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2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篇 |
农学 | 5篇 |
基础科学 | 15篇 |
18篇 | |
综合类 | 54篇 |
农作物 | 9篇 |
水产渔业 | 2篇 |
畜牧兽医 | 18篇 |
园艺 | 11篇 |
植物保护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2篇 |
2006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获得河西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人工草地上的最佳施肥组合。以‘惊盛’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微生物菌剂与氮肥减量配施对紫花苜蓿植株生长、营养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全量氮肥(CK)相比,微生物菌剂与氮肥减量处理的紫花苜蓿株高、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C8,G8,C7和G7处理的紫花苜蓿粗蛋白、粗脂肪、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无显著差异,其中G7处理的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最高;微生物菌剂与氮肥减量处理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含量(P<0.05),而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含水率和pH值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G7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通过对不同施肥处理的紫花苜蓿生长、营养和土壤指标的综合分析,综合表现最好的为G7(根瘤菌剂与氮肥减量30%),有利于减少河西地区氮肥用量,为河西地区紫花苜蓿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2.
53.
陕北黄土高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陕北地区是典型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区,降雨侵蚀力是表征水蚀地区降雨侵蚀潜力的复合指标。系统分析降雨侵蚀力国内外研究现状,采用陕北及其周边地区27站日降雨资料及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方法,分析陕北地区降雨侵蚀力季节差异、年际变化,绘制了陕北地区多年平均及其20世纪各年代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等值线,研究结果对进一步认知陕北地区水土流失规律、指导水土保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4.
基于内梅罗指数法的复垦村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复垦村庄——山西省泽州县西郜压煤搬迁村庄为研究区,采集和测定了村庄内18个样点中Hg,As,Pb,Cd,Cr的重金属含量,并通过内梅罗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和空间分析。研究表明:西郜村中土壤的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达到了中度污染程度,其中Hg元素污染程度最高;0—20cm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要高于20—40cm土壤;研究区耕地处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而土路处由于交通运输及人类活动从而导致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高,对于宅基地区域,重金属污染程度较高区域都分布在修建年代不久的宅基地所在位置,研究结果可为开展村庄复垦重金属治理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55.
待复垦村庄土壤养分特征研究——以山西省西郜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掌握复垦村庄土壤养分状况,有助于探究长期作为村庄的土壤养分特点,为土地复垦过程中改善土壤质量与土壤培肥提供依据。以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西郜村煤炭基地复垦村庄为研究区,运用地统计学与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养分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绘制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这4种养分的变异系数范围为19.78%~29.45%,变异程度较小,有机质、速效钾的半方差拟合模型为球状模型,全氮、有效磷的半方差拟合模型为高斯模型;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有效磷的变程分别为59.70,54.47,55.89,66.87 m,块金系数分别为74.2%,74.9%,69.1%,76.5%,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研究区内4种养分分布略有差异,但整体上均在村庄中部含量较高,逐次向周围递减,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是在地形变化、人类活动以及其他随机因素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掌握村庄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规律,能够为煤炭基地村庄复垦后耕地质量提升、农田土壤养分精准管理和施肥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6.
灌溉支渠主要是传输灌溉水流,将流水分配到下一级渠道。在传输过程中,磷的转化既能影响磷的生物利用率,又能影响灌渠水中P质量浓度最低化而采取的最佳管理措施。研究测定3个灌溉支渠的磷潴留值。在不断注入PO-4溶液2.5 h条件下,支渠内可溶活性磷(SRP)质量浓度从0.08 mg/L增加至0.25 mg/L。用溴化物(Br)作为一种保护性示踪剂,以确定水流的稀释效果。在注入点上游选取一个样点,注入点下游选出若干样点,上下游样点区间长约1 550 m。注入PO-4前30 min开始取水样,每隔10 min取一次,注入过程持续120 min。在稳定状态下,SRP质量浓度在取样区间内仅降5%,相当于18 km长SRP的下降度,与天然河流相比超出1~2个级别的长度。与天然河流相比,灌溉支渠具有较大的磷吸附长度与较低的吸附量,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沉积物磷质量浓度升高、较大的水速度和清除植被而引起的摩擦阻力下降所致。降低水速度可以优化灌溉支渠条件,以降低P吸附长度并使之吸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7.
58.
为提高高校食品类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高素质人才,文章以思维导图为主要教学手段,提出了一套较为可行的适用于食品专业创新思维训练课程教学的方案,并分析了思维导图绘制能力训练与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授课间的交互融合作用.研究显示,思维导图法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与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体系构建的框架感及专... 相似文献
59.
产业收益分配是国家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产业链各行为主体合理的收益分配是拟制产业冲突和提振产业发展的前提。通过对陕西省周至县猕猴桃产业链各行为主体成本收益情况的深入调查,绘制出微笑曲线,以产业链收益分配理论为指导,对猕猴桃产业链各行为主体收益现状、分配合理性及合理分配值进行了深层次分析,发现各行为主体收益分配不均衡,种植农户收益分配最低,处于产业链劣势地位,并有针对性提出了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0.
8月11日,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丁永建和中科院贡嘎山国家野外站站长王根绪访问中科院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