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油茶北缘分布区芽苗砧嫁接育苗轻基质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油茶北缘分布区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最佳轻基质配方,选择5种适宜油茶生长的轻基质配方在信阳市光山县开展筛选研究.测定了各种轻基质化学性质及一年生苗木的生长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对苗木地下部分的影响较大;油茶地径、节间长、根系体积、地下部鲜重及总生物量等指标在不同轻基质间存在显著差异.从中筛选出适宜油茶北缘分布区...  相似文献   
12.
杜仲梦妮夜蛾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杜仲的主要食叶害虫,幼虫专性取食杜仲叶片。本研究运用6种聚集度指标(m*/m、c、k、Iδ、I、Ca)和两种回归模型(Taylor幂法则和m*-m回归模型)研究分析了种植园中杜仲梦妮夜蛾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利用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解析幼虫种群的聚集成因。结果表明杜仲梦妮夜蛾幼虫种群呈均匀分布,而且这种空间分布型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建立了杜仲梦妮夜蛾幼虫抽样数公式N=[3.8416(0.022/m-0.152)]/D2和序贯抽样模型T(n)槡=0.1n±0.053 n。本研究为杜仲梦妮夜蛾虫情调查、害虫治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野外实地调查、测量为主,图上量算为辅的方法,对济源城区的绿地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济源市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1.39%,绿地率为24.85%,绿化覆盖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全国12个园林城市的平均水平;人均占有绿地面积虽然高于全国城市人均绿地平均水平,但许多绿地都属于防护绿地或居住区绿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绿地。从绿化率和人均绿地量来看,双桥区最高,北海区次之,天坛区第3,济水区最低。  相似文献   
14.
杜仲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为了探索基于叶、皮、材兼用的杜仲高效栽植模式,以‘华仲1号’杜仲良种为研究对象,连续6年对6种高密度栽植模式的杜仲生物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龄、密度和留侧枝数量对杜仲生物量的影响均显著。由于皮、叶、材兼用的高密度建园模式每年都要收割其地上部分,故初植密度对其整体生物量积累的影响较大。建园密度小、留侧枝数量少,单个侧枝生长量较大,但其单位面积的经济产量却相对较低;而建园密度大,单个侧枝生长量相对较小,但其单位面积的经济产量却相对较高。适于叶、皮、材兼用的杜仲高密度栽植模式为:宽窄双行栽植,宽行行距1.0 m,窄行行距0.5 m,株距0.5 m,每株留侧枝4个,建园第6年杜仲的平均产叶量达到15.77 t·hm~(-2),叶片和树皮的总产胶量达到0.56 t·hm~(-2),平均木材产量达到22.01 t·hm~(-2)。采用基于叶、皮、材兼用的高密度杜仲栽培模式,大幅度地提高了杜仲的生物量,还将有效促进杜仲叶、皮及木材的综合开发及利用,提高杜仲产品的附加值,降低杜仲橡胶的提取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氮N、磷P、钾K对杜仲雄花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正交旋转设计进行不同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K肥对杜仲雄花中京尼平苷酸(GPA)、绿原酸(CA)、桃叶珊瑚甙(AU)三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为NKP;通过比较、寻优、筛选,京尼平苷酸(GPA)、绿原酸(CA)、桃叶珊瑚甙(AU)的总量≥1.76%,京尼平苷酸(GPA)含量≥0.55%,绿原酸(CA)含量≥0.47%,桃叶珊瑚甙(AU)含量≥0.76%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氮肥0.917~0.952 kg/株,磷肥1.470~1.634 kg/株,钾肥1.290~1.389 kg/株,N、P、K的用量比例为N∶P∶K=1∶1.66∶1.43。  相似文献   
16.
