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39篇
农学   62篇
基础科学   36篇
  42篇
综合类   321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74篇
园艺   57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明确陕西省温室蔬菜根结线虫的种类,为有效防治奠定基础。采用传统的会阴花纹形态鉴定结合线粒体DNA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陕西省7个市县的71份根结线虫样本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危害陕西省温室蔬菜的根结线虫种类为南方根结线虫M.incognita、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其中南方根结线虫是危害陕西大棚蔬菜的优势种群。同时,研究发现大多数地区为单一种群,但个别地区存在混合侵染现象。因此在防治时,应当以南文根线虫为对象,同时也应考虑到混合浸染的因素。  相似文献   
42.
陕、豫两省苹果炭疽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确定引起中国陕、豫两省苹果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以及形态学鉴定、rDNA ITS区序列分析、rDNA ITS区特异引物CaInt2/ITS4扩增。【结果】自陕西、河南11个地点采集192份样本,经鉴定引起陕、豫两省苹果炭疽病的病原菌有2种,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和尖孢炭疽菌(C. acutatum J.H. Simmonds)。两种病原菌的区别主要在于分生孢子形态、菌落颜色、对引物CaInt2的特异性等。【结论】首次证实了中国苹果炭疽病可由尖孢炭疽菌(C. acutatum)引起。两种病原菌在陕、豫两省各地区均有分布,其中,胶孢炭疽菌(C. gloeosporioides)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43.
不同品种油菜对苯磺隆耐药性差异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以中双9号油菜为试材,探索适宜油菜筛选的苯磺隆药液质量浓度和鉴定指标。叶片药害指数、叶片数减少率、叶夹角减少率与植株死亡率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说明这3个指标可作为早期鉴定油菜对苯磺隆耐药性的指标。用上述试验筛选出的2.0μg·mL-1苯磺隆溶液处理49个不同基因型油菜幼苗,根据叶片药害指数、叶片数减少率、叶夹角减少率、植株死亡率4个指标计算出的耐苯磺隆平均隶属函数值(AS)将参试材料分为3个等级,低度敏感材料2份(AS0.33)、中度敏感材料22份(0.33≤AS0.67)、高度敏感材料25份(AS≥0.67)。参试材料对苯磺隆抗性存在一定差异,但与小麦田推荐的苯磺隆使用质量浓度相比,油菜对苯磺隆抗性水平还很低,说明利用油菜种内基因资源,进行抗苯磺隆油菜育种潜力有限。  相似文献   
44.
[目的]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实现新的超级杂交稻育种目标提供依据。[方法]以汕优63为对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11个超级杂交稻组合的产量性状和株叶形态进行分析。[结果]11个组合的产量均高于对照,但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平均值均比对照低。有效穗数、穴穗重、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穗粒数、单穗粒重与产量呈正相关。株型优势与产量明显相关,各产量性状之间相互影响。红莲优6号、88S/747、Ⅱ优明86、88S/0293有明显的株型优势,增产幅度均在25%以上。[结论]超级杂交稻主要增产因子是穴穗重、穗粒数、单穗粒重、二次枝梗数、有效穗数和一次枝梗数,株型优势与产量有明显的关系,株叶形态符合"长、直、窄、凹、厚"的标准。  相似文献   
45.
为了科学有效的防治该病害,并防止其扩展蔓延和远距离传播,笔者对紫荆叶枯病进行了研究。由受害紫荆上成功的分离和鉴定了紫荆叶枯病的病原,回接引起了相同的症状。通过对17个分离菌株的致病性及形态鉴定,确定它们分别属于Wl群的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p.)和Bl群的紫荆生茎点霉(Phomacercidicola P.Henn)真菌。  相似文献   
46.
马铃薯退化成为影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脱毒技术的应用推广,不但为减轻马铃薯退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也在我国马铃薯产业的提升、种薯生产工艺的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常规脱毒繁育微型种薯技术工艺复杂、工期管理程序繁多、劳力损耗大,大大提高了微型种薯产出成本,严重制约马铃薯种薯产业发展。与常规技术相比,  相似文献   
47.
云南松单板类人造板材良种选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云南松优良群体为选择基础,以优株为选择对象,在评出的优良产地内选择了石屏牛达,龙朋,双柏鄂嘉,雨龙,云龙天池,大栗树,禄丰樟木箐等天然优良林分,在林分内按优树标准开展了优良个体选择,共选择表型较好的优株205株,分株开展了多点年度间的表型测定,以3-4年生优树子代的生长量及优树的纹理通直度,木材密度,松脂含量作为选择性状,经对各性状的遗传力和权重值等进行综合选择,评选了牛达39号,13号,28号,18号,3号,龙朋6号,5号,2号,双柏鄂嘉3号,17号,双柏雨龙12号,腾冲古永9号,贡山8号,云龙1号等32个符合单板类人造板材良种要求的优良单株,它们的树高增长率79.0%-13.3%,实际增益30.63%,遗传增益16.85%,其中有21个家系的木材密度提高了5.59%,松脂含量为对照的82.4%,树干通直度达97.6%,评选出的这些优株已进行了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对人工林的抚育及合理经营有着重要意义,旨在为人工林近自然改造以及利用山地造林、恢复森林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代表性样地法和随机取样法相结合的方法,在800、1 000和1 200 m 3个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的物种组成、物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1)林下草本层共发现植物33种,属于19科32属;林下灌木层共发现植物49种,隶属于39属26科。2)草本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符合"中度膨胀"理论,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D)以及灌木层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则符合负相关关系理论。3)林下植被0~40 cm深度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增加,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有机质含量均降低。4)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有机质、全氮(TN)、全磷(TP)、有效磷(AP)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应控制人为干扰的强度,保持合理的林分密度,改善柳杉人工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使人工林处于一种天然更新状态。  相似文献   
49.
热稳定脱脂米糠(HDRB)中蛋白质已严重变性,采用常规方法很难提取其中蛋白质。本研究其目的在于评价不同碳水化合物酶和蛋白质水解酶组合在HDRB蛋白质提取的作用,以及利用响应曲面方法优化蛋白质提取组合条件。结果发现使用果胶酶P-Ⅱ处理HDRB,继后对其残渣进行蛋白酶P处理,蛋白质提取率可达到80%。采用中心成分回归设计进一步对果胶酶P-Ⅱ、蛋白酶P、水糠比、温度、pH、提取时间进行RSM优化,最大蛋白质提取率可达到89%。本研究为合理利用米糠蛋白及利用米糠蛋白制备功能性短肽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过硫酸铵配施不同形态木霉菌肥缓解苹果连作障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肥料形态及土壤条件对木霉菌肥改善苹果土壤连作障碍的影响,以期为缓解苹果连作障碍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试验以苹果砧木—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幼苗为试材,设置4个处理:连作土(CK)、过硫酸铵处理(T1)、过硫酸铵加颗粒状木霉菌肥(T2)、过硫酸铵加粉末状木霉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