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5篇
  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采用专用吸附剂对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 B.Bienko)成虫体表挥发物进行收集,并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GC-MS)技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雌、雄成虫体表挥发物的组分基本相同,主要含有醛类和醇类,只是各化合物在挥发物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其中壬醛和癸醛在挥发物中所占比例较高,雌虫体中分别占56.05%和24.34%,雄虫体中分别占56.48%和22.97%。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谷子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分析了谷子产业化的生产现状及限制因素,针对山西省谷子发展的特点,提出了谷子产业化开发的思路:加强优质谷子新品种的选育,积极探索谷子开发利用渠道,加大新品种的推广力度,建立和完善科研、生产、经营、加工、外贸一体化模式,推动山西省谷子产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谷子雄性不育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个谷子雄性不育系SMPA1,SMPA2,SMPA3,SMPA4与10个谷子恢复系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获得的40个杂交组合的株高,穗长,穗粗,穗重,结实率6个性状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SMPA3测配的杂交组合产量性状表现正优势,杂交种的结实率,穗粒重的优势分别为115.6%和116.9%。而且SMPA3的一般配合力也高于其它不育系,用其做的组合获得高产组合的几率比较大。  相似文献   
14.
砚瓦河坝系工程建设对小流域洪水泥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于2006年在济源市砚瓦河小流域下游的双堂村设立监测站,积累了2007—2010年4年8次洪水的监测资料。监测情况表明:坝系工程建设改变了小流域的汇流条件,使洪峰滞后11.4h,削减洪峰流量32.2%,延长了洪峰退水历时,洪峰峰形由尖瘦变得圆滑;坝系工程建设促使洪水在坝系内停留时泥沙沉淀,减少了洪水的含沙量和输沙量,减沙效益为次洪水含沙量减少21.2%、输沙量约减少10.0%。  相似文献   
15.
长农0302系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选育的谷子新品种,2007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绿叶成熟、适应性广等特点,适于无霜期150 d以上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玉米苗期根与叶的相关关系以及自交系的根和叶与杂交种的根和叶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玉米苗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其苗期子叶的长和宽、第1叶的长和宽、第2叶的长和宽都与初生胚根的长呈正相关关系,其中,第1叶的长与初生胚根的长相关关系最显著;从自交系和杂交种苗期相对应的各个叶片的长和宽及根长的作图来看,各对应叶片之间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都为正相关关系;自交系与杂交种第1叶的长、第2叶的长和初生胚根的长的变化趋势基本重合。研究结果可为玉米育种时自交系和杂交种的苗期鉴定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谷子品种晋谷56号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变化情况,并为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我们以晋谷5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子品种晋谷56号种植密度在36万株/hm2至48万株/hm2范围内,产量是先增大后减小,其中种植密度在45万株/hm2时产量最大;株高变化不显著;穗长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先增加后减小;穗粗、千粒重均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单株干物质量变化趋势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弱光胁迫对谷子农艺性状、小米品质及蒸煮特性的影响,并为黄土高原低洼地带谷子种植提供理论数据,以长生13号为材料,2018—2019年重复调查其在4种遮光程度(正常自然光照为A1、遮光面积30%为A2、遮光面积50%为A3、遮光面积70%为A4)下的农艺性状、产量、干物质量、小米品质及蒸煮特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遮光程度的增加显著降低了谷子穗粗、穗重、穗粒重、单株干物质量和产量,其中A1处理与A4处理间的产量减幅2018年为1 695.11 kg·hm-2、2019年为1 774.95 kg·hm-2;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也是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A4处理SPAD均值比A1处理2018年减小2.18、2019年减小2.68;而峰值粘度、直链淀粉、胶稠度、脂肪含量均是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而先增后减。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与遮光程度呈显著负相关,2018、2019年相关系数分别为-0.899、-0.917。  相似文献   
19.
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晋谷56号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抗除草剂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晋谷56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进行了论述,并利用其抗除草剂特性进行了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以及最佳留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晋谷56号与其不抗除草剂姊妹系按4.5 kg+7.5 kg比例混合均匀,每公顷播量为12 kg,在苗期三叶一心期喷施除草剂拿捕净,能成功起到化杀间苗并除草的作用;每公顷留苗36万株左右时产量最高。此项研究为该品种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对山西省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会霞  王玉文  田岗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0):1035-1039
回顾了20 a来山西省谷子不育系与杂交种选育实践,总结了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经验与体会:(1)选育优质杂交组合,优质不育系是关键;(2)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选择,应从柱头外露率和田间自然异交结实率两方面考虑;(3)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性状的遗传改良选育新的不育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选育抗病性强的不育系是非常必要的,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5)在谷子杂交制种技术试验中,利用谷子高产制种栽培技术与化控调节父母本花时花期相结合,实现制种产量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