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为研究镉对果蝇的生态毒理效应,以拟果蝇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5、10、20、40、80 mg/L)Cd~(2+)在果蝇体内的积累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在果蝇体内的积累量与培养基中Cd~(2+)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镉胁迫下果蝇的化蛹时间和羽化时间显著延长,化蛹量和羽化量显著减少,幼虫和成虫质量显著降低,雌雄果蝇体内的脂肪含量随Cd~(2+)质量浓度升高显著降低。较低质量浓度Cd~(2+)(5、10 mg/L)胁迫对果蝇的性别比没有显著影响,较高质量浓度Cd~(2+)(20、40、80 mg/L)胁迫时果蝇性别比显著升高。说明镉对果蝇的生长发育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果蝇有潜力成为环境镉污染监测的指示生物。  相似文献   
62.
湖北省草莓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莓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由于它栽培容易 ,当年结果 ,产量较高 ,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在我地发展较快 ,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草莓病害时有发生 ,若防治不及时 ,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笔者根据近年来对我地草莓病害的调查研究及防治实践 ,总结出了草莓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草莓的主要病害草莓主要病害有草莓灰霉病、白粉病、叶斑病、病毒病、芽枯病、草莓果畸形等病害 ,这些病的大量发生和流行 ,严重为害草莓的茎、叶、果 ,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 ,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 .…  相似文献   
63.
银杏叶枯病是银杏树常见病害 ,随着银杏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 ,该病发生逐年加重。为此 ,对银杏叶枯病的发生规律、症状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1 试验地概况试验区在随州市洛阳镇和毗邻的安陆市三里、王义贞镇 ,该地海拔 2 0 0~ 2 5 0 m,年平均气温 15℃ ,有银杏资源 5  相似文献   
64.
通过3年的研究,在摸清了银杏超小卷叶蛾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树干刷涂白剂、人工防治、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银杏超小卷叶蛾3500hm2,防治后使被害株率由85.3%~100%下降到8.09%~22%,平均增产20.2%,每公顷增加产值7.5万元  相似文献   
65.
红栀子炭疽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红栀子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生物学特性研究证明:该菌菌丝在PSA培养基上一般呈等径辐射生长,毛毡状,菌落圆形或近圆形,边缘整齐平坦,有明显的分层轮纹。室内药剂筛选试验以72%杜邦克露WP的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79.5%;其稀释小于1 000倍的室内杀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6.
银杏大蚕蛾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大蚕蛾是危害银杏的主要害虫。在湖北省一年发生 1代 ,以卵在树缝或树蔸草丛表土内越冬 ,4月上旬卵开始孵化 ,5月下旬至 6月中旬为幼虫危害取食高峰 ,6月下旬至 8月下旬幼虫结茧化蛹 ,8月下旬至 10月上旬成虫羽化并产卵。在防治上 ,采用人工摘茧除蛹和 2 5 %敌杀死药物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7.
从白睡莲黑斑病叶上分离获得1株真菌SL-1512,对其完成致病性测定,依据病原菌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草茎点霉(Phoma herbarum);为明确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最佳的室内抑菌药剂,对不同条件下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情况展开分析和进行室内药剂平板筛选。结果表明,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和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均适合该菌株的生长,碳源和氮源以葡萄糖和蛋白胨较适宜,生长适温为28℃,致死温度为55℃,在pH值4~10条件下均生长良好,其最适p H值为5~7,通气及光照对草茎点霉菌丝生长均无显著性影响;在供试的3种药剂中,代森锰锌抑菌效果最好,在质量浓度1 000 mg/L时相对抑菌率为97.1%,EC50为1.2 mg/L。  相似文献   
68.
星载激光雷达系统可以覆盖机载系统难以到达的偏远地区,从机理上克服光学影像及合成孔径雷达测量的技术缺陷,为快速准确地获取林下地形、树高、生物量等森林结构参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源。对现有的星载激光雷达技术观测体系进行综述,讨论了星载激光雷达数据估测多尺度森林结构参数的适用性,定量化分析现有星载激光雷达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优缺点。最后,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对星载激光雷达技术未来的前景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建议后续研究可进一步加大对反演不同森林结构参数、产品体系及标准规范、林业应用精度评价、林业用激光雷达参数设计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9.
通过2组室内培养试验,研究玉米秸秆和生物炭添加量及其添加比例对设施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试验1为2因素4水平试验设计,主因素为有机碳源种类,即玉米秸秆、生物炭;副因素为碳添加量,分别为0、1.31、2.62、5.24 g/kg土壤(按碳量).试验2为单因素试验设计,除对照外,有机碳添加量均为5.24 g/kg土壤,将玉米秸秆(S)和生物炭(B)按不同比例与土壤混合,添加比例分别为100%S、75%S+25%B、50%S+50%B、25%S+75%B、100%B、0S0B(对照).培养期间,维持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测定和计算培养期间土壤CO2日均排放通量、累积排放量和排放率、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结果表明,与施用生物炭相比,施用等碳量秸秆显著增加了CO2累积排放量,其增幅为50%~337%;与不施用有机物料的对照相比,随着秸秆施用量增加,CO2累积排放量显著增加了92%~463%,而随着生物炭施用量增加,其增幅仅为28%~39%.培养前30 d内,CO2日均排放通量和累积排放量最高,其后逐渐降低,趋于平缓.随着秸秆添加比例降低和生物炭添加比例增加,CO2日均和累积排放量、排放率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显著减少;随着培养时间延长,CO2日均排放通量逐渐降低,而累积排放量则逐渐增加.总之,将秸秆与生物炭按比例混合施用,一方面秸秆矿化过程产生的CO2能够满足秋冬茬设施蔬菜对CO2的高需求;另一方面,生物炭可以快速提升土壤碳储量,并且可以避免蔬菜残茬直接还田可能造成土传病害的扩散,有利于设施菜田土壤-植物碳循环和生产体系的可持续性.然而,上述研究结果仍需在大田条件下进一步验证,并根据种植茬口和土壤环境条件调整秸秆和生物炭添加量及其比例.  相似文献   
70.
以从白菜软腐病根部土壤分离获得的1株能拮抗细菌性软腐病的拮抗真菌为试材,以平板对峙培养其抑菌圈达(37.7±2.2)mm,白菜离体叶片防效可达75%,依据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将获得的拮抗真菌鉴定为草茎点霉,并命名为Phoma herbarum F217-1,并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菌株在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上生长最佳,碳源和氮源以葡萄糖和硝酸钠较适宜,生长适温为28℃,致死温度为55℃,在pH 3~10条件下均生长良好,其最适pH 5~8,通气条件对草茎点霉菌丝生长均无明显影响,但光照24h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