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08年在黑龙江省3个有代表性大豆主产区采集大豆蚜,分别对6种化学药剂做了敏感度测定,得到大豆蚜对6种药剂的LC50值和相对毒力指数,为有效防治大豆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为筛选对大豆蚜有杀虫活性的物质,以大豆蚜作为供试靶标昆虫,采用载蚜叶片浸渍法测定了27种大豆蚜非寄主植物乙醇提取物对大豆蚜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50mg·mL-1苍耳、黄花蒿、蒙古蒿、马齿苋的提取物处理大豆蚜48h后,校正死亡率达到65%以上,其中苍耳和蒙古蒿表现出较强的毒力,LC50值均小于20mg·mL-1,二者的杀虫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省野生浆果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集中,储量大,能鲜食和加工利用的有20种以上。目前各地对这一得天独厚的野生浆果资源开发利用,广为重视,并显出美好的前景。对野生浆果资源的开发利用,要考虑(1)经济部位储量和采摘难  相似文献   
18.
19.
蜡蚧轮枝菌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温室白粉虱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引进的 6个蜡蚧轮枝菌的生长、产孢量、分生孢子萌发和对温室白粉虱若虫侵染致病性的研究表明 ,6个菌株在 10~30℃下均可生长 ,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 25℃ ,但菌株间存在显著差异。菌株V4和V5产孢量显著高于其他菌株 ,14d的产孢量分别为 2.6×109个 /皿和 2.3×109个 /皿。菌株V4V1的菌落直径累计增长量和日增长量显著地高于其他菌株 ,分别为43.7、2.85mm和43.1、2.84mm。温度对孢子的萌发影响较大 ,15℃时孢子萌发缓慢 ,萌发达 90%以上时需 24h ,20~30℃下菌株V2 孢子萌发速率明显高于其他菌株 ,10h萌发率达 90%以上 ,30℃下 ,菌株V6萌发速度明显延缓。对温室白粉虱若虫的致病性 ,菌株间存在一定的差异。V2V4接菌后第 5天若虫死亡率分别为 70.2%和 63.5% ,综合其菌丝生长、产孢量、萌发率和致病性表明 ,菌株V2V4可作为生物制剂的生产菌株  相似文献   
20.
植保药械应用中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