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6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调查分析了我国长江流域以及南方稻区20个地区的二化螟越冬代种群的龄期结构、个体体质量及其对三唑磷的靶标抗性突变频率。结果表明,在20个采集地中有18个以6龄幼虫所占比例最高,其中,广东广宁和安徽桐城均达到80%以上;在所有的采集地中,4龄、5龄和6龄个体的总数在整个采集样本中占的百分率均达90%以上,表明我国长江流域以及南方稻区二化螟种群均以高龄幼虫越冬。二化螟对三唑磷的靶标抗性突变频率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二化螟种群的靶标抗性基因突变频率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处于我国二化螟主发生区的浙江(100%、31.3%)、福建(77.1%、66.7%)、江西(68.8%、43.8%)、湖南(35.4%、33.3%)以及接近二化螟主发生区的广西阳朔(72.9%)和广东广宁(33.3%)的突变频率较高;其他地区抗性突变频率较低(<23%),其中,安徽阜南、湖北荆州、四川德阳和乐山、重庆江津的二化螟种群未检测到抗性突变。  相似文献   
42.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 ,比较了取食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斜纹夜蛾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lNPV)的敏感性。结果表明 ,从毒力来看 ,SlNPV对取食人工饲料斜纹夜蛾 3龄和 4龄幼虫的LC50 分别为 1.1× 10 8PIB/ml和2 .7× 10 8PIB/ml,对取食甘蓝叶片的LC50 分别为 6 .0× 10 8PIB/ml和 6 .4× 10 8PIB/ml,对取食大豆叶的LC50 分别为2 .4× 10 8PIB/ml和 1.9× 10 8PIB/ml,取食人工饲料斜纹夜蛾对病毒的敏感性高于取食甘蓝叶斜纹夜蛾 ,而与取食大豆叶的差异较小。从致死速度来看 ,病毒对取食大豆叶斜纹夜蛾的杀虫速度最慢。从斜纹夜蛾体重增长来看 ,取食人工饲料的体重增长最快 ,取食甘蓝叶的居中 ,取食大豆叶的体重增长最慢  相似文献   
43.
醚菊酯和氟硅菊酯对秧田灰飞虱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江苏省句容市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醚菊酯、氟硅菊酯防治秧田灰飞虱均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优点.药后1~3 d,10%醚菊酯水乳剂1 50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6.34%~96.30%,10%氟硅菊酯乳油75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8.78~97.10%%,均明显好于对照药剂吡蚜酮和毒死蜱的效果;药后7 d,10%醚菊酯水乳剂1 500~2 250 ml/hm~2、10%氟硅菊酯乳油1 500~2 250 ml/hm~2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为82.53%~93.58%,与对照药剂吡蚜酮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相仿,明显好于对照药剂毒死蜱,在相同用量下氟硅菊酯防效好于醚菊酯.  相似文献   
44.
转基因棉上非靶标害虫棉蚜取食行为的EPG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EPG技术记录了棉蚜在单价转基因棉保铃棉32B、双价转基因棉国抗22以及常规棉泗棉3号上连续生活10代前后的取食行为。结果表明,棉蚜在3个棉花品种上刺吸的各种特征波型基本相同,但各波型所占比例、重复出现的频次及平均周期表现不尽一致。棉蚜在单价转Bt棉上取食时,反映被动取食行为也即主要取食行为的E波所占比例和平均周期均显著高于在常规棉上,表示未取食状态的np波所占比例和平均周期均显著低于在常规棉上;双价转基因棉上与常规棉上无差异;而反映蚜虫刺探食物行为的C波在转基因棉和常规棉间均无差异。  相似文献   
45.
虫酰肼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以甜菜夜蛾为靶标害虫时,昆虫生长调节剂虫酰肼对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cNPV)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虫酰肼在作用于甜菜夜蛾时对AcNPV有显著增效作用,不仅可提高杀虫毒力,而且也能提高杀虫速度.作用于3龄和4龄幼虫时,6.67 mg/L虫酰肼对AcNPV的增效比分别是1.31和3.62,使害虫因表现感染病毒症状而死亡的LT50(致死中时)分别缩短10.8%和6.5%,使害虫因病毒和虫酰肼作用而死亡的LT50分别缩短25%和20.4%.虫酰肼和病毒协同作用还显著抑制了幼虫的生长发育,在协同作用1天后,幼虫体重即显著低于单用病毒或对照,并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协同作用组幼虫体重与病毒单剂组及对照组的差异越来越大.但6.67mg/L虫酰肼和2.7×105PIB/mL AcNPV协同作用于幼虫期时,其对存活幼虫发育为成虫后的繁殖力无影响,成虫产卵量、交配率、卵孵化率以及卵孵化幼虫数等均与病毒单剂及虫酰肼单剂无显著差异,也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6.
