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种子粒度对棉花盛花期之前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种子粒度(种子体积的大小和饱满度的综合)是衡量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前人在不同植物上已做过许多相关研究,多是集中在种子发芽、苗期生长进程和产量等方面,报道结果不尽相同,并且棉花在这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为进一步探明种子粒度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2004年以大粒饱满、大粒不饱满和小粒饱满种子为处理,研究  相似文献   
32.
棉酚合成及棉花腺体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棉酚是限制棉籽开发利用的重要因子。培育低酚棉,特别是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创制低酚棉是解决棉籽开发利用难题的关键。棉酚合成以及棉酚储存场所棉花腺体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是基因工程创制低酚棉的基础。综述了国内外对于棉酚合成途径、棉花腺体形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创制低酚棉的相关实例,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外源6-BA对棉花光合和叶片衰老特性的调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张海娜  李存东  肖凯 《棉花学报》2007,19(6):467-471
外源6-BA增加了供试品种的株高、单株出生叶数、单株叶面积和单株干重.6-BA对叶绿素含量、可溶蛋白含量和光合速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表现为对易衰型品种33B的促进效应较大,延衰型品种丰抗6的促进效应较小.6-BA处理使供试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酶(POD)活性增加,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表明外源6-BA具有增强叶片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和降低细胞膜质过氧化程度的作用.6-BA改善了叶片生长中后期活性氧产生和清除之间的平衡能力,可能是改善叶片光合、植株生长和延缓叶片衰老的重要内在原因.外源施用6-BA,对于延衰生产中易衰型棉花品种的衰老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兼抗枯萎病和黄萎病高产棉花新品种冀棉616的选育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育抗枯萎病、抗黄萎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可以解决棉区枯萎病和黄萎病严重发生且逐年加重、化学防治又很难凑效的难题。利用海岛棉、陆地棉及野生棉种间杂交选育的冀棉20号为母本,转基因抗虫棉596系为父本杂交,在多年病、虫胁迫条件下,选育出了兼抗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高产棉花新品种冀棉616,2007年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07001号)。该品种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枯萎病指4.9,黄萎病相对病指17.6,是河北省审定的第1个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兼抗品种;(2)高产,稳产:2004年籽棉产量,2005年籽棉产量、霜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以及2006年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居参试品系第1位;(3)抗早衰:叶功能期长,上、中、下铃重差异小;(4)纤维品质优良:上半部长度31.2 mm,比强度29.5 cN/tex,马克隆值4.9。  相似文献   
35.
集群种植方式对棉花田间小气候效应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传统种植(1穴1株)和集群种植(1穴3株)方式下棉花产量及田间微环境差异,在甘肃河西走廊干旱荒漠绿洲区对传统种植和集群种植方式下棉花的产量和微环境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集群种植下棉花的经济产量显著高于传统种植,集群种植下穴距配置对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穴距为28cm时棉花的单铃质量和皮棉产量最高,并且显著提高了棉花衣分;集群栽培可有效增加单位面积铃数,提高棉花中后期群体光截获率和冠层湿度,降低棉花冠层温度,对棉花群体内部CO2摩尔分数仅有微弱的影响。因此,相对于传统种植方式,集群种植可显著改善棉花群体微环境,进而提高棉花的经济产量,且穴距为28cm是集群种植获得较高产量的最佳穴距。  相似文献   
36.
37.
芳樟(Cinnamomum camphora(Linn.)Presl)精油在林业经济发展中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多光谱遥感产量预测是高效反演芳樟精油产量的新方式。本研究以矮林芳樟收获期精油产量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多光谱遥感技术,筛选敏感植被指数作为输入变量,以地面同步观测的精油产量作为输出变量,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BPNN)3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矮林芳樟精油产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修改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优化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重归一化植被指数(RDVI)、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AVI)和非线性植被指数(NLI)对矮林芳樟精油产量呈现较高敏感性,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765 1、0.813 1、0.771 1、0.779 4、0.818 3。SVM、RF、BPNN 3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的矮林芳樟精油产量预测模型训练集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23、0.853、0...  相似文献   
38.
以海陆杂交后代优质纤维品系1109系为试验材料,以高产型棉花品种冀棉616为对照,比较了自然花粉授粉、人工自花授粉和人工异花授粉3种授粉方式下不孕籽的发生规律,及其对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109系3种授粉方式处理的不孕籽率均极显著冀棉616,从而导致其单铃重、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均极显著冀棉616,但人工自花授粉和人工异花授粉处理均能够有效减少1109系的不孕籽数量,降低不孕籽率,对增加单铃重和产量有积极作用,其中人工辅助花授粉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9.
张海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5,(7):368-369,380
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现代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只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不断更新培养理念,创新培养方式、培养路径与手段,才能达到为现代农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该研究就上海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培养等方面的改革和探索,分析了上海信息化人才的素质结构与岗位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以农业特色为导向的创新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0.
简要介绍了低酚棉种子的特点,分析了棉短绒、棉籽壳、棉籽仁目前的应用领域及利用价值,为今后低酚棉种子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