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国的环境也日益恶化,节能环保意识逐渐盛行。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根据配电网的运行特点,推出了无功补偿。无功补偿对于提高配电系统的电压,减小网损、变损,提高配电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先对无功补偿的概念介绍,后对如何加强无功补偿设备运行管理进行了些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22.
不同处理方法对解除珊瑚菜种子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低温和变温层积条件下,GA3和6-BA溶液的不同浓度组合对解除北沙参种子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变温层积条件下,100 mg/L 6-BA溶液可显著促进北沙参种子萌发,在第90 d时发芽率达到最高为63.3%.  相似文献   
23.
为明确辽宁省白头翁菌核病发生危害情况及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于2011—2013年对该省3个白头翁种植基地进行菌核病调查,并采用平板培养法和离体接种法对白头翁菌核病菌Sclerotinia nivalis Saito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白头翁菌核病在各种植基地发生程度不一,抚顺市白头翁发病较重,2013年一般地块病株率为0~37.1%,重者达60.4%,本溪市和沈阳市发病相对较轻,病株率分别为1.3%~10.0%和0~3.0%;随着白头翁栽培年限的增加,菌核病危害逐渐加重,1~4年生白头翁的病株率分别为0、12.3%、37.1%和60.4%;坡地沿山体横垄栽植较纵垄栽植发病重。白头翁菌核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菌丝生长速度和菌核形成数分别为10.4 mm/d和101.0个/皿;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和15℃,最适pH均为6;连续光照和连续黑暗利于菌丝生长,光照条件下菌核形成最多;碳、氮源对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较大,菌丝生长最适碳源为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以尿素作氮源抑制该菌生长。伤口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发展,刺伤接种较未刺伤接种发病早,接种3 d后开始发病,6 d后即达高峰期。  相似文献   
24.
研究了在变温条件下赤霉素(GA3)对辽东楤木(Araliaelata)种子解除休眠过程中部分信号物质变化的影响。方法是将辽东楤木种子在200mg/kg的GA3水溶液中浸泡12h,然后在高温(18 ̄20℃12h)和低温(0 ̄4℃12h)下进行变温层积处理60d。结果表明:在层积过程中,赤霉素(GA3)和钙调素(CaM)含量分别出现两次峰值,而脱落酸(ABA)含量一直很低,并在第12d降到最低点,此外,NADK激酶和质膜Ca2 -ATPase活性酶在种子开始裂口期,分别出现先升高后降低和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  相似文献   
25.
为发掘与小麦穗部性状相关的QTL,利用普通小麦BS366与白玉149杂交组合培育的73个DH群体为材料,构建了一套包含232个杂交组合的小麦永久F2群体,基于90K SNP芯片标记构建了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利用该图谱对2个环境下的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行QTL定位.结果发现,所构建的图谱总长19 533 cM,含...  相似文献   
26.
小麦F4代株系的DNA位点纯合率和农艺性状变异幅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部分育种者为了加快小麦育种速度而缩短系统选择年限,用F4代株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并将其作为品种参加区域试验.本研究以10个小麦杂交组合F4代株系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株系及其亲本的DNA位点纯合率和重要农艺性状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个F4代株系的DNA位点纯合率在83.0%~94.8%之间,其亲本的DNA位点纯合率均高于95%.以DNA位点纯合率≥95%的品种为对照,10个F4代株系中仅BF-2003-82-17的农艺性状变异幅度在对照品种的变异范围之内,其DNA位点纯合率为94.2%,接近95%.其余9个F4代株系均有变异幅度大于对照品种或仍在分离的农艺性状,初步证明大多数F4代株系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尚不符合要求,只有极少数株系具备了一致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7.
联合利用Illumina 90K SNP芯片和毛细管高通量SSR检测技术,构建75份育成品种384个SNP和42个SSR位点的指纹图谱,比较两种标记在遗传多样性、遗传相似系数和鉴别能力等方面的特征。结果显示,SNP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明显低于SSR标记,但能较好地反映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SNP标记揭示的遗传相似系数明显高于SSR标记,但两者呈极显著线性相关;384个SNP位点鉴定近等基因系的能力低于42个SSR位点,但去除近等基因系后,仅需8个SNP或4个SSR位点组合即可区分剩余的74份品种,表明最优位点组合具有较高的鉴定效率,在品种鉴定时可先采用少量标记进行初鉴,对于极近似品种可加大标记密度。首次结合SSR和SNP标记构建指纹图谱,证实了两者之间的一致性,提出了分子身份鉴定技术标记数量的选择思路,为小麦品种DNA身份鉴定技术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为探索新的水稻节水栽培模式,友谊农场2012年在第五管理区二站进行了水稻直播覆膜滴灌栽培试验,试验证明此栽培技术在效益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具有节能高效、省时省工等优点,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9.
“渝峰”牌有机叶面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进行渝峰99植保水稻专用水溶性有机肥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渝峰99植保对水稻有较好的增产作用,对提高水稻抗病性表现出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醇溶蛋白法和SSR标记法检测小麦种子纯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SSR标记法和醇溶蛋白法检测小麦种子纯度的准确度,以参加冬小麦区域试验的8个品系为试材,利用SSR标记法和醇溶蛋白法分别检测8个品系中的杂株,以田间表型鉴定结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800个单株(每个品系取100个单株)中,醇溶蛋白法和SSR标记法分别检出44和55个杂株,田间表型鉴定出49个杂株.这49个杂株中,有41株同时被SSR标记法和醇溶蛋白法鉴定出来,另有8株仅被SSR标记法鉴定出来.证明SSR标记法检测小麦种子纯度较醇溶蛋白法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