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篇 |
7篇 | |
综合类 | 42篇 |
农作物 | 1篇 |
畜牧兽医 | 6篇 |
植物保护 | 19篇 |
出版年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徐同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4,(3)
测定了筛选木霉菌株NF9和TC3对喀麦隆芋艿根腐病病原真菌的体外拮抗作用。在对峙培养中,NF9和TC3对群结腐霉(Pythiummyriotylum)(P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Rs)和茄镰孢(Fusariumsolani)(Fs)的拮抗系数分别为1—2,1,1.在赛珞玢分层培养中,NF9对Pm,Rs,Fs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00%,93.4%及55.3%;而TC3对上述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100%,92.1%及46.4%,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NF9对Rs菌丝的缠绕和穿透;在不同温度(10—35℃)、不同酸度(pH3—9)条件下,在PDA培养基上,NF9的菌丝生长均明显超过群结腐霉(Pm).当PDA培养基中瑞毒霉(Ridomil)的含量为23mg/L及46mg/L时,群结腐霉的生长完全受到抑制,而木霉菌株NF9和TC3的生长甚至超过对照(不含瑞毒霉).实验结果表明了上述木霉菌株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2.
哈茨木霉几丁质酶基因提高水稻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农杆菌介导法将木霉内切几丁质酶基因ThEn-42导入粳稻台北-309和农虎6号中。PCR检测表示ThEn-42己整合入水稻基因组中。在温室中进行的抗病性检测结果表明:T0代转基因植株对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的抗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T0代转基因植株的离体叶片也表现出对纹枯病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
63.
体外测定了新近分离自喀麦隆香蕉及大蕉田间的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菌株C 184对香蕉和大蕉根部病原菌柱枝孢(Cylindrocladium pteridis)及茄镰孢(Fusarium solani),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和曲霉 (Aspergillus sp.) 的拮抗作用. 在对峙培养中上述病原菌菌丝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在赛咯酚分层培养中木霉菌株对上述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67%~88%;木霉菌株培养滤液对上述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为52%~87% .电镜下观察到木霉菌株对柱枝孢及镰孢霉的寄生过程,认为这可能是主要拮抗机制之一; 此外木霉菌株在液体培养中产生的抗生素及细胞壁降解酶也可能是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4.
从分子系统学角度分析拟盘多毛孢属及其近缘属的界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拟盘多毛孢属和截盘多毛孢属的划分界限长期以来因分类学家的观点不一致而处于模糊状态,以核糖体DNA的内转录间区序列建立分子系统树的结果支持五细胞分生孢子类型应归入拟盘多毛孢属,四细胞分生孢子类型应归入截盘多毛孢属,分子系统树同时可以反映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之间的联系,显示出分子系统学对形态分类学的客观性的评判作用。 相似文献
65.
66.
旨在建立检测血清大豆抗原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经琼脂糖凝胶层析纯化大豆抗原蛋白,以不同剂量皮下注射免疫小鼠,采用方阵滴定法确定最佳抗原包被浓度及血清稀释度,并对其他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建立检测血清大豆抗原蛋白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小鼠免疫后血清抗体水平。通过方阵滴定法确定11S蛋白最佳包被浓度为5.0μg/mL,血清稀释倍数为1∶800;7S蛋白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2.5μg/mL,血清稀释倍数为1∶1 600;两者的批内、批间系数均小于10%,重复性较好,通过ELISA法确定11S和7S蛋白的最佳免疫次数为2次,免疫剂量为1 000μg/kg。结果表明本试验初步建立大豆抗原蛋白抗体检测间接ELISA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大豆抗原蛋白过敏反应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67.
辣椒炭疽病Collectotrichumspp.是韩国及中国辣椒的重要病害.比较了韩国炭疽病茵3个茵株和中国炭疽病菌3个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并进行了致病性鉴定.结果如下:(1)根据形态学特征,K1和C1,K2和C2及K3和C3分别鉴定为ColletotrichumgloeosporloideG类型,C.gloeosporioidesR类型和C.coccodes;(2)韩国茵株与中国菌株的致病力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3)RAPD-PCR分析结果表明K1和C1,K2和C2,以及K3和C3的相似率分别为85.71%,71.43%,和50%. 相似文献
68.
1菌物及多界菌物系统所谓“真菌”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前者包括粘菌和卵菌,后者是指具有几丁质细胞壁等特性的真菌。根据近年来超微结构、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经明确真菌(广义)具多源特性,粘菌和卵菌在生物演化的早期都与真菌(狭义)有所分化,在现代... 相似文献
69.
70.
山羊瘤胃内容物菌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T15,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进行优化。对菌株培养基成分碳源、氮源和金属离子进行优化时发现,6 g/L的葡萄糖为碳源和5 g/L的牛肉膏为氮源时,产生酶活力达到最高。培养基中添加0.03 mol/L的Ca~(2+),对菌株产生纤维素酶有促进作用。在最优发酵培养基成分为基础,对菌株T15的发酵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pH条件和接种量等四因素、三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该菌株的产纤维素酶最优发酵条件:以9 mL为接种量,培养基pH值7,培养温度35℃和培养时间40 h,其产生酶活力达到26.76 U/mL;其中培养时间、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培养基酸碱条件对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影响依次增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