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72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应用天然植物产品川楝素防治菜青虫试验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楝素是从川楝树分离得到的一种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它对菜青虫有较强的拒食及毒杀作用,因此施药后能很快地得到保护叶片的效果,且在田间也有较长的残效期。经试验,川楝素对天敌凤蝶金小蜂及蚜茧蜂安全。  相似文献   
72.
对2003年6月至2004年2月,从湖北、湖南、福州、浙江、河南、上海、广东、广西、安徽等省市不同场家送检的一千多份病猪的病料(以肺脏为主)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最后做常见病原菌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6个不同种植密度对红秋葵生长及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35 cm×35 cm和35 cm×40 cm,对红秋葵茎粗、分枝数、开展度、叶面积、折算667 m2产量、果数和果形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密度的增加,株高不断上升、第一果节位降低,高密度有利于早熟;折算667 m2 产量与果数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4.
用生物技术提高玉米皮渣饲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玉米淀粉加工行业的副产品玉米皮渣开发生物蛋白饲料是增加蛋白饲料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些皮渣中除含有部分淀粉外,大部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蛋白质含量较少,若直接用于饲喂动物,消化率很低,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利用生物技术,将这些畜禽利用率低的初级产品,通过生物转化,可制成养分含量丰富的优质蛋白质饲料,既可缓解我国蛋白质饲料的短缺,也有助于这些资源的科学利用,为淀粉加工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1 生物技术在玉米皮渣开发利用上的现状  相似文献   
75.
荚果长度与秋葵果实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对采收荚果按长度分级,探讨了5种荚果长度与黄秋葵、红秋葵果实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黄秋葵果荚长7~12cm、红秋葵荚果长8~13 cm时,其荚果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均较高;纤维素含量随荚果的增长而增加.对同级2种秋葵而言,4级、3级和2级黄秋葵果实中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比红秋葵的高,而可溶性蛋白、纤维素含量均比红秋葵的低.  相似文献   
76.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在浅圆仓中的运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光  万清  李琛  曹毅  高树成 《粮食储藏》2000,29(5):36-42
重点探索了谷物冷却机在大型浅圆仓中进行低温储粮的工艺,以及储粮过程中温湿度对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高大房式仓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胡光  李琛  万清  曹毅  高树成 《粮食储藏》2000,29(6):30-40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作为一种新兴的储粮保鲜技术,在我国各种仓型试验成功。本文主要通过对谷物冷却机在高大房式仓内冷通技术运用的介绍,总结出一些在高大房式仓运用冷通技术的内在规律,为将来高大仓房冷通技术推广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8.
中国西南地区芥菜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中国西南地区丰富的芥菜型油菜资源遗传多样性,为芥菜型油菜资源的保护和育种利用提供有益的数据。【方法】选取以西南地区为主的73份芥菜型油菜资源,分别进行14个随机引物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的聚类分析和15个主要植物学性状量测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的聚类分析显示为3大类,共15个亚类:四川盆地资源为第1大类,含川东、川南、川北和重庆来源等6个亚类;盆周及盆周高原和云南部分资源为第2大类,分川东南、川西南和川西北来源等4个亚类;云贵高原及长江两岸为第3大类,以贵州、云南来源的资源为主,分贵阳周边、金沙江流域和云南中部来源等5个亚类。植物学性状量测数据的聚类分析显示为4大类,共14个亚类:第1大类以川东南、重庆和云南来源的资源为主,分3个亚类;第2大类以川南、川北、云南和贵州来源的资源为主,分4个亚类;第3大类以贵州、四川来源的资源为主,分4个亚类;第4大类以川西北来源的资源为主,含3个亚类。【结论】西南地区芥菜型油菜资源间差异明显,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标记多态性分析结果和植物学性状量测数据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分类主要遵循地域和生态环境规律,可分清芥菜型油菜资源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距离远近;在分子水平上,分类结果可能更深入和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9.
抑制烟草青枯病型生物有机肥的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烟草青枯病是影响烟叶生产最主要的土传病害之一,生物防控烟草青枯病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为验证抑制烟草青枯病型生物有机肥对生防青枯病的影响,进行2年田间试验研究其防效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本试验采用从烟草根际原位土壤分离得到的烟草青枯病拮抗菌株L-25和L-9,利用有机肥二次固体发酵技术,制成烟草青枯病拮抗生物有机肥。连续两年在安徽进行田间试验,分别在烟草移栽后50天和105天调查生物防控率,探求生物有机肥对青枯病的田间防效和对烟叶产量的影响;利用平板计数法、Biolog特征性碳源法和梯度变性凝胶电泳法摸索生物有机肥施用后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群落功能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的变化,揭示生物有机肥对青枯病的防控机理。【结果】 1)第一年和第二年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移栽50天后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控率分别为82.2%和96.2%,105天后烟草青枯病的生物防控率分别达到75.2%和95.4%; 2)生物有机肥处理第一年和第二年烟叶产量分别为2212.5 kg/hm2、1475.5 kg/hm2,是对照的2.4和2.6倍; 3)两年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真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其中第一年生物有机肥处理50天和105天拮抗菌数量分别为对照的241.8倍和13.4倍,病原菌数量仅为对照的19.7%和56.6%,第二年生物有机肥处理50天和105天拮抗菌数量分别是对照的111.0倍和26.7倍,病原菌数量仅为对照的9.1%和31.4%; 4)两年生物有机肥处理50天和105天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即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lntosh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 5)生物有机肥处理与对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也不相同,细菌和真菌梯度变性凝胶电泳图谱明显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聚簇,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细菌种类较对照有所增加,同时真菌的种类有所减少。【结论】在烟草青枯病发病较为严重的烟田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降低青枯病发病率,增加烟草产量。生物有机肥可以显著提高拮抗菌数量,抑制根际土壤病原菌的数量,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改善微生物种群和组成,丰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使土壤保持健康的微生物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0.
为筛选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具有拮抗活性的放线菌,以烤烟Coker 176、K326为材料,采用生物活性测试和半叶枯斑法,测定47株放线菌菌株发酵上清液抗TMV的活性,对具活性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6株放线菌的发酵上清液具有一定的抗TMV活性,其中菌株F187、F349、F417发酵上清液对TMV具有明显钝化作用,发酵上清液与TMV作用30 min后抑制率分别为57.18%、60.27%、70.19%;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菌株F187、F417、F349均属链霉菌;链霉菌F187、F349、F417的代谢产物对TMV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值得在菌种鉴定、发酵条件优化、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