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苹果中乙撑硫脲膳食摄入风险的非参数概率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国产苹果中乙撑硫脲残留水平及量化中国居民乙撑硫脲膳食摄入风险。基于渤海湾(辽宁、山东、河北)和西北黄土高原(陕西、山西、河南)两大苹果优势主产区采集的282份苹果样品,运用专业风险评估软件@Risk,尝试构建非参数概率评估模型,对中国居民乙撑硫脲膳食摄入风险进行概率评估。结果表明:参试的282份苹果样品,乙撑硫脲检出率为80.9%,残留量均值为6.1μg/kg,最高残留量为74.1μg/kg,绝大多数苹果样品(占90.4%)乙撑硫脲残留量10.0μg/kg。282份苹果样品中乙撑硫脲残留量的离散程度较大(变异系数达134.6%),不同省份变异系数排序,陕西(150.7%)辽宁(146.8%)河北(91.2%)山东(88.1%)河南(54.9%)山西(51.8%)。不同年龄组人群膳食摄入风险存在明显差异,幼儿(2~6岁)和儿童(7~13岁)乙撑硫脲膳食摄入风险均明显高于青少年(14~17岁)和成年(18~59岁),为重点监控对象。总体而言,不同年龄组人群乙撑硫脲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其中慢性膳食摄入风险介于0.35%~13.12%,急性膳食摄入风险介于0.22%~3.94%,均远低于100%;不同省份和不同主产区苹果乙撑硫脲膳食摄入风险虽存在明显差异,但均远低于100%,不同省份和不同主产区苹果乙撑硫脲膳食摄入风险也是可以接受的。基于最大残留限量估计值(estimate maximum residue limit,e MRL),建议中国苹果中乙撑硫脲最大残留限量值设为0.2 mg/kg。本研究可为苹果质量安全监管和今后系统开展果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2.
为更清楚了解电厂温排水对邻近海域水体环境的影响程度,分析了2004-2011年夏、冬国华电厂附近海域大、小潮水体中部分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电厂温排水对邻近海域水体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温排水使水体中pH、DO呈下降态势;COD、石油类、氨氮呈升高态势;对活性磷酸盐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3.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辛硫磷的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散基质萃取前处理方法,利用大口径毛细管柱(15m×530μm×0.88/μm)进行水果中辛硫磷残留的气相色谱法测定,并在4家农业部质检中心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相对相差1.6%~10.9%),准确度好(添加回收率93%~107.8%);测定方法的重复性与再现性好,科克伦检验统计值0.0050~0.7963,格拉布斯检验统计值0.9801~1.4802,狄克逊检验统计值0.1250~0.8172;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能够满足水果辛硫磷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54.
丁布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孢子萌发试验和盆栽试验测定了丁布对小麦条锈病菌的活性。结果表明,当浓度为1.0 mg/ml时,丁布对小麦条锈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可达79.31%;当浓度为0.6~0.8mg/ml时,抑制率为32.67%~44.08%;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浓度在0.2~1.0mg/ml范围内,丁布对小麦条锈病有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其保护作用大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5.
本文利用居民日均红枣消费量、红枣苯甲酸含量和苯甲酸每日允许摄入量(ADI,5 mg/kg bw)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红枣苯甲酸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均远小于100%,通常不足50%,甚至低于10%,表明红枣苯甲酸慢性摄入风险可以接受,不会危及消费者健康。  相似文献   
56.
哈尔滨周边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周边地区发病的猪场进行采样处理,得到2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并用Kirby-Bauer法对2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14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细菌对14种临床常用药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且均为四重耐药以上,更严重的甚至有些细菌对其中12种药物产生耐药性。试验细菌对链霉素和复方新诺明耐药率最高,分别为96.43%和92.86%。可见该地区细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57.
通过聚乙二醇(600)为增链剂、邻苯二甲酸丁酯等为溶剂以及60℃油浴的温度为最佳实验参数,制备出单组份湿固化异氰酸酯胶黏剂,以此胶黏剂压制桦木集成材,蒸煮、干燥后进行压缩剪切强度的测试,得到影响主次关系为增链剂温度溶剂,此时做出的试件压剪强度达到7.4MPa,远远超过国标当中对结构集成材压剪强度大于5.9MPa的要求。  相似文献   
58.
以2005年在全国苹果主产区的7个省采集的102个样品和2006年在全国11个省采集的59个样品为试材,运用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中的多菌灵和噻菌灵农药的残留量。对2005年的产地样品和2006年货架期样品中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9.
分析了现行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苯并咪唑类农药残留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方法的条件进行优化、改进,获得高效、快捷、经济的前处理方法,成功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中使用C18和PSA吸附剂组合将多菌灵的回收率由文献中大于110%降到91.8%~104.7%,噻菌灵的回收率由文献中的17%~44%提高到88%~102%,满足了要求。在苹果、香蕉、桃、柑橘、葡萄、草莓6种水果上进行方法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农药浓度在0.01~3.0mg/kg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平均回收率在88%~104.7%,方法的RSD值小于5%。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都满足要求,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为了解樱桃市场销售情况及货架期存在的问题,2010年6月18日至7月10日,农业部果品及苗木检验测试中心(兴城)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品采后技术研究中心课题组成员对辽宁的葫芦岛、兴城、沈阳、大连及黑龙江的哈尔滨5个城市的超市和商场(表1)樱桃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部分样品进行了品质测定和品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