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8篇
  6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段金龙  张戈  任圆圆  张学雷  李卫东 《土壤》2021,53(5):1072-1080
水要素是重要的成土因素之一,土壤与地表水体空间分布格局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以中国中部典型农业区的土壤和地表水体数据为例,基于改良的土壤多样性计量方法计算并统计了1km网格尺度下的土壤类型个数、土壤构成组分多样性、土壤空间分布多样性和地表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等多类数据指数,探索了区域土壤与地表水体在地理空间分布格局上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最具代表性土类潮土和褐土(两者面积加和占研究区总面积85%,两者空间分布多样性均大于0.8)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区域地表水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之间存在数据联系,回归分析中的判定系数R2大于0.5,这与水要素在两种土壤类型成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关。②研究区面积的增加一般会造成地表水体对区域内土壤类型数量的影响作用减弱。与其他成土因素相比,水要素在土壤形成中影响作用的重要程度与研究尺度的大小有关。③基于资源地理空间分布离散性分析的土壤多样性计量方法及理论为水、土等不同资源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评价及其交互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及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2.
乡村振兴常态化背景下,乡村地域系统内外部差异发生深刻变革,客观评价村庄发展潜力,识别村庄发展类型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为探索镇域范围内村庄分类及其发展策略,文章以蓟州区穿芳峪镇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通过建立发展潜力评价体系对村庄发展指数进行测评,运用聚类分析及村庄分类模型将26个村庄进行发展类型识别。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及村庄用地情况对村庄的发展潜力影响较大;镇域范围内村庄发展潜力呈现由中心地区向边缘区逐渐降低的趋势;根据潜力评价结果,可将穿芳峪镇村庄分为集聚提升发展型、改善提升发展型、保留整治发展型、特色保护发展型及扶持保育发展型五大类型,再根据其村庄特征提出相应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