Pilodyn和日本落叶松材性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79株日本落叶松Pildoyn测定值、木材基本密度与木材纤维特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ilodyn测定值、木材密度、生长量南北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Pilodyn测定值和相同方向上的木材密度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0.454~-0.587),Pilodyn测定值和晚材纤维特性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0.329~-0.447),而与早材纤维特性的相关关系不显著(-0.015~-0.137).建立各个指标对Pilodyn测定值的通径图,并对该模型进行缩减,得到原模型85%信息的新模型.新模型中木材密度贡献率为46.71%,生长量贡献率为24.47%,晚材管胞长贡献率为28.82%.建立Pilodyn测定值和木材密度线性回归方程,南向方程决定系数(0.425 3)高于北向的决定系数(0.209),南向方程预估精度为98.05%,北向方程预估精度为97.80%,因此以上模型用来预测日本落叶松的木材基本密度是可行和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以原阳杜仲良种繁育圃的‘红叶’杜仲(E.ulmoides‘Hongye’)、‘密叶’杜仲(E.ulmoides‘Miye’)、‘小叶’杜仲(E.ulmoides‘Xiaoye’)3个良种的2年生嫁接苗为实验材料,对叶片进行显微观测,并测定了叶片色差值、植物色素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叶片pH值,分析3个杜仲品种叶片的生理生化差异。结果表明:显微镜下观测到‘红叶’杜仲的正面含有大量的红色细胞,其他品种均未观测到红色细胞;‘红叶’杜仲的亮度(L值)为28.17、变红度(a~*值)为0.96、变黄度(b~*值)为2.69,计算得到颜色指数为5.54,达到深红级别;‘红叶’杜仲品种叶绿素a质量分数(w_a)为1.100 9 mg·g~(-1)、叶绿素b质量分数(w_b)为0.454 5 mg·g~(-1)、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w_(car))为0.445 5 mg·g~(-1)、总叶绿素质量分数(w_t)为1.555 4 mg·g~(-1)、花色苷质量分数(w_A)为0.304 2 mg·g~(-1);葡萄糖质量分数为2.94 mg·g~(-1)、果糖质量分数1.20 mg·g~(-1)、蔗糖质量分数为2.12 mg·g~(-1);pH值为5.90。方差分析表明:‘红叶’杜仲叶片色差值、色素质量分数,与其他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但pH值、可溶性糖质量分数,3个品种间无差异。叶色差异的主要原因是色素种类及含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13 333、16 667、22 222、33 333和66 667株·hm~(-2)5个栽植密度,解析栽植密度对杜仲单株生长指标及单位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为杜仲短周期矮林模式栽植密度设置提供依据。杜仲单株的分枝数、基径、单株叶片数量、单位面积叶片质量等生长指标与栽植密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叶面积指数与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单株叶干质量、单株皮干质量、单株杆质量与栽植密度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单位面积叶生物量、皮生物量、杆生物量均与栽植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栽植密度66 667株·hm~(-2)的平均叶面积指数达到7.98,单位面积的叶、皮和茎干的生物量为6 864.84、1 605.73、11 445.30 kg·hm~(-2),分别是栽植密度13 333株·hm~(-2)的2.5、2.8、2.7倍。试验结果表明为获得更高的产量,短周期杜仲矮林栽培模式应选择更高的栽植密度(66 667株·hm~(-2))。  相似文献   
19.
Pilodyn在日本落叶松材性育种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对树木快速无损的检测仪器——Pilodyn,研究了日本落叶松9个家系间活立木材性的遗传差异,室内测定了整株木材基本密度(Db)和木材外侧基本密度(Do),对Pilodyn测定结果与木材密度作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9个家系的Pilodyn探测值(Pn)、外侧木材基本密度(Do)和整株木材基本密度(Db)都是34号家系最大和32号家系最小。9个家系的平均值按照Pn升序,Do和Db降序的方法分别进行排序,得到的排列次序基本一致。通过3个指标对9个家系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Pn、Do和Db在日本落叶松9个家系间都存在极显著遗传变异(P=0.000 3~0.002 8)。对日本落叶松3个指标Pn、Do和Db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分析表明,Pn与Do呈极显著的负相关(-0.691 8、-0.814 2);Pn与Db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0.670 6、-0.909 3)。Pn、Do和Db的家系平均遗传力分别为0.45、0.46和0.43;Pn、Do和Db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28、0.33、0.26。使用Pn进行方差分析和遗传参数计算的结果与使用Db或Do进行各种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在日本落叶松上使用Pilodyn探测值(Pn)代替外侧木材基本密度(Do)和整株木材基本密度(Db)进行木材密度的统计分析和遗传参数的计算是可行并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Pilodyn在林木遗传改良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Pilodyn是一种间接测定木材密度的无损检测仪器。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Pilodyn应用和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Pilodyn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优点与不足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肯定了Pilodyn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的无损检测仪器,具有其低价、快速和准确获得大量试验数据的性能及其在林木材性改良选择中的重要作用,展望了Pilodyn在我国用材林改良选择中应用的广阔前景。参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