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3篇
  25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7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土壤热水处理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结线虫在温室蔬菜生产中的为害日趋严重,在一些蔬菜产区成为毁灭性病害。目前采用的防治方法主要有轮作、嫁接、日光土壤消毒、蒸汽消毒、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以及杀线虫植物等。化学药剂防治最为常用且方法简单,但使用的多为高残留农药,在有机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采用无残留、无污染的防治方法是发展有机蔬菜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韩国、日本等国家采用热水灌注进行温室土壤消毒处理,效果显著。本试验引进韩国热水消毒锅炉,对温室土壤根结线虫进行防治处理,并对其防治效果以及使用成本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国外设施蔬菜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室的数字化、智能化控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温室节能问题备受关注,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被广泛重视,有机农业发展迅速,植物工厂研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3.
蔬菜设施栽培CO2施肥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4.
水果型黄瓜春季大棚栽培优质高产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8个小黄瓜品种进行了春季大棚栽培比较试验,从熟性、植株生物学性状、果实商品性状、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MK171、Ubonka品种表现最好,667m2产量在8000kg以上,Picobello品种表现较好,667m2产量在7500kg以上,可用于春季大棚高产栽培,其中以MK171综合性状最好。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位于欧洲西部,包括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撒丁岛和其他较小的岛屿,四周濒临利古里亚海、第勒尼海、地中海、爱奥尼亚海、亚德里亚海。南北狭长的地理条件和四面环海的自然环境为意大利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北部阿尔卑斯山南麓和波河平原属温带大陆型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降雨量500~1000mm,且集中在春秋两季;南部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等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酷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降雨量较少。甜瓜在意大利主要作为饭后水果食用。也可与生火腿一起,成为餐桌上的第二道菜(prosciuttoconmelone)。甜瓜…  相似文献   
16.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迅猛,设施蔬菜面积和产量均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城市菜篮子工程的实施保证了蔬菜周年供应的均衡。所有这些发展使蔬菜季节差价逐年缩小,花色品种不断增加,促进了产业调整,为农民致富和实现城乡人民生活小康化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我国大型设施已占设施栽培面积的59%,节能日光温室面积已达20万公顷,人均设施蔬菜占有量达59公斤,人均蔬菜占有量达276公斤,均居世界前列。 然而,由于我国设施栽培科技含量较低,蔬菜产业化水平落后,造成蔬菜采收集中,因损耗大、价格低而产值逐年下降。同时落后的栽培方…  相似文献   
17.
设施蔬菜环境友好型有机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危岩治理应在充分调查分析其发育的地质环境条件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治理措施,确保危岩的稳定性,同时要加强排水和监测工作。根据对重庆市某危岩特定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采取了清除、支撑、排水、充填、灌浆等措施成功地进行了危岩治理。  相似文献   
19.
玉米与小麦秸秆无土栽培基质的理化性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1~5cm的玉米与小麦秸秆,按质量添加15%鸡粪与1%尿素,堆制90d后风干,测定其理化性状。结果表明:两种秸秆单独作为栽培基质时存在物理性状的缺陷,体积质量偏小,大小孔隙比偏大;玉米秸秆基质pH值偏高,而小麦秸秆基质电导率(EC)偏大,两种秸秆混合后基质的pH值与EC在基质适宜指标的上限;秸秆基质的营养元素丰富,以全氮、钾和钙含量较高,两种秸秆基质间各种营养元素含量差异较小。但混合后基质的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草炭;秸秆基质的砷、汞、铅与铜含量均在绿色食品生产要求范围内,镉的含量符合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因此,合成无土栽培基质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砖红壤水分入渗特性,并为雷州半岛旱作节水农业提供依据,在室内滴灌条件下进行了砖红壤水分入渗的试验研究。在有机玻璃容器中对0.5、1.0和3.0 L/h 3种滴灌流量下土壤水分入渗湿润峰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砖红壤水分的水平扩散、垂直扩散都与滴灌时间呈指数关系,并与流量成正相关关系。当流量为0.5和1.0 L/h时,砖红壤中水分扩散运动分为二个阶段:由开始的水平扩散速率大于垂直扩散速率过渡到水平与垂直等速扩散。在土箱中监测了0.3、0.6、0.9和1.2 L/h 4种滴灌流量下土壤水分分布,分析表明对于砖红壤土质,为了能使水分入渗达到一定深度,选择流量0.9~1.2 L/h对短期浅根作物连续滴灌4 h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