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文建立了测定集装箱底板中辛硫磷防腐剂含量的方法,采用二氯甲烷萃取,经浓缩后,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采用LC-MS测定辛硫磷能避免因受热分解而是响应值降低的问题,该方法简单、易操作,线性相关性好,相关系数R2大于或等于0.9990,测得辛硫磷的检测低限为2ng/mL,回收率在73.00%~102.00%之间,RSD在4.06%~7.82%之间。  相似文献   
72.
南瓜丛生性状的种间转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一对种间可杂交材料印度南瓜P1和中国南瓜P2,成功将中国南瓜丛生性状转入印度南瓜。初步分析表明,该丛生性状在印度南瓜中的形态表现和遗传规律与在中国南瓜中一样;它对印度南瓜的蔓生和半丛生性状呈完全显性关系。获得的丛生印度南瓜材料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改良,可解决生产上存在的印度南瓜早熟、优质,但单产的问题,也可为丛生印度南瓜育种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3.
为筛选防控甘蔗螟虫和绵蚜的缓释长效低毒低风险多功能配方新药剂及精准高效施药技术,选用10%杀虫单.噻虫嗪颗粒剂和1%Bt.噻虫胺颗粒剂根施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杀虫单.噻虫嗪颗粒剂和1%Bt.噻虫胺颗粒剂对甘蔗螟虫和绵蚜均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是防控甘蔗螟虫和绵蚜理想的缓释长效低毒低风险多功能配方新药剂,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可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和发展。两种药剂田间使用最适宜用量均为45 kg/hm2,可在1-7月结合新植蔗下种、宿根蔗管理或大培土,按每公顷用药量45kg与每公顷施肥量1200-1800 kg混合均匀一次性撒施于蔗沟、蔗桩或蔗株基部覆土或全膜盖膜,对螟害枯心苗的防效可达79.2%以上,对甘蔗绵蚜的防效可达98.8%以上;甘蔗实测产量和糖分分别较对照增加41555 kg/hm2和6.5%以上。缓释长效强内吸性多功能新药剂与底肥追肥混匀一次性根施,施用方便,精准高效,省工省时,环境友好,值得在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早熟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四川省盆地和盆周山区早春气温变化幅度大。阴天多,夏季高温多雨,使无籽西瓜的育苗和栽培生产存在诸多技术难题。我们对无籽西瓜在生产前的准备,育苗及苗期管理,生长期和坐瓜期管理3个环节进行了长期试验探索,总结出适合本地气候的早熟无籽西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5.
近年来,随着优质南瓜新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南瓜已由田边地角、房前屋后闲散地作物转而成为农户规模生产、增加收入的重要经济作物。南瓜规模生产中的严重草害会导致白粉病和病毒病发生,并对南瓜产量和品质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在防治南瓜草害时,除草剂在南瓜伸蔓后的防治效果并不理想.人工除草则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6.
黄瓜新品种‘川绿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绿1号’是以C99-150为母本, C01-0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 生长势强, 叶深绿色, 主蔓结瓜为主。瓜绿色, 把短, 少白刺, 瓜长22~25 cm, 粗4.0~4.5 cm, 单瓜质量200 g左右, 品质好。熟性较早, 比对照‘白丝条’可提前10 d采收, 前期产量平均高3514% , 抗霜霉病、枯萎病和白粉病。适宜早春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随着大、中棚栽培蔬菜在我省大规模的推广,果大、肉厚、味甜、抗性较弱的彩色甜椒也逐渐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棚内连年种植蔬菜,湿度又较大,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了甜椒的品质、产量.尤其是现在的品种大多来自国外,其植株高大、长势旺,对土壤、肥水的要求较高.传统的营养液无土栽培方式由于成本太高,技术性强,很难在农村推广.我们经过连续两年的试验,初步摸索到了以农家肥为主的简易无土栽培方式.其特点是设施简单、成本低、易操作、可使彩色甜椒生产在农村得到持续扩大发展.  相似文献   
78.
为探讨栽植密度与氮素施用量对榨菜茎瘤形态特征的影响及茎瘤空心发生规律,设置3个栽植密度(行株距为40 cm×40 cm、40 cm×30 cm、30 cm×20 cm)与3个氮素施用水平(100、300、500 kg/hm2),研究不同栽植密度与氮素施用水平对榨菜单茎质量、茎瘤横纵径、空心率及空心指数等指标的影响,并探讨茎瘤各形态指标与空心率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栽植密度30 cm×20 cm搭配300 kg/hm2氮肥施用时能够调控茎瘤形态指标,降低空心率,具有最优产量表现;而在40 cm×40 cm栽植密度下,增施氮肥显著促进茎瘤横纵径,但由于茎瘤空心高发,导致产量明显降低。同时,茎瘤形态特征指标与空心率的相关关系与通径分析表明,茎叶比、单茎瘤鲜质量、腋芽发生率、单茎腋芽发生数与茎瘤横纵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57~0.75),而与菜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51);对茎瘤空心率直接影响较大的指标分别为茎瘤横径(1.91)与菜形指数(1.38),而其他指标均通过菜形指数作用于空心发生率(-1.24~-0.34),表明菜形指数是影响茎瘤芥空心发生的重要因素,其中横径的伸长为茎瘤空心发生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9.
为解决成都平原羊肚菌采收后设施大棚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问题,通过对品种选择、茬口安排、田间管理、绿色病虫害防控等环节进行系统研究,创新集成早春甜瓜-秋冬羊肚菌的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实现2种高附加值作物的强强联合,经济效益可达60.0万~66.0万元·hm-2,创新了成都平原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开发了农业新功能,挖掘了新价值,满足市民生活、生态的多元化需求和农民的持续增收要求。  相似文献   
80.
对22份华北型和华南型黄瓜材料在四川早春大棚栽培条件下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型自交系在幼苗期较适应早春大棚环境,而定植后适应性较差;华北型杂交种在幼苗期不能很好适应大棚内环境,定植后虽然在植物学性状上优势明显,但产量性状方面表现较差;华南型黄瓜中川绿1号优势明显,能很好的适应早春大棚内亚适温弱光环境,其他华南型材料适应性较差.川绿1号可作为四川早春黄瓜大棚生产的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