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5篇
综合类   8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01.
马桑毒素提取物对几种蚜虫的毒力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桑毒素提物对小麦缢管蚜,麦长管蚜,甘蓝蚜,白杨毛蚜,月季长尾蚜的毒力研究研究:用浸枝-内吸法测定时,药液内吸时间在13h范围以上时可获得可信的测定结果,马桑毒素被内吸进植物组织后具有输导特性,并对所测试的蚜虫具有显著的拒食作用,而直接触杀力较弱,其拒食中浓度LC50为0.0690 ̄0.1567g。  相似文献   
102.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重新认识森林害虫的防治过程 ,实质上森林害虫防治就是一项综合性生物生态调控工程 ,即害虫治理工程。据此 ,本文对我国的森林害虫治理工程进行了分析 ,划分了类型 ,论述了该工程执行过程所具备的 3个阶段及其 9个基本环节的特征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3.
中华简管蓟马在连翘上的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珂  花蕾  李孟楼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68-6168
通过对连翘上中华简管蓟马的分布型调查发现,中华简管蓟马成均匀分布;在连翘上垂直分布规律调查结果表明:中华简管蓟马在不同部位差别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4.
为明确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地面昆虫的多样性,按海拔高度设置调查点,以巴氏罐诱法进行多样性调查。对所采集的11目、55科、209个种的分布分析表明,保护区地面优势昆虫类群为膜翅目、双翅目和鞘翅目,多样性指数为3.217 8,物种优势度指数为0.905 0、均匀度指数为0.602 3、丰富度指数为22.210 1,但多样性指数在南、北坡间有差异,1 200~1 990 m低海拔地区的优势科为蚁科、步甲科,1 990~2 770 m高海拔地区的优势科为寄蝇科、步甲科、隐翅甲科。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揭示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雌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在生殖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产卵量的关系,为从分子水平研究其生殖衰老过程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解剖观察了独立饲养1~12年龄组的花绒寄甲雌成虫生殖系统,同时比较了各年龄组的产卵量。【结果】花绒寄甲雌性生殖系统由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受精囊腺、囊状膨大的生殖附腺和外生殖器构成;每个卵巢萼部有萼头11个,每萼头连接6或8根卵巢管,整个卵巢平均有卵巢管约70根;卵巢管的结构从端部至基部可分为端丝、原卵区、生殖区和卵巢管柄;随雌成虫存活年份的增加,卵巢管原卵区长度和直径有缩短现象,部分卵巢管出现蚀空性病变(无内含物,只有管壁),日产卵量自羽化后第4年明显下降。【结论】花绒寄甲雌性生殖系统具有囊状膨大的生殖附腺,随成活年份的增加产卵量的衰减与卵巢管的衰老有关,人工大量繁育时自第4年开始应及时淘汰和更新种群。  相似文献   
106.
花椒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花椒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及香料植物,国内对花椒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新进展,涉及范围包括花椒的果皮、皮刺、种子和叶.花椒果皮含挥发油、生物碱和黄酮类生物活性物质,主要用于调味品精制、精油的提取、药用及挥发油的杀虫杀菌剂的开发;花椒籽油中含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主要生产食用油、涂料、生物柴油及α亚麻酸等.花椒叶和嫩芽含芳香油、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主要用于食用、药用.  相似文献   
107.
咸阳地区墨胸胡蜂的生活习性及其触角电位生理反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陕西咸阳地区墨胸胡蜂的生活习性及触角电位反应进行初步研究,旨在为陕西省及其他地区、其他种类胡蜂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野外跟踪及定点观察等方法,对其筑巢环境、取食、日活动情况及其活动与气温的关系等习性进行了研究;选取桂花、檀香、玫瑰、绿茶等10种不同气味的挥发油,对墨胸胡蜂进行了触角电位测定。【结果】墨胸胡蜂主要筑巢于树干、废弃窑洞等,属杂食性昆虫,喜食各种水果及软体昆虫等;其日活动高峰时间是10:00~16:00;墨胸胡蜂的活动与气温密切相关,随气温的变化,活动次数发生明显变化。触角电位反应表明,墨胸胡蜂对各种气味均有不同程度的触角电位反应,其中对桂花的触角电位反应值最高,对檀香的触角电位反应值最低。【结论】墨胸胡蜂筑巢位置大都比较高,属杂食性昆虫,取食范围较广,活动的高峰时间相对集中,桂花对墨胸胡蜂可能具有吸引或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喷施不同叶面肥对大红袍花椒的影响,以1年生大红袍花椒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选择5种叶面肥:(NH4)6Mo7O24、MnSO4、MgSO4·7H2O、H3BO3、花椒复合叶面肥,设置3个喷肥水平(0.4%、0.2%、0.1%)。测定花椒的株高、地径、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喷施适量的Mn肥、Mg肥、Mo肥和复合叶面肥对大红袍花椒的苗高和基径有显著促进作用,喷施B肥对花椒生长无明显促进,且高质量分数B肥抑制花椒生长。各叶面肥对花椒叶片的生理特性影响不同,适量Mo肥和花椒复合叶面肥能显著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适量Mn肥能有效提高花椒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蛋白质合成水平,适量Mg肥可以增强叶片光合作用和可溶性糖含量,适量的B肥可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不同叶面肥处理,花椒叶片各生理指标间表现不同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在大红袍花椒苗的生长过程中,适当喷施(NH4)6Mo7O24(0.4%)、MnSO4(0.1%)、MgSO4(0.2%~0.4%)、花椒复合叶面肥(0.1%)对花椒苗生长发育和生理抗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的昆虫群落及其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了落叶松人工林内植食性、寄生性及肉食性和腐食性昆虫,在落叶松林这一生境内随季节、海拔变化的运行规律。并阐明了不同季节、海拔范围内优势害虫种的演替过程。  相似文献   
110.
为明确花绒寄甲Caspase-1基因及其蛋白酶活性在不同虫态中的表达特性,采用RT-PCR和Caspase酶活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aspase-1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其基因表达趋势基本一致,Caspase-1基因及其蛋白酶在5龄幼虫期和蛹期有较高的活性,且其活性高于所有成虫期;成虫期随存活时间的延长,Caspase-1酶活性总体呈现增长趋势。Caspase-1及其酶活在不同虫态中表达规律的揭示,为研究Caspase-1基因与花绒寄甲生理代谢和寿命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