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6篇
  10篇
综合类   6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4 毫秒
31.
为明确山东省蓝莓叶斑病和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并筛选有效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柯赫氏法则对菌株进行鉴定,同时测试了8种药剂对病原菌生长及6种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引起山东省蓝莓叶斑病和根腐病的病原菌均为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苯醚甲环唑和福美双对P.clavispora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均为1.97 mg/L,其次为苯甲·丙环唑,EC50为2.70 mg/L;福美双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显著,EC50为0.004 mg/L,其次为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对该菌几乎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FeSO4引发提高秦艽种子萌发抗性的生理机制,同时设置水引发处理,以未作任何处理的种子为对照(CK),研究了0.6%FeSO4引发处理24 h对种子膜透性、储藏性物质、能量、激素及抗性相关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FeSO4引发降低了种子膜透性,提高种子活力,在吸水12 h和24 h时,电导率分别较CK降低了6.61%和11.67%;调动了种子内部储藏物质的代谢,蔗糖含量减少9.57%,可溶性蛋白增加49.63%,饱和脂肪酸中的豆蔻酸和木焦油酸甲酯含量分别增加4.93%和9.03%,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山嵛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分别减少6.73%、8.18%、8.40%和6.70%;改变了种子激素平衡,其中脱落酸的含量下降64.78%,赤霉素含量增加近22倍;加速了种子能量代谢, ATP含量增加2.16倍,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性增加67.91%。此外,FeSO4引发使线粒体非酶促系统中谷胱甘肽含量和抗坏血酸的含量分别增加74.08%和10.89%,使细胞内酶促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增加285%、179%以及19.6%。因此,FeSO4引发对种子萌发是一个综合过程,一方面可促进种子物质代谢和提高能荷水平,一方面可改善种子内部生理状态和提高胁迫响应能力,从而提高种子活力,促进种子快速和整齐萌发。  相似文献   
33.
为了更深入地揭示芦笋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SRAP技术对国内外12 个芦笋栽培种和杂交种的遗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170 对引物中筛选出29 对多态性强、条带清晰的引物,每对引物产生12~36 条谱带,共产生551 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43 条,占总带数的61.2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的DNA带数是20.41 条,多态性带数是12.7 条。采用NTSYSpc2.1 软件对SRAP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12 份芦笋材料的相似系数在0.39~0.97 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9。在Coefficient=0.69处划等值线,可将12份芦笋材料划分为4类。第一类:‘鲁芦笋一号’、‘88-5’、‘格兰德’、‘07-1’和‘06-6’。第二类:‘阿波罗’、‘泽西巨人’和‘阿特拉斯’。第三类:‘西班牙达玛斯’。第四类:‘荷兰全雄’、‘UC800’和‘西德全雄’。  相似文献   
34.
苹果炭疽叶枯病(Glomerella cingulata)是我国苹果上新发现的一种病害,为了了解病原菌的产孢条件和产孢动态,为病害的预测预报与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在人工控制条件下,测试了温度、湿度和光照对苹果炭疽叶枯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苹果炭疽叶枯病新形成的病叶润湿后,在15℃~30℃下保湿培养2~6 d后可产生大量橘黄色的分生孢子堆,其中30℃下产孢量最大,产孢速度最快,仅需2 d时间。炭疽叶枯病菌在新形成的病叶上于15℃~30℃下培养20~30 d可形成子囊孢子,最适温度为25℃,子囊孢子的形成需要高湿环境或叶片润湿。炭疽叶枯病菌的单孢分离菌株于15℃~25℃下,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培养20~30 d也可形成子囊孢子,最适产孢温度25℃。紫外光、黑光和日光都能促进子囊孢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35.
为了研究一种能诱导苹果腐烂病菌快速大量产孢的方法,测试了6种培养基对苹果腐烂病菌的诱导产孢效果。结果发现,苹果腐烂病菌在加蜂蜜水和蛋白胨的带壳大麦上能大量产孢。接种苹果腐烂病菌菌丝的带壳大麦,在黑暗中培养15天后可产生大量黑色子实体。已形成子实体的大麦粒在黑光灯下诱导25天后开始产生分生孢子。每颗大麦粒平均产生11个子实体,其中15%的子实体能溢出分生孢子角。70 g大麦粒上所产生的分生孢子可配制浓度为106个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1500~2000 mL。试验还发现,不同的腐烂病菌菌株在同一条件下产孢量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36.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生产领域的一支新兴力量,随着其农业技术的提升以及整体素质的加强,一定会成为农业未来发展的领军式人物,不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农民自身都应主动积极向新型职业农民靠拢。该文立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结合社会实际,就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包括: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外部环境机制;提高职业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吸引高素质大学生加入。  相似文献   
37.
<正>犬是否有记忆,一直在争议。但犬同主人分开很长的时间,仍然会对附着有主人人体气味的物体,产生强烈反应,当它见到主人时仍能准确地辨认出来。另有媒体报道,一头被丢失在异地的犬,能凭着一次旅程的记  相似文献   
38.
芦笋性别的化学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成熟芦笋叶片与未知性别的芦笋叶片提取液中加入Ⅰ号裴林试剂和Ⅱ号裴林试剂,静置60分钟后,成熟芦笋雌株上清液呈翠绿色,雄株为黄绿色;而未知性别芦笋上清液颜色无区别,但沉淀量不同。  相似文献   
39.
我国芦笋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芦笋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但种子主要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在芦笋育种方法和技术上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在芦笋无性系杂交育种、全雄育种、多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育种关键技术,及芦笋杂交技术、组织培养技术、种子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对今后的芦笋育种技术及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0.
不同龄期枝条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轮纹病菌分生孢子和菌丝接种不同龄期的苹果枝条,检测枝条皮孔发病率,以明确不同龄期苹果枝条对轮纹病菌的抗病性差异.结果表明,当年生‘富士’苹果枝条的幼嫩部分接种后发病最重,皮孔的发病率达80%以上,随枝条的生长发育,抗病性逐渐增强,枝条发育成熟后,皮孔发病率降至40%左右.在7月份接种的1~5年生‘富士’苹果成熟枝条中,皮孔的发病率没有显著差异.在8月份接种的‘富士’苹果枝条中,1年生枝条的皮孔发病率显著高于5年生枝条的发病率.未发育成熟的苹果枝条对轮纹病菌的抗侵入能力差,枝条发育成熟后抗病能力明显增强.1~5年生枝条上发育完整的皮孔对轮纹病的抗侵染能力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枝条的迅速加粗生长期,低龄枝条上皮孔结构变化更大,对轮纹病菌的侵入也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