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褐飞虱是平湖市单季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简介2012年褐飞虱大发生情况,分析褐飞虱大发生的主要成因,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2.
发展来料加工业是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交通的日益便捷,与义乌国际小商品市场距离的拉近,以及自身拥有的较为丰富的工艺品加工资源基础,浙江省仙居县在发展来料加工业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逐渐呈现出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的良好态势。其主要做法如下。1.抓好载体,强势推进把发展来料加工作为"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  相似文献   
33.
以芦笋园甜菜夜蛾幼虫为对象,开展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田间杀虫活性、持效性以及与氯虫苯甲酰胺的协同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15亿PIB·mL-1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剂对甜菜夜蛾幼虫具有优良的杀虫活性,1 800 mL·hm-2处理药后5 d防效达94.5%,药后10 d防效依然有75.7%,持效性较好。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与氯虫苯甲酰胺混合使用药后3和5 d的防效显著高于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或氯虫苯甲酰胺单用的防效,显著提高了速效性和综合防效。15亿PIB·mL-1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剂是一种新型生物农药,无毒无残留,对人畜及其他生物安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通过在对稻纵卷叶螟用药进行防治时,配合施用对褐飞虱有控制作用的防治药剂,进行全程用药2次的协调用药防治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试验。结果发现,与4次用药的传统防治区比较,协调防治区前期田间卷叶花白比较明显,但后期田间症状无差异,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协调防治可在不明显影响产量的基础上减少农药用量,做到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的协调治理。  相似文献   
35.
目前,卧式旋耕机是我国农业中主要使用的旋耕机类型,卧式旋耕机刀辊防缠效果的优劣,严重影响着旋耕机的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此,阐述了旋耕机刀辊缠绕原因、刀辊缠绕后对旋耕机作业质量的影响;并将现有刀辊防缠技术分为双轴刀辊联合作业、优化已有旋耕机刀辊、增大旋耕刀轴半径及增设其他类型粉碎刀等4大类,并详细介绍了4类防缠技术的原理、典型的防缠装置。最后,对旋耕机刀辊防缠技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旋耕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近几年,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粮食安全和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我市面临的两大难题。单季直播晚稻农药、化肥双减增效技术足我市顺应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根据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要求,提出的一项水稻综合管理新技术。经2004、2005年试验研究和示范应用,取得仞步成效。  相似文献   
37.
浙江红山茶观赏特性分析及油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观赏和油用两个角度为浙江红山茶的优树选择制定一个统一的指标。从树型、花、叶、果等方面的观赏特性,对浙江红山茶的观赏特性进行分析,并通过种子的含油量标准对浙江红山茶的油用价值进行分析,初步建立了浙江红山茶优树选择体系,为浙江红山茶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8.
农业专家系统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现代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农业生产领域的专家系统特别是结合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农业专家系统正是当前农技推广部门与生产者之间最重要的沟通模式。植物保护是农业专家系统技术应用最早、最活跃的专业领域,在现实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中发挥重要的辅助决策作用。充分利用现代高新、高效、高速的计算机技术,有效地进行植保专家系统的研制开发并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对效益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我市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常年稳定在16~17万亩,生产总量和产值逐年增加,仅次于粮食作物,成为种植业第二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40.
应用性诱剂预测法监测斜纹夜蛾发生规律,根据其发生规律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在6—10月间共出现3个蛾峰,分别为7月19日、8月18日、9月13日,因此防治时间掌握在2龄幼虫始盛期前施;供试药剂中以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24%氰氟虫腙悬浮剂700倍液及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500倍液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