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电场处理对灵芝生长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和质量,近年来食用菌研究工作者采用电磁场处理香菇、凤尾菇等,均取得了好的结果。本试验探讨了电场处理对灵芝生长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材料 灵芝菌种为晋灵1号,引自本校食用菌科技服务中心。培养料配方:木屑80%,麸皮20%,另加1%的蔗糖。料水比1:1.4。 (二)电场处理 将培养料按配方称取、拌匀后装  相似文献   
22.
研究了复合稀土微肥对金针菇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稀土元素,可提高基物中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活力,促进菌体对碳源物质的分解与吸收,促进菌丝生长,提高金针菇产量。  相似文献   
23.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林间诱蛾活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比较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不同配方的诱集效果,该文利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组分顺7-十四碳烯乙酸酯(Z7-14:Ac)、反3-十四碳烯乙酸酯(E3-14:Ac) 和反7-十四碳烯乙酸酯(E7-14:Ac)按照不同比例配置的4种配方进行了野外诱集试验.结果表明:4组不同配方的性信息素均具有较强的诱集效果,其中平均诱蛾量最高的达17头/诱捕器,日诱蛾量最高的为11头/d,持效期达26 d,不同配方的有效诱捕距离分别达100和150 m.通过比较两种不同诱捕器的野外诱集效果发现:沙棘木蠹蛾实用新型诱捕器的诱蛾效果稍差于三角形诱捕器,但其具有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可长时间使用等特点,诱捕器的最佳悬挂高度为1 m.用性信息素诱杀害虫作为一种高效、无毒、无污染的新方法为沙棘木蠹蛾的综合防治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4.
张金桐  孟宪佐 《林业科学》2000,36(5):123-126
小木蠹蛾 (HolcocerusinsularisStaudinger)是北京、天津等地园林树木白蜡、国槐、丁香、银杏、海棠等主要蛀干害虫 ,据 1 979年对北京市行道树的调查 (高瑞桐等 ,1 983;蒋三登等 ,1 983) ,遭此虫危害严重的地方被害株率高达 80 %以上。 1 998年再次调查发现 ,虫害程度有增无减 ,在一根长 50cm、直径8cm白蜡树段内幼虫达 2 63头。受害树株常发生风折、枯枝甚至整株死亡。同时幼虫从树干内排出粪屑挂满树枝树干或飘落地上 ,有碍市容卫生。防治方法主要是修除被害树干和施用化学药剂 ,长期使用这些方法不仅…  相似文献   
25.
测定了含不同稀土成分培养料上生长的灵芝子实体的矿物元素,有机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稀土成分对灵芝的营养成分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复合稀土对灵芝的生长代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改善于实体的品质。  相似文献   
26.
介绍了触角电位检测器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特别是气相色谱与触角电位联用技术在昆虫性信息素和其它信息物质的成分及结构鉴定方面的应用,介绍了在实践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性引诱剂防治桃园桃小食心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小食心虫是我国北部、中部果区的主要害虫,其危害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试验通过在桃园中放置桃小食心虫性诱剂,每天观察记录桃小食心虫的数量,7、8月份调查试验地和对照地的虫果率。结果表明,2004年蛾发生期为6月20日到8月29日,共诱蛾732头,试验地和对照地的虫果率无明显差别,说明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可有效地对桃小食心虫进行预报和防治,减少果园中农药的用量,达到了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的目的,同时总结了桃小食心虫在太谷地区的发生和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28.
为查明脐腹小蠹的寄主白榆的挥发物成分,用3种不同方法提取健康和受害白榆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吸附—热脱附法收集的健康白榆树干的挥发物成分有34种,其中,烷类占54.9%,醛类约占12.2%,烯类占9.9%,醇类占9.5%;正戊烷萃取法提取的健康白榆树干韧皮部的挥发物成分有23种,其中,烷类占71.9%,烯酸占9.91%,茚8.35%,醇类占3.2%;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健康白榆树干韧皮部的挥发物成分有19种,其中,烷类占90.17%,醇类占9.44%;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受害白榆树干韧皮部的挥发物成分有17种,酸类占74.28%,烷类占16.41%.该结果为脐腹小蠹确定寄主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9.
六星黑点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 (Lepidoptera:Cossidae)是一种重要的园林害虫.为研究利用其性信息素防控六星黑点豹蠹蛾,在光周期L∶D=14∶10、温度19-32℃、相对湿度75%-85%条件下,对雌蛾求偶行为进行了观察;采用腺体提取法和瓶内收集法分别制备了不同日龄在同一时辰、同日龄在不同时辰的雌蛾性信息素粗提物,然后测定雄蛾触角对各种性信息素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反应;以雄蛾对腺体提取物的EAG值表示性信息素的产生量,对瓶内收集物的EAG值表示释放量,检测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的时辰节律.结果表明:雌蛾求偶均发生在暗期;雌蛾求偶率与日龄有关,其中2日龄雌蛾求偶率最高,平均为86.7%;不同日龄雌蛾求偶高峰期均在进入暗期4-6h期间;随着虫龄的增加,求偶高峰期前移.雌蛾羽化当晚体内即可产生性信息素,并且向体外释放,但量较少;2日龄雌蛾产生和释放的性信息素量最大;雌蛾腺体中性信息素含量从进入暗期后逐渐增加,在暗期5h含量最高,随后逐渐减少;雌蛾释放性信息素从暗期4h开始,至暗期6h释放量最大.通过林间处女雌蛾诱捕试验证明了六星黑点豹蠹蛾的求偶行为与性信息素产生和释放在时辰节律上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芦笋木蠹蛾、芦笋十四点负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的防治技术,以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