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1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苏云金芽孢杆菌对新秀丽小杆线虫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秀丽小杆线虫是一种模式生物,能够在室内培养。本研究采用大肠杆菌饲养,获得大量虫源,通过观察该线虫对不同Bt菌株产生毒力反应的情况,筛选含有毒力的Bt菌株。经筛选获得6个菌株的伴孢晶体对新秀丽小杆线虫进行毒性比较,野生菌株Bt-010杀虫快速而持久,毒力强,作用时间大约在36h左右,测得其理想的LC50为0.498µg/ ml。初步纯化其毒性蛋白,发现其主要作用成分是大小为25 – 35 kD的蛋白。DNA Ladder检测发现在这个毒性蛋白不象化学农药一样对线虫的DNA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102.
淡紫拟青霉FZ-0289产几丁质酶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对淡紫拟青霉FZ0289产几丁质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单因素试验表明:100目几丁质粉末对菌体产几丁质酶的诱导性最强;添加蛋白胨能使产酶高峰提前,产酶量增加.多因素正交试验表明,在添加2g·L-1100目几丁质粉末、2g·L-1蛋白胨、1g·L-1KH2PO4、0.5g·L-1MgSO4、0.2g·L-1CaCl2和0.2g·L-1NaCl的培养基中接入经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活化10d的菌碟(接菌孢子量为6×109个·L-1,500mL摇瓶中培养体积为150mL),在28℃、150r·min-1的条件下培养3d,发酵液中几丁质酶活达到0.11U·mL-1.  相似文献   
103.
1986年秋作者在福建省福州市洪山桥附近菜地的葱(Allium fistulosum L.)上,采到原野菟丝子(Cuscuta campestris Yuncker)标本.这是自19S2年 Yuncker 报道以来在中国首次确证的菟丝子种.本文列其形态学和解剖学作了较详细的描述.我们的标本与前人描述的差别为:(1)花冠裂片与花冠管长度比例;(2)雄蕊与花冠裂片长度比例;(3)子房的形态.原野菟丝子是一个广布种,可以认为这些差别属于该种的变异范围.  相似文献   
104.
不同施药时期对水稻潜根线虫防治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表明水稻潜根线虫病的药剂防治最适时期的水稻返青期,该时期施用杀线虫剂呋喃丹3%颗粒剂防治稻根线虫可使水稻增产23.6%,其次为始蘖期,水稻增产率为18.8%;移栽期施药的水稻增产率为12.3%,增产作用表现为提高水稻的有效穗数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05.
松木包装板材的伞滑刃线虫种类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记述了输入福建省的松木包装板材中分离到的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讨论了松材线虫对福建省林业构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106.
1985—1993年在福建省24个县(市)进行作物根结线虫病害调查.查出了37种作物根结线虫病和23种根结线虫,记述了果树、甘蔗、麻类、烟草、甘薯、大豆、蔬菜、中药材等主要作物的根结线虫病发生和为害情况.  相似文献   
107.
加德拟鞘线虫[Hemicriconemoides gaddi (Loos,1949)Chitwood & Birchfield,1957]是从福州市金山的龙眼根际土壤中分离并鉴定的.根据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形态特征观察及形态测量,该线虫主要鉴别特征为:体环96~109个;唇环2个,不向前翘起或后倾,第1环窄于第2环;唇区顶端平圆,唇盘微隆起,被沟状口孔分隔为2个对称的肾形;口针长61.4~75.6 μm;阴门鞘无或退化;阴门至尾端距离为阴部体宽的1.7~2.4倍,尾部宽圆锥形,末端锥圆至钝圆.对H.gaddi的rDNA-ITS和28 S rDNA-D2D3区进行了测序和比对分析,并首次在Genbank登录,其序列大小分别为1008 bp和768 bp.加德拟鞘线虫为中国新纪录种,龙眼为寄主新纪录.  相似文献   
108.
福建寄生柑桔的根结线虫已鉴定出5个种:柑桔根结线虫、闽南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苹果根结线虫和短小根结线虫。10%益郐宝颗粒剂对柑桔根结线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不同贴木对根结线虫的抗性有差异,枳高度感病,酸橙和红桔较抗病。  相似文献   
109.
该病害属国内新记录。本文对病害症状、病原、寄主范围、传播途径作了描述。病原为丝状无根藤Cassytha filiformis L.。其寄主除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外,还包括蕨类植物在内的其他9科植物。  相似文献   
110.
瓜类尖孢镰刀菌的营养体亲和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营养亲和性方法研究了尖孢镰刀菌菌株抗氯酸盐突变体和nit突变体的诱发规律及分布特性,以及菌株营养体亲和群(VCG)的划分。研究表明,不同寄主(黄瓜、甜瓜和西瓜)分离的尖孢镰刀菌菌株形成的抗氯酸盐突变体数目差异不显著,平均为每个接种点产生0.89~0.98个;但寄主不同部位(根部、茎基部和茎中部)分离的菌株间差异显著,形成的数目分别为1.27、0.75及0.76个。菌株产生的nit1突变体比例(75.40%)显著高于nitM突变体比例(13.17%);nit1突变体数目会因菌株的寄主及菌株寄主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寄主为黄瓜、甜瓜和西瓜的菌株产生的比例依次为67.73%、83.71%和77.50%,根部、茎基部及茎中部分离菌株产生的比例依次为81.82%、78.48%和68.64%,而在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间无显著差异,分别为74.43%和79.63%;nitM突变体数目受菌株寄主影响较小,所占比例在11.17%~13.92%之间;而在寄主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及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间差异显著,分离自茎基部的菌株所占比例最高为15.97%,茎中部菌株所占比例最低为9.87%,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所占比例分别为14.08%和9.26%。供试菌株分为7个VCGs,其特点为来源于不同寄主的尖孢镰刀菌菌株互不亲和,同一寄主的致病菌株与非致病菌株均不亲和,同一寄主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可亲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