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5篇
  48篇
综合类   212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田间使用杀虫灯、糖醋液、性诱剂3种不同成虫诱杀技术防治甜菜夜蛾,结果表明性诱剂对成虫的诱杀效果优于杀虫灯,杀虫灯的效果优于糖醋液。通过田间小区试验,15%安打、24%美满和20%杀铃脲悬浮剂对甜菜夜蛾具有理想的控制效果,防效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番茄SlNAM1参与调节花青素累积的分子机理,深入理解植物花青素积累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检测番茄SlNAM1和SlMYB75、拟南芥NAC32与MYB75/PAP1蛋白相互作用;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SlNAM1序列分析;通过烟草叶片瞬时表达分析,初步探明SlNAM1在调节植物花青素积累中的作用;在拟南芥pap1-D突变体中过表达SlNAM1,研究SlNAM1在调节植物花青素积累中的作用;通过对拟南芥pap1-D NAC32OX(OX32)双突变体表型分析,进一步证明SlNAM1的拟南芥同源基因NAC32参与调控花青素积累。[结果]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SlNAM1与SlMYB75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其在拟南芥中的同源基因NAC32与MYB75/PAP1也存在相互作用;瞬时表达分析表明,SlNAM1通过与SlMYB75的相互作用,抑制了花青素积累;在拟南芥pap1-D突变体中过表达SlNAM1可抑制花青素累积;拟南芥pap1-D OX32双突变体表型分析结果表明,NAC32过表达抑制了花青素积累。[结论]综上所述,SlNAM1是花青素合成的负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微生物VOCs可作为信号分子,在不同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耐逆性。本文旨在初步探明黄绿卷毛菇(Floccularia luteoviren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白菜型油菜(Brassica rapa)生长影响的机理。[方法]本研究通过生理学与转录组学方法,研究了黄绿卷毛菇VOCs对白菜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测量了黄绿卷毛菇VOCs处理12 d后白菜型油菜的生物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光合指标,提取了黄绿卷毛菇VOCs处理了2 d后油菜叶片的总RNA进行了转录组测序、RT-qPCR验证,并对转录组数据进行了GSEA、GO及KEGG分析。[结果]黄绿卷毛菇VOCs处理增加了油菜幼苗生物量,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光合指标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黄绿卷毛菇VOCs处理后,叶片中有338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220个DEGs表达上调,118个DEGs表达下调。GSEA分析结果表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肌球蛋白结合、跨膜转运蛋白活性、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光系统Ⅱ等途...  相似文献   
14.
大鲵虹彩病毒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SIV对热处理敏感,56℃和65℃处理30 min均可彻底灭活病毒;GSIV经酸(pH3)和碱(pH10)处理,病毒滴度(TCID50)与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下降了8.58、9.04个对数级,差异极显著(P<0.01);GSIV经有机溶剂氯仿、乙醚以及胰蛋白酶处理,TCID50与对照组相比较分别下降了9.33、7.83、6.49个对数级,差异极显著(P<0.01)。冻融次数对GSIV滴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GSIV对细胞培养物的感染性试验结果表明,GSIV可在鲤上皮瘤细胞系(Epithelioma papilloma cyprini,EPC)、斑点叉尾鮰肾脏细胞系(Channel catfish kidney,CCK)、虹鳟鱼性腺细胞系(Rainbow trout gonadal,RTG-2)等细胞中增殖,但在EPC、CCK细胞中增殖速度快,TCID50高;GSIV在EPC细胞中的最适生长温度是25℃。GSIV在EPC细胞中增殖动态试验结果表明,GSIV感染细胞6 h后TCID50开始快速上升,进入对数增长期,72 h时TCID50达到最大值,以后趋于稳定。GSIV感染EPC细胞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EPC细胞质中可见大量虹彩病毒样颗粒,呈晶格状排列,直径约140 nm。  相似文献   
15.
黄颡鱼鲇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头顶溃疡症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内脏组织中分离出致病力强的菌株JZ086,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并进行了Biolog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16S rDNA序列鉴定。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黄颡鱼的病原菌,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1.7×105CFU。Biolog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鲇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与鲇爱德华氏菌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99%;系统进化树中与鲇爱德华氏菌(AB050826)自然聚为一支,二者遗传距离约为0.002。鉴定结果确认JZ086为鲇爱德华氏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所测试的15种药物都敏感,其中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等尤其敏感。  相似文献   
16.
西安市夏玉米重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气候变暖,玉米病虫害发生呈持续加重趋势,如2019年新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生产构成直接威胁。作者于2017-2019年连续三年对西安地区进行了玉米病虫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玉米生产上主要虫害有亚洲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黏虫等鳞翅目钻蛀性害虫发生普遍;主要病害有穗腐病、茎腐病、大斑病。值得注意的是穗腐病,其病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关系到人畜生命安全,需高度重视。此外,玉米南方锈病、瘤黑粉病、蚜虫、双斑长跗萤叶甲等次要病虫害在个别区县零星发生。对西安地区夏玉米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控要点进行梳理与总结,旨在为今后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玉米病虫害防控及可持续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江苏省动物防疫条件>.宣传时注重3个面向:一是面向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制作标语、过街横幅,散发宣传资料及送科技下乡活动等,提高他们对畜禽产地检疫重要性的认识;二是面向有关部门,递送<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资料,取得他们的配合;三是面向饲养户和经营户宣传.畜禽出售必须凭产地检疫合格证明,贩运户、白条肉经营户、屠宰场凭合法免疫耳标和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收购、运输、屠宰生猪.  相似文献   
18.
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提出该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以期指导猪高热病的防控,保障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徐进 《现代农业》2011,(6):83-83
在棚室蔬菜生产中,有些棚室由于管理不科学,致使效益不高,影响了菜农发展棚菜生产的积极性。本文介绍提高棚菜经济效益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药市场的日常监管是农药行政执法中的重要环节,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我们坚持属地管理原则,采取多种监管措施.在农药生产经营人员岗前培训考核、农药市场清理整顿、农药市场经营主体调查、农药产品标签和质量抽查、打击生产经营违规农药违法行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我市农药市场的生产经营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