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62篇
  5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31.
王勇  李建东  杨薇  郝超  石绍滨 《农业工程》2021,11(6):109-114
为获取小麦小区精密播种机排种器和自动供种装置的设计依据,研发初期选取济麦22种子作为测量对象,测定了种子的千粒质量、容重、三轴尺寸、休止角和静摩擦系数等物理特性参数。测量得知:济麦22种子千粒质量均值46.02 g;容重均值831.30 g/L;三轴尺寸的长、中、短轴均值分别为6.47、3.42和3.08 mm;休止角均值28.9°;小麦与不锈钢板之间的静摩擦系数最小,为0.427。上述参数的测定,为小麦小区精密播种机排种器和自动供种装置相关参数的确定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机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32.
李建东  郭瑞  纪庆 《杂粮作物》2006,26(2):119-122
根据现代生态学、农学、系统工程学和市场经济学基本理论,以统计数据及辽宁省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为依据,采用生态农业综合评价模型对辽宁省14个市的生态农业发展状况进行量化表征,再由评价结果并结合各地区生产现状对整个辽宁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开发进行分区布局,形成完整的绿色食品开发系统工程和配套技术体系,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推动辽宁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3.
正高粱本身具有较高的食疗价值与要用价值,同时,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现已成为酿酒行业所采用的主要粮食来源。在高粱种植中,也因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无论是丘陵还是平原,都可以对其进行种植。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粱作物需要朝着更高质量、更高产量的方向发展。一、高粱种植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一)我国当前高粱种植模式现阶段,我国高粱总体种植模式特点可以概括为种植面积小、种植范围广。如在辽宁省葫芦岛地区,高粱的种植就有一部分为在地角田边的土壤空  相似文献   
134.
135.
郑州秋冬季连续大雾天气预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大雾属灾害性天气。许多公路交通、飞行航运等事故是由于大雾造成的,同时,雾和空气中的污染物质结合还会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本文通过对一次连续性大雾的分析和探讨,找出形成大雾的环流特征及影响因子。并通过相关性检验,挑选出与大雾密切相关的预报因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以便定点、定时、定量预报大雾。  相似文献   
136.
介绍了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马铃薯生产概况,包括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单产水平3个主要方面。统计数据结果表明:欧洲和美洲的马铃薯生产已经实现了专用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均居世界前列。中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1位,但是单位面积产量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与欧美许多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将中国与世界马铃薯生产情况进行对比得出:品种培育和落后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是造成马铃薯单产水平低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7.
六种紫花苜蓿在高寒地区抗寒生理特性差异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晓慧  姜成  冯鹏  李如来  李建东  王强 《草地学报》2016,24(5):1131-1133
试验对6种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在高寒地区越冬前后根系生理指标及越冬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公农1号’和‘草原3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在越冬最冷月含量高于其他品种,其次是‘龙牧806’和‘Wega7F’,均具有较高的越冬能力,而‘敖汉’和国外引进品种‘WL319 HQ’的各项指标略低,抗寒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38.
对196个东北野生大豆核心种质的NRT2、Asp AT2和CPK13三个基因片段进行单核苷酸扫描,共检测到94个SNPs位点及10个插入/缺失位点(Indel),碱基转换和颠换平均比例约2∶1。稀有SNPs位点(10%)39个,比率约为41.5%。196份核心种质平均多态性位点比例约为74%,Shannon's指数是0.366,多样性指数为0.241;不同纬度群体的平均多样性指数随纬度下降逐渐升高,在44°N时达到峰值,然后随纬度降低缓慢下降,多样性指数变化呈近似正态曲线模式。初步推测N 42°~N45°区域为东北野生大豆的多样性中心。  相似文献   
139.
春季气候条件对梨小食心虫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并掌握梨树重要害虫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种群动态规律,本试验通过性诱技术获取了2009-2012年共4年成虫的发生量数据,结合气象资料,应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安徽省砀山县梨小食心虫种群消长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并对越冬代的防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安徽砀山,梨小食心虫一年发生5代,4月中旬左右越冬代成虫进入成虫羽化高峰。4月份降水量与越冬代羽化高峰期发生量呈显著负相关(r=-0.957 3*),低温条件下发生量小,越冬代羽化高峰期发生量与日均光照时间呈现出显著正相关(r=0.986 5*)。降水、低温、弱光照对成虫活动有很大阻碍。越冬代成虫的发生高峰期虫量是影响全年发生危害程度的重要因素。在3-4月降水较少、温度较高、光照充足的年份,越冬代成虫的发生量大,需要重点监测与防治,防治适期为4月中旬。  相似文献   
140.
刘桂鹏  贺婷  王国骄  李建东 《玉米科学》2016,24(2):115-119,128
运用高光谱探测技术,获取不同密度下两个不同品种春玉米冠层不同时期的光谱特征反射参数,对高光谱原始反射率、反射率对数、反射率一阶导数、反射率二阶导数以及DVI、RVI、NDVI、SAVI 4种植被指数与玉米的LAI和FPAR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两者之间的预测方程,通过对模型检验选出最佳预测模型。研究表明,一阶导数和4种植被指数都能很好地预测LAI和FPAR,其中,对LAI预测最好的是利用光谱一阶导数建立的指数函数模型,对FPAR预测最好的是利用NDVI建立的二次多项式模型。851 nm处的一阶导数对玉米的整个时期变化都比较敏感,LAI的最佳预测模型在玉米的整个时期都具有较好的预测性;855、758 nm波段组合的NDVI对FPAR的变化比较敏感,但当FPAR较大时,模型对其预测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