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4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将72只300日龄的蛋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只,分别采用高能低蛋白日粮和正常日粮进行饲养试验,试验期60 d,于试验1,30,60 d随机选取试验组和对照组鸡各12只,采样检测分析高能低蛋白日粮对蛋鸡肝脏脂肪沉积及其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显示,于试验后30,60 d,试验组蛋鸡肝湿重、肝脏脂肪含量和肝脂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或P<0.01).在整个试验期内,对照组蛋鸡肝脏的外形与结构正常;试验组蛋鸡肝脏除第1次采样外均出现不同程度肿胀、出血,呈土黄色,光镜下可见肝组织结构模糊、细胞肿胀、脂肪变性,胞浆内可见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脂肪空泡等明显的肝组织损伤.这说明高能低蛋白日粮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蛋鸡肝组织的脂肪代谢,导致脂类物质在肝组织的蓄积及脂肪变性,提示此日粮可用于试验性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病理模型的复制.  相似文献   
62.
日粮铜水平对育成蛋鸡生长性能和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有机铜对育成蛋鸡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为蛋白质螯合铜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9周龄的海兰褐蛋鸡21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11周龄时开始进入正式试验。分别饲喂添加蛋白质螯合铜(以铜量计)0mg/kg(Ⅰ组)、6.5mg/kg(Ⅱ组,对照组)、15mg/kg(Ⅲ组)、30mg/kg(Ⅳ组)、60mg/kg(Ⅴ组)、125mg/kg(Ⅵ组)相同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6周,测定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新城疫抗体效价。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Ⅲ组和Ⅳ组显著提高育成蛋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新城疫抗体效价。添加15mg/kg和30mg/kg铜(以蛋白质螯合铜的形式)可显著提高育成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15~30mg/kg铜(以蛋白质螯合铜的形式)为育成蛋鸡最适宜的添加范围。  相似文献   
63.
大豆耐低磷指标筛选与耐低磷品种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对大豆耐低磷指标的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筛选与大豆磷效率耐低磷性密切相关的重要指标,选取了41个大豆品种进行了耐低磷系数进行比较和分析,并对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相应的株高、干物质量和磷利用效率的耐低磷系数利用NTSY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2 μmol/L(LP)和1 000 μmol/L(NP)处理下22个品种根尖酸性磷酸酶(RAPA)的耐低磷系数(1.922 9~35.201 1),32个品种LAPA的耐低磷系数(1.048 2~4.465 5),9个品种株高的耐低磷系数(0.923 1~1.000 0),17个品种干物质量的耐低磷系数(1.000 0~2.125 0),28个品种全磷含量(P%)的耐低磷系数(1.083 2~6.757 3),18个品种磷利用效率的耐低磷系数(1.005 4~3.308 6),不同基因型品种中耐低磷系数差异大;②RAPA活性与相应品种的株高、干物质量和磷利用率之间耐低磷系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55、0.72、0.43);③RAPA活性和株高、干物质量、磷利用效率等磷效率相关因素的耐低磷系数进行聚类分析,鉴定出高度、中度和非耐低磷型品种。上述结果说明RAPA活性耐低磷系数可作为影响磷效率耐低磷性的重要因素,可用于大豆耐低磷品种的筛选及分子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64.
植酸酶基因phyA转化大豆品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磷多以有机态形式存在,而植酸磷占一半以上,分解利用植酸态磷是提高土壤磷利用效率、改善植物磷素营养的新途径.利用大豆农杆菌介导子叶节转化与花粉管通道转化技术,将含有根特异启动子pyk10、信号肽S和植酸酶phyA的嵌和基因(KSA)转入冀豆12、冀豆16、五星1号和吉林35中.经PCR检测,共获得T0阳性植株114个...  相似文献   
65.
河北省大豆品种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给大豆的种质资源评价及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近30年来河北省审定的41个大豆品种的脂肪酸组分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和品种之间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中的脂肪酸含量高低顺序为:亚油酸,油酸,软脂酸,亚麻酸,硬脂酸。亚油酸含量最高的是‘开育9号’,为56.89%;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是‘冀承豆3号’,为9.06%;不同大豆品种各脂肪酸含量均有一定的差异,其中油酸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1.2%,最小的是硬脂酸,变异系数为4.64%,通过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亚油酸含量与亚麻酸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66.
喹乙醇中毒对崇仁麻鸡抗氧化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200羽30日龄崇仁麻鸡随机分为5组:第Ⅰ组(对照组),喂基础日粮;第Ⅱ、Ⅲ、Ⅳ、Ⅴ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喹乙醇30,60,120,240 mg/kg饲料,通过人工复制喹乙醇中毒病例,对崇仁麻鸡喹乙醇中毒进行抗氧化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中毒组鸡血清中的SOD、GSH-Px的活性降低和GSH的含量下降,MDA和活性氧的含量升高,说明自由基与喹乙醇中毒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7.
保肝护脾液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保肝护脾液对四氯化碳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2%四氯化碳石蜡油溶液ml/kg.bw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为模型,测定保肝护脾液对肝损伤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同时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以评价肝脏损伤程度和药物的保护作用。结果:该药物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ALT、AST升高,减轻四氯化碳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结论:保肝护脾液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8.
试验选用2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的断奶仔猪40头,按体重和公、母各半原则随机分成Ⅰ、Ⅱ、Ⅲ和Ⅳ组,每组10头猪,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氧化锌,使试验Ⅰ~Ⅳ组中锌的含量分别达到100、1000、2000和3000 mg/kg,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3000 mg/kg锌日粮均能提高断奶仔猪血清锌水平(P<0.05),使血清锌含量显著上升(P<0.05),降低血清铜水平(P>0.05);3000 mg/kg锌日粮使肝脏、肾脏和十二指肠中锌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各组间脾脏、淋巴结中锌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3000 mg/kg锌日粮会降低脾脏、淋巴结、十二指肠和肾脏中铜含量(P>0.05),提高肝脏中铜含量(P<0.01)。提示,3000 mg/kg锌日粮能增加断奶应激仔猪体内锌水平,降低部分组织中铜含量。  相似文献   
69.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生物制品被用作饲料添加剂。随着工业发酵生产的结晶氨基酸的广泛和快速应用.食物添加酶是20世纪90年代取得研究进展最大、影响最大的生物制品。通过添加外源酶可提高日粮的某些性征如去除一些特异性的抗营养因子、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提高非淀粉多聚糖的消化率、补充内源酶以利于消化和降低营养损失等,这些都有利于畜禽对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为断乳仔猪存在内源酶分泌水平比较低、肠道吸收能力不足、酸性物质分泌能力低和采食量与饮水量不足等因素限制了断乳仔猪的增重速度。只有克服这些问题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断乳仔猪的增重率。在饲料中添加某些酶成份.就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减轻上述不利因素,提高仔猪增重率。  相似文献   
70.
利用含有不同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2个小麦种质配制的杂交组合群体,研究了1B和1D位点不同亚基和亚基组合与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亚基和亚基组合的上述品质性状都存在明显差异,形成时间、稳定时间与亚基组合的品质评分值呈极显著正相关.经方差分析,不同亚基和亚基组合的面团形成时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1B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