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7篇
  23篇
综合类   9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百合品种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分析及抗枯萎病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鳞片接种法对36个百合品种及5个野生种进行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 sp. lilii)接种鉴定,筛选抗性优异资源。结果表明:百合品种及野生种中蕴藏丰富的抗枯萎病种质资源。利用RGA-PCR方法对百合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0对RGA引物在41个品种及野生种中共扩增条带159条,其中多态带156条,占总带数的98.1%。以相似系数0.71聚类,41个百合品种及野生种划分为7类。抗性表型与RGA相似性聚类结果表明,利用品种的抗性表型聚类,趋于抗病性相近的聚为一类;利用RGA相似性聚类,趋于遗传背景相近的聚为一类。百合品种RGA的DNA指纹多态性与枯萎病抗性遗传表型多样性无明显的对应关系。对亲本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多态性分析,能更准确地反映亲本的遗传背景,为百合枯萎病抗性基因鉴定及品种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2.
为了揭示具有油菜素甾醇功能的拉肖皂苷C(Laxogenin C,LG-C)提高烟草抗旱能力的生理机制,以豫烟10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叶面喷施的水培实验,检测干旱胁迫下喷施LG-C对烟草幼苗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后,烟草幼苗叶片丙二醛(MDA)的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可溶性糖的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喷施外源LG-C提高了干旱胁迫下SOD、POD和CAT的活性,增加了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同时增加了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光合速率和叶片含水量,降低了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因此,LG-C能够通过积累渗透物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光合能力,进而缓解干旱胁迫对烟草幼苗的危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观察改良电抽搐(MECT)联合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入组8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MECT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舍曲林治疗,总疗程均为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效果,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的外周血BDNF水平.结果 治疗3、4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下降,BDNF水平则明显升高前,且以研究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15.681,P<0.01),两组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患者的血BDNF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304,P<0.05).结论 MECT合并舍曲林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增高血BDNF水平;BDNF水平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BDNF可作为抗抑郁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84.
本文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百合试管鳞茎膨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百合外植体的类型与选择、培养基配方以及培养条件对百合试管鳞茎膨大的影响.同时,就今后试管鳞茎膨大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
为了探究不同种类生物炭配施化肥对土壤温室气体CO_2、CH_4、N_2O排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以小麦秸秆炭(WBC)、水稻秸秆炭(RBC)、玉米秸秆炭(CBC)为试验材料,在配施化肥的条件下,对各处理的土壤温室气体CO_2、CH_4、N_2O排放量和土壤pH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施用常规肥料(CK)相比,在盆栽试验中添加生物炭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CH_4、N_2O的排放量,增加CO_2排放量,WBC、RBC和CBC处理的CH_4排放量分别降低了46.05%、44.82%和39.62%,N_2O排放量分别降低了17.20%、27.96%、26.88%,CO_2排放量分别增加了22.04%、17.83%和25.29%,大田试验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总体相似。与CK相比,添加生物炭可以显著降低全球变暖潜能值(GWP),降低温室效应的影响。同时添加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的pH值,水稻生育前期增幅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6.
生物炭及炭基缓释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种秸秆(玉米、小麦、水稻)生物炭及炭基缓释肥为试验材料对土壤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设计未施加生物炭(CK)、500℃小麦生物炭(WBC)、500℃玉米生物炭(CBC)、300℃水稻生物炭(NBC_3)、500℃水稻生物炭(NBC_5)、700℃水稻生物炭(NBC_7)和炭基缓释肥(CN)7个处理。结果表明,在同等养分条件下,施加生物炭和炭基缓释肥均能提高本研究中土壤酶活性。通过研究水稻生长时期各处理对酶活的影响发现,单一酶的最佳处理分别为NBC_3、NBC_5、NBC_5、NBC_5、NBC_5、WBC;同时NBC_5处理土壤总体酶活性参数E_t值最高,其次分别为WBC、CBC、NBC_7、CN、NBC_3处理,较CK处理分别提高19.81%、16.63%、13.59%、10.54%、9.09%和9.03%,土壤总体酶活性参数完善了单一酶活性反映的片面性。因此,NBC_5处理表现明显提高土壤酶活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7.
《机械设计》是机械专业的核心主干课,学习要求高,内容繁杂,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学习难度大.本文分析了《机械设计》课程学习痛点,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理念,构建了机械设计课程CDIO模式框架.以学习通为平台,以线上线下混合式为教学模式,融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精讲与讨论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CDIO模式...  相似文献   
88.
为研究低盐度养殖条件对大黄鱼肌肉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分别在盐度2、4、6、8、10、24(对照组)的水体中饲养大黄鱼幼鱼,6个月后,检测大黄鱼肌肉营养成分,并采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来评定肌肉蛋白质的氨基酸营养价值。结果显示:大黄鱼肌肉中的水分含量与盐度呈负相关性,盐度2组(S_2)肌肉中水分含量最高,达(77.4±0.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盐度6组(S_6)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含量(EAA)、呈味氨基酸含量(DAA)分别为(11.4±3.4、)%、(4.3±0.1)%和(4.5±1.5)%,均为最高(P0.05),且该组EAAI最大(73.88);盐度8组(S_8)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PUFA)和必需脂肪酸含量(∑EFA)分别为(39.1±3.0)%和(26.8±1.6)%,显著大于其他组(P0.05);各低盐养殖组饱和脂肪酸总含量(∑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MUFA)显著高于对照组(S_(24))(P0.05);各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在(9.8±0.4)%~(13.0±0.2)%。试验表明,大黄鱼在盐度6~8的水体中养殖,肌肉营养较佳。结果将为大黄鱼低盐工厂化养殖和抗低盐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9.
为了及时鉴定评价我省近年选育和引进的有色米水稻新品种(组合,下同)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它重要特性,为水稻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省农科院水稻所统一安排,安徽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芜湖综合试验站承担了芜湖区域的有色稻生产试验。本文为2019年芜湖点试验报告。  相似文献   
90.
以螺旋藻粉、燕麦粉、赤小豆粉、魔芋粉、奇亚籽、木糖醇、脱脂奶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螺旋藻复配代餐粉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7个因素对复配代餐粉感官评分影响排序为:脱脂奶粉添加量>螺旋藻粉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燕麦粉添加量>奇亚籽添加量>赤小豆粉添加量>魔芋粉添加量;复配代餐粉最佳配方为:螺旋藻粉5.0 g,燕麦粉8.0 g,赤小豆粉4.0 g,魔芋粉1.6 g,奇亚籽4.4 g,木糖醇3.0 g,脱脂奶粉4.0 g;经检测,复配代餐粉理化指标符合食用要求;通过饱腹感试验确定复配代餐粉的每餐推荐用量为3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