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从我国北方地区呈现花叶症状的白草上分离得到1个白草花叶病毒分离物(AY642590,PenMV-B),测定了其RNA的核苷酸全序列。结果发现,该病毒分离物的RNA基因组全长共9 611个核苷酸,5′-末端和3′-末端的非翻译区序列分别为172和241个核苷酸,中间为9 198个核苷酸的开放读框,编码3 065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349 575 Da;其多聚蛋白P3/6K1处的E/H蛋白切割位点序列与Potyvirus属其他病毒均不相同,为该病毒所仅有。预期的Potyvirus属病毒的一些重要的、功能性保守基序特征都存在于该病毒的基因组序列中。Potyvirus属病毒多聚蛋白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enMV-B和MDMV,SrMV,SCMV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根据ICTV最新的马铃薯Y病毒属分类标准,进一步确定该病毒具有Potyvirus属SCMV亚组新成员的分类地位。对SCMV亚组病毒和分离物基因组各区域的多重序列比较结果表明,PenMV在进化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了基因的重组和变异。  相似文献   
32.
根癌农杆菌对感染植原体的泡桐组培苗症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含有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根癌农杆菌,伤口接种已感染植原体的泡桐丛植组培苗和健康组培苗,结果发现对丛植苗的致瘤能力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苗,且被接种病苗的丛枝症状缓解,从健苗获得的T-DNA转化泡桐瘤组织细胞能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稳定生长和连续继代培养2年以上,说明瘤组织细胞自身已获得了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合成能力,根据已报道的根癌农杆菌株系pTil5955T-DNA的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CYT和CYT′),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了我国杨树致瘤农杆菌ipt基因部分序列(427bp片段),也从遗传转化的两个泡桐无性系瘤组织At-ZH和At-T35扩增出此特异片估,从而进一步肯定了T-DNA已被整合到泡桐的染色体上表明泡桐易于通过Ti质粒载体途径进行基因转移操作,但用此引物未能从泡桐、甘薯健株和感染植原体的组培病苗扩增出相应的427bp特异片段,当用此遗传转化瘤组织嫁接病苗时,可减轻从枝症状的严重度,延长病苗的存活时间和诱导病株生根,这进一步证实了泡桐在与植原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激素代谢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3.
34.
35.
林业微生物菌种资源数据库查询系统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林业微生物菌种信息为研究对象 ,采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 ,构建了基于Web的林业微生物菌种资源数据库查询系统。系统具有适用性强、用户交互性好和使用方便等特点 ,不仅能为普通用户提供翔实的菌种信息 ,而且实现了菌种信息的动态管理 ,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自从1979年发现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对烟草花叶病毒(TMV)侵染烟草具有保护作用,并可明显减轻TMV侵染引起的症状以来,SA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1993年Gaffney进一步研究转基因烟草与TMV关系时,认为SA对烟草产生过敏性反应(HR)和系统抗病性(SAR)是必需的,弘是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的重要植物内源抗病信号分子之一。在研究SA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时,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测定其含量,但  相似文献   
37.
玉米矮花叶病毒HC-Pro的纯化及抗血清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实验提纯了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的辅助成份-蛋白酶(HC-Pro),并制备了其抗血清。MDMV HC-Pro的分子量约为57kD,提纯产量为0.3mg/100 g病叶。琼脂免疫双扩散测定证明MDMV HC-Pro抗血清的效价为1:16;微量免疫沉淀法测定时其效价为1:1024。该抗血清只与MDMV HC-Pro有明显的反应,与健康玉米汁液和MDMV无反应。MDMV HC-Pro抗血清可以专化性地抑制HC-Pro的蚜传活性。  相似文献   
38.
侵染扶桑的烟草花叶病毒分离物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表现叶斑驳症状的扶桑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电镜下可见约300 nm×18 nm的杆状粒子,其与烟草花叶病毒抗血清呈明显的阳性反应,dsRNA约为6.4 kbp。根据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mosaic virus,TMV)的RNA序列设计引物,进行RT-PCR检测,扩增出约800 bp的预期特异片段。将PCR产物连接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得到了含有目的片段的重组子。序列分析表明,与周雪平等报道的序列(GenBank AJ011933.1)同源性达99%。通过生物学、病毒粒子观察、血清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确定该病毒分离物为TMV。  相似文献   
39.
钙、镁离子对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珊西烟半叶法接种,测定了钙、镁离子以及离子螯合剂(EDTA)等对TMV浸染的抑制作用。结果高浓度的钙离子或镁离子溶液与等体积的TMV稀释液混合接种,显著地抑制病毒的侵染(抑制率高达80%─90%);而且处理半叶上的枯斑直径小于对照,用ELSA方法检测病毒明显减少。接种前、后间隔一定时间使用钙、镁离子,抑制率仍在50%─90%;EDTA的作用依赖于叶片生理状态。说明植物、病毒与此二离子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0.
白草花叶病毒CP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血清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白草花叶病毒(Pennisetum mosaic virus,PenMV)的外壳蛋白(CP)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ET22b (+)上,获得重组子pET-PCP。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后,含pET-PCP的大肠杆菌BL21(DE3) pLys产生分子量为36 kDa的融合蛋白。以Ni2+亲和层析柱纯化该蛋白,并以其为抗原免疫德国大白兔制备了特异性较强的抗血清。微量免疫沉淀法测其效价为1:1 024,酶联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ant assay,ELISA)测定的效价为1:8 192。该血清可替代常规病毒粒子所制备的抗血清,用于检测Pen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