hm2。  相似文献   
15.
赵秀兰  李文雄 《作物学报》2006,32(2):301-305
以3个不同品质类型春小麦品种为材料,在设定不 同肥力和气象条件等环境因子基础上,通过建立灌浆期籽粒沉淀值动态曲线拟合方程,定量揭示籽粒沉淀值的动态与规律。结果表明,灌浆期籽粒沉淀值随时间的变化符合一元三次多项式凸性曲线,即自开花始先增后降的单峰曲线。灌浆期籽粒沉淀值的动态,不同基因型具有不同特点。高蛋白强筋、高蛋白中筋和低蛋白弱筋品种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开花后28 d、23 d和30 d前后。各品种沉淀值积累速度的动态特点是成熟时沉淀值高蛋白强筋品种最高,高蛋白中筋品种次之,低蛋白弱筋品种最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据了解,大连地区有较多鸡场或轻或重地发生过非典型鸡新城疫,但因临诊症状与病理变化都不典型,往往被误诊为传染性支气管炎或鸡霉形体病等疾病。过去常把腺胃乳头出血作为诊断新城疫的一个重要依据,但现在发生的鸡新城疫大多仅表现呼吸道症状,产软壳蛋增多,产蛋突  相似文献   
17.
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单细胞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单细胞培养研究于1985~1995年进行,以六倍体普通小麦84—53的幼穗为外植体.在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基础上.经振荡悬浮培养获得单细胞再生植株,建立体细胞无性系,并系统研究再生植株后代体细胞无性系的变异规律和遗传稳定性、体细胞无性系有利变异的选择及其在小麦品种改良中应用的可能性.本文报道有关单细胞培养和再生植株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光周期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各穗分化期无受到光照长度的控制,在全期短日照条件下,二棱期,护颖期,雌雄蕊分化期的出现受到强烈的抑制。在前期长日照的基础上,不同时间转入短日照后,随时间后延,短日抑制效应减弱,雌雄蕊期由长日转入短日时,依品种,温度及前期长日照的日照长度不同,穗分化进程所受到报制程度有差别,光周期不敏感品种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小麦单细胞培养研究于1985 ̄1995年进行,以六倍体普通小麦84-53的幼穗为外植体,在诱导胚性愈伤组织基础上,经振荡悬浮培养获得单细胞再生植株,建立体细胞无性系,并系统研究再生植株后代体细胞无性系的变异规律和遗传稳定性,体细胞无性系有利变异的选择及其在小麦品种改良中应用的可能性,本文报道有关单细胞培养和再生植株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前期干旱条件下,叶面积减小,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但光合速率提高。叶面积与产量的相关明显高于光合速率与产量的相关。水肥条件对叶面积、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及产量均有明显影响。叶面积与施肥水平呈正相关;光合速率和可溶性糖含量与施肥水平呈负相关.在逆境条件下,植株具有较强的自动调节能力,但基因型间的自动调节能力和效应存在明显差异,提高肥力可以明显缓解前期干旱胁迫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