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建书  李扬汉 《植物检疫》1996,10(6):321-323
GA3和BA具有打破假高Liang籽实休眠的作用。在25/35℃、16/8小时和光、暗各12小时条件下,对于剥去颖片的籽实,GA3以浓度为350×10^-6的效果最为显著,随激素浓度的升高或降低,籽实的萌发率呈下降趋势。BA以200×10^-6浓度效果最为明显,但作用效果不及GA3。文中讨论了激样草籽实萌发在植物检疫工作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2.
野燕麦生防真菌燕麦叶枯菌的分离培养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5月在江苏南京发现自然罹病的野燕麦植株,对其病原真菌进行鉴定、分离,并对其培养特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病原菌为燕麦叶枯菌,该菌在PDA培养基上产生灰白色中央隆起的粗糙形菌落,不产孢;在营养缺限型的燕麦粒培养基或水琼脂上的小麦秸秆表面可产生有性阶段子囊果和少量分生孢子。菌丝体接种整株幼苗或离体叶片试验表明,该菌只侵染野燕麦而不感染小麦,是一种潜在的防除野燕麦的真菌除草剂菌株  相似文献   
73.
农得时、草克星、莎多伏除草活性及活性机理研究进展陈杰,李扬汉(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210095)磺酰脲类除草剂是70年代中期由杜邦公司Georgelevitt博士发现的,目前已成为一类主要的除草剂,是现代农业化学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至1993年已商...  相似文献   
74.
小麦对升马唐(Digitaria ciliaris)种子发芽的异株克生作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研究小麦植株对升马唐种子发芽的异株克生作用表明 :小麦植株不论是活体、植株水提液还是残体覆盖对杂草升马唐种子的发芽都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克生物质量的增加而加强。这种抑制作用在不同品种间表现差异 ,供试品种中以冀麦 2 4对升马唐发芽的克生能力最强 ;在小麦全生育期中 ,苗期 -灌浆期水提液克生能力较强 ,收获后的植株水提液克生能力降低 ;克生能力在植株不同部位中也存在差异 :茎叶 >穗 >根。在玉米田利用 45 0 0~ 75 0 0kg·hm-2 麦秸碎段覆盖 ,可有效降低升马唐发芽率  相似文献   
75.
对金华地区29个早稻田样点的杂草优势度等级进行了七级目测,将所得数据转换成重要值,以此计测了主要杂草的生态位宽度;以早稻-杂草群落梯度代替生态因子梯度,用生态因子间隔作为生态位重叠值计算的加权因子,对该地区早稻田中的杂草生态位重叠值进行了计算;以生态位重叠值为指标,用极点排序和聚类分析中的最小生成树法,直观地表示了该地区早稻田主要杂草的种间生态学相似关系。  相似文献   
76.
(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 (Steud.)Fernald)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浙江省诸暨市无除草剂使用历史的稻茬油菜田中草和其他常见杂草生态位宽度以及它们之间生态位重叠值的结果表明 ,看麦娘、草、早熟禾、春蓼、雀舌草、石龙芮、荠菜、碎米荠、通泉草、猪殃殃和稻槎菜等 1 2种主要杂草均具有较宽的生态位。草与雀舌草、看麦娘、牛繁缕、早熟禾、春蓼和稻槎菜等杂草的生态位重叠值比较大 ,说明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77.
对三年采收的假高粱籽实所进行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萌发率随籽实贮存时间而变化。当年的籽实萌发率低,贮存一年后萌发率显著提高,贮存两年后萌发率又开始降低。作者认为,萌发率的变化与籽实中的萌发促进物和颖壳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8.
我国东南地区外来杂草研究初报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我国闽赣浙沪苏皖五省一市境内共有外来杂草94种,隶属于24科、64属,以双子叶植物为主,主要的科为菊科、苋科、石竹科、藜科、豆科及大戟科。以上海地区外来杂草种类最多,其次分别是浙江、江苏、安徽、福建和江西。部分外来杂草已对旱地作物、蔬菜、果树构成危害;稻田中虽有部分外来杂草,但危害不重。文章还分析了外来杂草的一些生物学、态学特性。  相似文献   
79.
王定国  李扬汉 《植物检疫》1992,6(4):252-253
欧亚列当 Orobanche cernua var.curnana G.Beck.、向日葵列当 O.cumanaWallr.和列当 O.coeruleacens Steph.同属于列当属 Orobanche,为一年生寄生杂草。这3种列当都是茎直立、单生、肉质、穗状花序、蓝紫色花冠,较难区别,至今人们仍然把它们混为一物,且多以向  相似文献   
80.
本文对真菌除草剂的概念、真菌除草剂品种及近年真菌除草剂的有关进展作了简要论述,并分析了影响真菌除草剂商品化的因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