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毒麦及其变种籽实的成熟结构与内生真菌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毒麦在中国的发生、作者对毒麦的研究、以及国外对毒麦内生真菌的研究和存在的问题。文中对不同种或变种籽实糊粉层以外菌丝层的有无,感染真菌的籽实与毒性的关系,内生真菌在分类学上的地位,感染来源以及真菌与寄主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并着重研究了毒麦及其变种的内生真菌在籽实中的分布以及成熟籽实的结构和菌丝所表现的特征,以说明两者之间的共生与寄生关系。  相似文献   
43.
园林菟丝子生防真菌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首次从大花菟丝子感病藤茎上分离到半裸镰孢、腐皮镰孢、细交链孢和茶褐斑拟盘多毛孢等4种病原真菌。室内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真菌均能使日本菟丝子和大花菟丝子感病而死,致病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腐皮镰孢、半裸镰孢、茶褐斑拟盘多毛孢和细交链孢。  相似文献   
44.
云南省日本菟丝子危害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菟丝子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和思茅两个地州,其危害性体现在普遍性、严重性和持久性三个方面。日本菟丝子有144 种寄主,其中122 种为寄主新记录。首次提出用盖度和频度的乘积指标来评估园林中日本菟丝子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45.
46.
杂草种子检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扬汉 《植物保护》1964,2(5):201-203
杂草,它不但妨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贸;还能助长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有些杂草本身合有毒质,牲畜和人类误食以后,会发生中毒现象。有些杂草本身带有强烈的气味,例如乳牛食后,使乳汁有气味,影响质量。所以,国家根据植物的检疫法令,把有害杂草和有毒杂草列为植物检疫对象。 杂草主要是由种子传播的。一株杂草所产生的种子数量是惊人的;而且,有的杂草种子寿命很长,经历多年,仍能存活。有些杂草种子和作物种子大小很相似,不容易分离,常混夹在农作物种子  相似文献   
47.
发刊词     
江苏省杂草研究会主办的《江苏杂草科学》的创刊,是推进我省杂草学术活动的一大喜讯!这是我省各级有关领导,重视日益严重的农田草害,关怀杂草及其防除科学研究工作的进展和我省杂草科学工作同志们共同努力、本刊编委会同志们辛勤工作以及省农药所程暄生所长关心支持的结果。它的问世,标志着我省杂草科学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此,我们有了自己的杂草专业性的刊  相似文献   
48.
李扬汉 《植物保护》1983,9(5):11-13
最近由有关方面转来,台湾省台中区农业改良场技正林宝鑫先生,为了答复美国农部1980年2月书面调查“台湾有害杂草相(Notorlous Weeds In Talwan);及有关问题”的资料。他根据过去的调查研究和台湾省糖业研究所叶鸿展先生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将我国台湾省现有杂草分为台湾顽强杂草、问题杂草及主要杂草三大类。其中顽强杂草(Noxious weeds)在水田有8种,旱田有22种(见表1);问题杂草(Troublesome weeds)在水田有3种,旱田有7种(见表  相似文献   
49.
褚建君  李扬汉 《杂草科学》2003,(1):21-22,33
测定了Wang草(Beckmannia syzigachne)生长对小麦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并计算了Wang草对小麦的竞争临界期。结果表明,Wang草在不同时期生长对小麦产量造成的损失,是通过降低小麦的有效穗数来实现的,而Wang草生长对小麦的株高、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则没有显著的影响。Wang草对小麦的竞争临界期为小麦播种后33.4-84.2d。  相似文献   
50.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稻茬麦田野燕麦蔓延危害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中后期,江苏省里下河区稻茬麦田野燕麦的发生面积迅速扩大,危害程度逐年加重。为此作者于1992-1994年通过室内测定及田间试验对里下河稻茬麦田野燕麦发生、危害加重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明确了野燕麦子实休眠性增强;杂交稻种植面积扩大;棉稻轮作比例增加;野燕麦子实越夏死亡率下降以及农户串用混杂麦种等,是该区稻茬麦田野燕麦发生面积扩大、危害加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