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22篇
  9篇
综合类   32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调亏灌溉条件下秦王川灌区苜蓿种植效益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三重目标出发,在甘肃秦王川灌区通过大田试验初步分析了调亏灌溉条件下苜蓿的种植效益。结果表明:在轻度水分亏缺下,即土壤含水率为60%~65%田间持水量时苜蓿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较充分灌溉(土壤含水率为65%~70%田间持水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粗蛋白含量与其余各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值均达到了最大,分别达2.10 kg/m3和13406.7 ug/g。  相似文献   
82.
田间管闸自动控制灌溉系统是利用管道入口处水量传感器的精准信号,通过工业控制电路的累加、运算、判读比较、时序发生等过程实现对田间管闸出水口的自动控制.为满足不同灌溉技术要求,运行模式可自由设定为单次灌溉模式、波涌灌溉模式或周期轮灌控制模式.实践证明在不同的控制模式下系统均具有较高的水量控制精确度和较为完善的自动控制过程.该系统设计思路新颖,电路简单,操作简便,运行维护费用低,扩容简单.  相似文献   
83.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膜上灌春小麦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依据膜上灌春小麦大田试验资料,研究了地膜覆盖和露地处理不同土壤水分亏缺水平对土壤温度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差异较大,覆膜重度水分亏缺处理土壤温度在全生育期始终较高,日最高土壤温度较露地丰水处理高9.8℃,而覆膜丰水、轻度与中度水分亏缺处理日最高土壤温度依次较露地丰水高6.4℃、4.6℃和1.7℃;受不同因素影响,三叶期和灌浆期各处理间土壤温度差异较大,日变幅分别在2.1~11.4℃和2.4~13.5℃之间;在不同土层中,各处理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大致沿深度递减,0 cm土壤温度日变幅最大,为34.6~40.9℃,25 cm处土壤温度日变幅最小,为3.0~3.5℃,0~5 cm处除覆膜轻度和中度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其余各处理均达到极显著差异.试验结果将对膜上灌春小麦土壤温度调控及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4.
试验选择兰州市南北两山典型区域安装滴灌设备,对灌溉树木的凋萎系数、根系分布、灌水后的土壤含水量开展原位观测。结果表明:滴灌能较好的满足树木蒸发蒸腾量。在节约水资源、节省管护费用等方面滴灌具有明显的效益。滴灌对提高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树木成活率、改善兰州市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构建“三、一、一”体系 培养农业工程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农业工程类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大学生在工作后创新能力较低的现象,认真调查研究,设计了一套对农业工程类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本科大学生进行工程训练的方案.对原有的培养目标进行分析,对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进行全面改革,在加强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86.
甘肃省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处西北内陆的半干旱与干旱气候区的甘肃省,降水资源少且分布不均,水资源的配置必须在保证生态环境建设必要用水和社会经济合理用水的同时,大力节约并逐步压缩农田灌溉用水。外流河流域的降水首先为当地的植被耗用,剩余的才形成可供开发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水资源配置的顺序是:当地植被耗水,当地社会经济用水,最后形成干支流出境的径流供中下游地区使用。内陆河流域首先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再满足工业用水,最后供给农业;同时,内陆河流域用水量的最高开发利用率应不超过70%,并确保生态环境的耗水不低于水资源总量的50%。  相似文献   
87.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对酿酒葡萄耗水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探明酿酒葡萄合理的水分调控模式.【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酿酒葡萄‘梅鹿辄’(Merlot)为试材,进行了不同生育期水分调控试验,分析不同生育期亏水对酿酒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果实膨大期是酿酒葡萄耗水量最大的时期,该阶段轻度或中度亏水会使产量分别降低10.29%和12.77%;着色成熟期轻度亏水可使酿酒葡萄中的总酚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11.3%和23.14%,可滴定酸含量降低22.99%.【结论】果实膨大期亏水会造成酿酒葡萄减产,负面影响最大;着色成熟期轻度亏水可提高酿酒葡萄品质、降低耗水量,且减产幅度最小,是酿酒葡萄较优良的水分调控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88.
麦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调亏灌溉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8~2009年在甘肃民乐县洪水河灌区进行了麦草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调亏灌溉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麦草覆盖马铃薯栽培苗期进行轻度水分胁迫,处理的产量较覆盖充分灌溉处理没有显著降低,而马铃薯的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淀粉以及维生素C含量都与其它处理间存在差异,其值均达到了最大,分别为7.41 kg/m3、22.41%、15.44%1、4.56 mg/100g鲜薯;同时麦草覆盖栽培充分灌溉处理产量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土壤起垄种植充分灌溉处理,说明该技术能更有效地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WUE),改良块茎品质,提高产量,且幼苗期轻度水分亏缺是覆盖马铃薯调亏灌溉的最佳时期和调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