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21.
苏北地区农业旱改水对改善当地民众生活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中国成立后,苏北地区各级政府带领民众成功地推行了农业旱改水的耕作制度变革,使得稻谷及稻草的收获量大增,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业旱改水在改善农民饮食结构,增强身心素质,养成积极进取的思想观念,减轻妇女劳动、发挥妇女作用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资料及方志的整理研究,旨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与改善民生重大举措的历史价值与影响,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2.
圩田是在低洼地区利用水利设施对湿地进行改造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要使圩田做到旱涝保收,有了圩岸坚固、联圩和套圩这些外在条件还不够,还必须有圩田管理规范化的软条件.由于各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其圩田管理运行的类型选择与模式也将会有很大不同.本文试就巢湖流域圩田的经营与管理方式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23.
为了维持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巩固封建统治,明清王朝恩威并重,曾在西北、西南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经营政策和措施,包括设置军政机构、拓展驿路交通、移民屯垦、茶马互市、改土归流等。这些政策措施总体上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尤其在农业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提供全部农机设备,派来不同层次专家援建的国营友谊农场,是新中国第一个按照先勘探、后设计、再开荒的科学程序建立的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开荒当年获得丰收。它的建立,引入了土地整理和国营农场建设、管理的技术与经验;为中国大规模建设国营农场培养、锻炼和输出大批经营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提供大量农业技术和良种;并在建场规划、开荒生产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对全国国营农场建设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达到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出粮食、出经验、出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5.
中国农书分类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农书的体裁和内容范围分类农史研究中,常按照农书本身的体裁,结合其内容范围,划分基本类型,以便揭示农书系统的内容构成特点及各个种类的发展演化,并由此说明古代农业生产的一些历史特征。王流瑚先生在《关于中国农书》一文中对古代农书的类型作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指出农书中有关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著作极不平衡。前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后者数量很少,内容也比较单一。在植物生产内部,综合性农书中没有花卉地位,更没有讲到森林,而蚕桑部分极为突出,“桑”与“农”几乎分庭抗礼。在动物生产内部,关于畜养的又远逊于兽医的。…  相似文献   
26.
揭示了《齐民要术》的农业经济管理思想成就和价值,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其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27.
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麦作改进的背景、因素有所不同;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以农业高等院校、政府农业改进机构和农事试验场为推进主体,以小麦良种选育及推广为重点,取得了一定成绩;民国时期华北地区以小麦良种选育和推广为核心的麦作改进在我国麦作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阚国坤  惠富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329-16331
苏南稻农支援苏北地区在农业上成功地推行"旱改水",即旱田改水田,推动了水稻在苏北地区的种植和农业种植制度的改变,使得过去"十年九灾"的贫瘠土地变成了胜似江南的"鱼米之乡"和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该文通过对政府组织苏南稻农赴苏北地区帮助当地农民掌握水稻种植技术的历史事件研究,分析支持起因、经过、途径及历史贡献等方面,揭示并还原了稻农在推广稻作技术的历史作用,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技术推广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9.
高粱是我国重要的旱粮作物。古人在高粱种植栽培上,注重与豆类、棉花间作套种;遵循"种之以时,择地得宜,用粪得理"原则,提倡早种早收,注重田间管理,倡导及时收获;在加工利用方面,古人综合利用高粱籽粒、梢、茎、杆,发展食用、饲用、酿酒、药用等多种用途。发展至现代,高粱在我国南北地域都有栽培,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旱地、盐碱地栽培作物,而且其饲用作物和能源作物的地位愈加突出。  相似文献   
30.
西汉时期,驴子沿着丝绸之路从中亚进入陕西关中地区,后来传播到中国各地。东汉,驴子在华北平原基本普及。三国鼎立之际,驴子传入江南地区。南北朝时,驴子在江南地区基本普及。唐代,驴子传到了云贵地区。宋代,驴子进入东北地区。至清代,驴子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基本完成。驴子在中国的传播路线大致有两条:一条是陕西—四川—云贵的西南路线;另一条是由中原向南方传播的路线。目前,中国驴主要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疆以及河西走廊。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人们在驴子良种鉴定、饲养繁育、疾病诊治等方面积累了一系列技术经验,促进了驴子在各地的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