稻飞虱寄生性天敌两索线虫田间制约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异地多点调查和室内测定,分析稻飞虱寄生性天敌两索线虫Amphimermis sp.成虫的田间基数、垂直分布和活力的制约因子。结果表明:①土壤墒情是两索线虫成虫期的主要影响因素。黑墒条件下,成虫基数高、活力强,垂直分布趋向0—10cm耕作层;②免(少)耕和稻茬后越冬作物种植种类对成虫的影响因地而异;③在土壤pH5.45—7.32范围内,两索线虫成虫适宜生活于黑墒偏酸性土质;④尿素、碳酸铵和硫酸铵对成虫有很强的刺激性和不同程度的致死作用,碳酸铵作用最强;⑤三唑酮等11种药剂对成虫无可见影响,杀虫双等其它10种化学农药则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和致死作用;⑥比较测定杀虫双等9种农药对两索线虫成虫的LC_(50)。  相似文献   
47.
稻飞虱寄生性天敌两索线虫田间制约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异地多点调查和室内测定,分析稻飞虱寄生性天敌两索虫Amphimermissp.成虫的田间基数、垂直分布和活力的制约因子。结果表明:①土壤墒性是两索线虫成虫期的主要影响因素,黑墒条件下,成虫基数高,活力强,垂直分布趋向向0-10cm耕作层;②免(少)耕和稻茬后越冬作用种植种类对成虫的影响因地而异;③在土壤PH5.45-7.32范围内,两索线虫成虫适宜生活于黑墒偏酸性土质;④尿素、碳酸铵和硫酸铵对  相似文献   
48.
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可产生多种几丁质酶,为比较黏质沙雷氏菌Txch-1中几丁质酶系在结构上的差别,利用3对特异性引物从Txch-1中扩增获得了3种几丁质酶SeChiA、SeChiC、SeChi40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SeChiA基因全长2196bp,含有1个1 ...  相似文献   
49.
为筛选出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种群数量和延缓吡蚜酮抗药性产生的复配药剂,本研究选取4种吡蚜酮复配剂进行试验。以57%噻虫·吡蚜酮WDG、30%吡蚜·噻虫胺SC、35%噻虫·吡蚜酮WDG、70%吡蚜·呋虫胺WDG为试验药剂,以25%吡蚜酮SC为对照药剂,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在稻飞虱低龄若虫盛期施药,于药后3、7、14、21天调查稻飞虱及蜘蛛的种群数量。结果表明,4种吡蚜酮复配药剂对稻飞虱具有较好控制效果,药后3天4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9%以上,药后14天4种药剂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仍在98%以上,药后21天,35%噻虫·吡蚜酮WDG防治效果为86.26%,其他3种药剂防治效果仍在90%以上。4种药剂对蜘蛛杀伤力不明显,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因此,4种吡蚜酮复配剂能有效控制稻飞虱种群数量,对天敌(蜘蛛)安全,可在水稻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三唑磷毒杀水稻主要害虫的作用特点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91~1997年,通过室内生测和田间多点试验示范,系统分析了三唑磷对水稻三化螟、二化螟和褐飞虱的触杀活性、对稻株的渗透性、胃毒作用和杀卵活性、持效期以及田间效果.结果表明:①三唑磷对三化螟、二化螟蚁螟的接触LD50(×10-4μg)分别为每头0.6182、0.4168,远远低于甲胺磷相应的LD50值14.7732、17.8029,对3龄褐飞虱的LD50值与甲胺磷相近,对5龄褐飞虱的触杀活性低于甲胺磷;②三唑磷对稻株的渗透性和对三化螟的胃毒作用强,喷药后1 d、3 d的渗透杀虫效果均为100%;③三唑磷防治三化螟的持效性长,500 mg/L药后10 d接虫的杀虫效果仍达86.7%,而甲胺磷1 000 mg/L药后3 d效果降为0;④三唑磷500~1 000 mg/L对三化螟前期淡黄色卵的杀死率为71.3%~73.2%,对后期黑色卵的杀死率为78.3%~99.5%;⑤20%三唑磷乳油2.25 L/hm2对三化螟和二化螟枯心防效均在90%以上,高于杀虫双,但对褐飞虱的防效差,明显低于甲胺磷,3.75 L/hm2对三化螟白穗的防效也在90%以上;⑥三唑磷对三化螟防效高而稳定,但对褐飞虱、稻纵卷叶螟效果差;⑦三唑磷对天敌蜘蛛的杀伤作用低于杀虫双而高于杀虫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