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4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69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测定宁夏隆德地区不同生长年限秦艽根干质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不同年限秦艽的产量和不同部位活性成分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研究,确定秦艽的最佳采收期,探索其全草的药用价值。结果表明,地下营养器官(根)是秦艽有效成分的主要积累部位,质量分数可达9.43%,地上部分有效成分质量分数依次为花(4.90%)叶(3.96%)茎(3.84%)。对2a生、3a生和4a生栽培秦艽根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一个生长季节中龙胆苦苷与马钱苷酸质量分数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4a生秦艽在9月采收最佳,其花、茎、叶有效成分质量分数较高,值得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筛选出水稻穗稻瘟病防效较好的化学药剂.[方法]采用田间药剂试验研究了不同防治次数及杀菌剂对水稻穗稻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在穗稻瘟病重发年份,必须在破口初期和齐穗期用药2次,可选择嘧菌酯等5种药剂作为传统药剂三环唑的轮换品种.对于老病区和感病品种,可优先选择嘧菌酯和三环·氟环唑.[结论]为生产上更好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危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条斑紫菜单孢子形成的超微结构及分子生物学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蕾 《水产学报》2003,27(6):519-527
条斑紫菜具有放散单孢子的特性,其在紫菜苗种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索条斑紫菜营养细胞分化发育成单孢子的机理,以条斑紫菜叶状体为研究材料,依据单孢子的形成过程,将其划分为营养细胞、单孢子母细胞(或单孢子囊)及未释放的单孢子等3个区域,同时收集刚刚放散的单孢子,相应地代表了单孢子发生过程中的四个阶段。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随着营养细胞向单孢子的分化,细胞颜色由深绿色变成金黄色,大小由营养细胞的15-30μm变成单孢子的10~13μm,形状由多角形变成圆球形,细胞内的液泡逐渐变小以至消失,星状叶绿体逐渐浓缩并居细胞中央,红藻淀粉和大小纤维囊泡大量出现,线粒体数目显著增加等等。对上述3个区域的组织进行酶解获得单细胞,然后提取RNA,其产率为每g细胞获得RNA20~40μg,A260/A280的比值分别为营养细胞2.046、单孢子母细胞2.058及未释放的单孢子2.103,显示这种提取RNA的方法是简便、有效、可行。对mRNA进一步纯化后通过反转录PCR合成cDNA,发现4个阶段的cDNA电泳图谱有些变化,特别是未释放的单孢子明显缺少1 kb条带,说明在单孢子形成过程中遗传信息的表达发生变化。但导致单孢子产生的分子机理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4.
患者男,20岁.因腰膝关节游走性疼痛于1988年5月16日来我所就诊.素体较弱,既往无其它病史.检查均无异常.诊断属中医风痹证.采用上海医用激光仪器厂HN_2SQ—1型氦氖激光照射器,波长6328nm,功率≥25mw,光斑直径60mm,距离1m.  相似文献   
45.
扬州市邗江区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8年扬州市邗江区发生水稻黑条矮缩病情况,介绍了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症状及特点,分析了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6.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8%苯醚甲环唑·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效显著,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7.
选用江苏地区常用的8个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发病程度进行研究,分析小麦白粉病发病程度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宁麦13白粉病发病最重,在125%氟环唑悬浮剂防治的情况下病株率高达8824%,病叶率8431%,病指2903;扬麦系列品种白粉病发病程度较轻,扬麦22未见病株,扬麦16病株率为2667%,病叶率为2070%,病指为096,扬麦20病指为296,扬麦23病指为428。白粉病对小麦产量影响主要是千粒重明显下降,千粒重损失率宁麦13为361%,苏麦188为347%,扬麦系列千粒重损失率较低。  相似文献   
48.
【目的】明确绵羊A-FABP(adipocyte fatty-acid binding protein,A-FABP)基因的变异和单倍型特征.【方法】基于Ensemble数据库中绵羊A-FABP基因全序列,对7个绵羊品种共20个样本的A-FABP基因全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PCR扩增获得绵羊A-FABP基因全长6474bp,A、T、G、C 4种碱基的比例分别为31.48%、33.02%、17.21%和18.29%,A+T平均含量为64.50%,G+C平均含量为35.50%;共发现48处单碱基变异位点和2处微卫星位点M1((TG)n)和M2((TA)n),单一变异位点、2核苷酸变异位点和3核苷酸变异位点比例分别为28.85%、40.4%和0.02%;共发现转换、颠换、插入和缺失4种变异类型,其占变异位点总数的比例分别为45.83%、31.25%、2.08%及20.83%;共发现19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995.【结论】A-FABP基因19个单倍型序列的NJ树分化为2个聚类簇,表明A-FABP基因单倍型最初由2个主要单倍型衍化形成.  相似文献   
49.
为探索一次性施药防治大豆主要病虫害(蛴螬、叶甲、大豆蚜、大豆病毒病),达到了减药、增效、增产目的,采用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防治大豆病虫害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0%吡虫啉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400 g/100kg种子处理即可有效防治大豆叶甲类害虫,保苗率达到97.5%以上;田间大豆蚜虫发生期推迟30 d...  相似文献   
50.
扬州市邗江区小麦田杂草调查与日本看麦娘的化学防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年对扬州市邗江区的麦田杂草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小麦田禾本科杂草中优势种类为日本看麦娘、菵草、看麦娘和硬草;阔叶杂草优势种有猪殃殃、野老鹳草、牛繁缕和泥胡菜;日本看麦娘在所有调查田间的发生密度最大、频度最高,且丘陵山区的发生程度重于沿江地区。对日本看麦娘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炔草酯、甲基二磺隆对该地区日本看麦娘的防除效果均不理想,7.5%啶磺草胺可湿性粉剂(WP)187.5 g/hm2对麦田日本看麦娘的防除效果较好,且对小麦生长安全,是该地区麦田防除日本看麦娘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