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5篇
  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选出适合长治地区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玉米新品种,以27个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DPS软件,对供试材料各农艺性状进行方差、产量显著性及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各杂交种间的性质、性状有较大的差异性。选出了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较优良的玉米品种I12,I17,I3,I5,I9。同时,可能由于受当年自然条件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试验数据不太理想,为了选出更好的品种,还需在来年进行进一步的田间种植试验。玉米高产不是受单一性状因素影响的结果,是通过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玉米要获得高产,不能片面追求单一性状,要注重品种各性状之间的协调,而且要重视玉米性状相关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52.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茶树菇多糖,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探讨提取温度、pH值和细胞破碎方式等因素对茶树菇多糖得率及抗脂质过氧化能力的影响.从而优化茶树菇多糖的提取工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理论提取工艺条件:温度为80℃,pH值为7.5,细胞破碎方式为冻融3次;最佳直观分析提取工艺:温度为80℃,pH值为7.5,细胞破碎方式为超声波30 min.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二者差异不显著.考虑到成本、能耗等问题最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为80℃,pH值为7.5,细胞破碎方式为超声波30min.  相似文献   
53.
长农0301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选育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绿叶成熟、适应性广的特点,适于在无霜期150 d以上的地区种植。2007年1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54.
为了探讨干旱胁迫对谷子萌芽期的影响,筛选抗旱谷子新品种及谷子萌芽期抗旱性相关指标,明确干旱胁迫对不同谷子品种萌发期生理特征变化影响,以20%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15个谷子品种进行了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对相关的六个抗旱性指标进行了筛选和相关性研究,并通过测定15个品种在干旱胁迫条件下SOD、POD和CAT的活性来研究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以萌发抗旱指数为标准指标,15个品种谷子萌发期抗旱性基本可以分为强、中、弱3类,其中抗旱性强的3个品种分别是陇谷10号、长生07、晋谷21号;抗旱性弱的2个品种是济谷20号、长生13。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谷子SOD、POD和CAT活性均有所升高,其中SOD活性在抗旱性强的3个品种中值最大,在抗旱性较弱的2个品种中值最小;SOD活性升高值与萌发抗旱指数显著正相关,而POD和CAT活性升高程度与萌发抗旱指数相关性不显著。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活力抗旱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与萌发抗旱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而相对胚芽长、相对胚根长与萌发抗旱指数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综上,在相关的六个抗旱性指标中,谷子抗旱的标准指标是萌发抗旱指数,谷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首要指标为活力抗旱指数和相对发芽率,次级指标则是相对发芽势,参考指标为相对胚芽长和相对胚根长。  相似文献   
55.
茉莉酸甲酯对谷子颖花开放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谷子为试材,发现:4mmol/L的MeJA浸穗处理对谷子的颖花开放有显著的诱导效应,在离体穗情况下4mmol/L的MeJA处理谷穗后6h谷子雄性不育系高117A的颖花开放率为37.4%,比对照(水处理的)增加23.2%,高146的颖花开放率为25.8%,比对照增加13.7%,恢复系晋谷34的开颖率为23.6%,比对照增加8.8%。在连体穗情况下4mmol/L的MeJA处理谷穗后260min谷子雄性不育系高117A的颖花开放率为42.6%,比对照(水处理的)增加37.5%,高146的颖花开放率为35.6%,比对照增加30.0%,恢复系晋谷34的开颖率为16.0%,比对照增加6.2%。  相似文献   
56.
为测定4个谷子不育系的育种应用潜力,将4个不育系与5个恢复系按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组,对其杂种F1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组合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配合力分析,新选育不育系Y1A、Y2A一般配合力都一般,Y1A有利于选配大穗杂交谷子,Y2A则有利于选配矮秆、子粒饱满的杂交谷子;当地常用的2个不育系张1A、晋1A中,晋1A的一般配合力明显好于张1A,说明晋1A更适合于谷子中晚熟种植区。4个不育系所组配的20个组合中杂种优势不明显,7个主要农艺性状中,晋1A所组配的组合综合性状几乎都最优,组合晋1A×沧239产量最高;Y1A、Y2A和张1A所配组合综合性状高低各不相同。产量前3的组合分别为晋1A×沧239、Y2A×衡优17和张1A×朝阳谷子。分析表明,要想有强优势组合,不仅需要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亲本,亲本间还要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57.
58.
谷子不育系选育是谷子利用杂种优势的关键环节,不育系性状对杂交种的影响很大。详细阐述了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高 51A 的选育方法与选育过程,其配合力高,抗病性好,用其组配并鉴选的强优势杂交种长杂谷 333 表现优良,丰产性好,抗病性强;提出了高 51A 的改良方向,为谷子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9.
以昌7-2和应用EMS对昌7-2诱变选育的无叶舌新种质—10H045为父本,以郑58、WX201620和WX201623表型差异显著的3个自交系为母本进行杂交,研究无叶舌种质10H045对F1代植株叶片生长态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H045为父本杂交的F1代,其茎叶夹角和叶向值均比以昌7-2为父本杂交的F1代的植株要小,且差异显著;穗3叶以上的叶片上冲特性尤为突出,植株塔型结构明显,有利于提高杂交种产量。无叶舌种质10H045为父本的组合,其产量均比以昌7-2为父本的组合产量高,组合WX201623×10H045的产量最高,与其他组合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无叶舌种质10H045不但对后代株型结构有很大的改善作用,而且产量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是一个优异亲本。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旨在选育高产优质抗除草剂谷子杂交品种,提高谷子产量水平,同时简化谷子栽培技术。利用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为母本,抗除草剂优质恢复系为父本,测配组合,鉴选谷子杂交种用于生产。以‘谷3A’为母本、优异品系‘K34’为父本,历时15年选育而成了谷子杂交种‘长杂谷466’,2020年通过国家登记[GPD谷子(2020)140094]。该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除草剂特性,可配套简化栽培技术用于生产,并通过试验总结了其制种技术和栽培技术。‘长杂谷466’是适宜中国西北中晚熟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