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氨基酸在医药、食品、饲料等领域有着极为重要和广泛的用途^[1]。合理利用蛋白质资源值得我们广泛地研究与探讨。棉籽中蛋白含量高达50%,玉米浆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也较高,均为氨基酸的重要来源。本研究通过酸解,对棉籽蛋白和玉米浆中的蛋白进行彻底水解,分析氨基酸成分的种类与含量,为饲料、发酵、肥料等方面充分利用开发这2种原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法转化哈茨木霉LTR-2,获得具有双价基因(glu14、chi42)的重组生防菌株.试验得到的木霉转化子具有遗传稳定性,于无药PDA平板上连续转接6次后,在Hyg 200 μg/mL的PDA平板上仍可继续生长.PCR扩增及Southern杂交证实目的基因已随机插入木霉基因组DNA上,本试验转化子均为单拷贝插入.转化子的β-1,4-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水解活性较出发菌株LTR-2显著提高(P<0.01),其中转化子L-15的两种水解酶活性均最高.转化子在温室条件下对番茄晚疫病、茄子猝倒病和黄瓜灰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但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转化子L-15最高,对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91.5%、94.9%和83.8%,较出发菌株LTR-2处理分别提高了53.5%、55.9%和33.5%.结果表明,利用REMI技术,将β-1,4-葡聚糖酶基因glu14和几丁质酶基因chi42重组到木霉染色体DNA上,是获得高效重组菌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产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则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加大农业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力度,才能发挥出农业生产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随着农业推广技术形式的不断改变,农户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就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的转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广志 《排灌机械》2003,21(6):11-14
系统介绍了单叶片开式叶轮污水泵的水力设计方法,在多种规格泵的试验统计数据基础上,推出了确定叶轮主要尺寸的计算公式,对单叶片的形状和最佳流线的绘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改善泵性能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土壤中的莠去津残留会对大豆等后茬敏感作物造成药害,还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为建立莠去津污染土壤高效修复技术,本研究进行了莠去津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并比较了不同施用方式对土壤修复效果的影响。以莠去津为降解底物,从长期施用该农药的农田土壤中分离降解菌,根据菌落形态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对降解菌进行鉴定。通过发芽试验,验证降解菌对莠去津抑制大豆种子萌发的缓解作用。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播前冲施、浸种和播后冲施对降解菌缓解莠去津药害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获得了一株莠去津高效降解菌Zatd001,鉴定结果为类节杆菌(Paenarthrobacter sp.)。菌株Zatd001能有效缓解莠去津对大豆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3种施用方式都能显著降低莠去津对大豆植株的毒害,各生长指标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3种施用方式修复效果大小顺序为:播前冲施>播后冲施>浸种处理,但各施用方式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菌株Zatd001能有效缓解莠去津残留会对大豆造成药害,且施用方式灵活方便,该研究对降解菌在修复莠去津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B418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匀设计实验、正交设计实验和单因子实验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确定了B418生长最佳培养基配方为(g·L-1):葡萄糖10,蛋白胨5,硫酸镁2,硫酸铵3,玉米粉30,黄豆粉10,磷酸二氢钾1,磷酸氢二钾1,初始pH值7.5。主要影响因子为硫酸镁,其次为硫酸铵。其它优化培养条件包括:接种量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28 h、转速180 r·min-1。利用优化条件上500 L发酵罐,通气量1~3 L·min-1,B418在16 h进入对数生长期,28 h进入稳定期,活菌数达210.5×108cfu·mL-1。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公路网的不断完善和小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的现状,为减少和减轻小车追尾大型货车所造成的恶性事故,对大型货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安装使用现状及相应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其结果表明应用现状普遍较差,现有防护装置无论在防止钻入或吸收碰撞能量方面都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改进后下部防护装置的主要思路和四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研究开发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螨剂提供借鉴。[方法]使用BtR05菌株对朱砂叶螨进行致病性研究,确定其杀螨活性后,制备了BtR05悬浮剂,并使用该悬浮剂对朱砂叶螨的幼螨、若螨和成螨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稀释500倍以下的浓度对朱砂叶螨的毒杀效果较好,在药后96h幼螨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80%以上,若螨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75%以上,成螨的校正死亡率均达到60%以上,表明BtR05悬浮剂对朱砂叶螨的幼螨、若螨和成螨均具有毒杀作用。BtR05悬浮剂与对照药剂金维达相比,悬浮荆稀释300倍以上对幼螨和若螨的毒杀作用在药后96h差异显著,说明BtR05悬浮剂的持效性高于对照药剂。[结论]苏云金芽孢杆菌BtR05悬浮剂对朱砂叶螨的幼螨、若螨和成螨均具有毒杀作用,并且其持效性明显高于对照药剂金维达。  相似文献   
19.
为在设施农业土壤中筛选获得兼具高效除磷能力和良好环境适应性的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从设施大棚采集40 cm以上土样,梯度稀释后经PAOs平板初筛、异染粒染色复筛聚磷菌,结合形态学和16S rRNA测序鉴定种属。采用钼锑抗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聚磷菌的除磷率和菌体磷含量,PCR验证聚磷作用关键基因ppk。采用活菌计数法分析聚磷菌的耐盐和耐高温率,对峙培养法分析对病原菌的抑菌率。本研究共筛选得到7株聚磷菌,经鉴定分别属于节杆菌(Arthrobacter spp.)、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p.)、红球菌(Rhodococcus sp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p.)4个菌属。好氧条件下,所有菌株均具有除磷作用,其中A.ureafaciens Fp64的除磷率最高(70.52%),R.rhodochrous Fp31的菌体含磷量最高(18.74%)。在除磷率大于50%的4株聚磷菌中,均可扩增获得ppk基因。所筛选聚磷菌兼具多种其他生物学特性,其中A.ureafaciens Fp64和A.keyseri Fp38具有病原菌拮抗和耐盐性,M.esteraromaticum Np20具有病原菌拮抗和耐高温性,R.rhodochrous Fp31具有极其显著的耐盐性。本研究所筛选的菌株具有较高的除磷能力和菌体含磷量,兼具拮抗病原菌和良好环境适应性等特点,有望用于控制土壤渗漏液磷流失,为进一步研发针对设施农业土壤环境的高效生物除磷技术提供了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20.
多功能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及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麦、禾本科杂草根际取样,分离固氮芽孢杆菌,并测定各菌株的抑菌活性及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能力,筛选多功能芽孢杆菌菌株.结果表明,分离筛选的11株固氮芽孢杆菌主要包括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 mucilaginosus)、巨大芽孢杆菌(B.megaterium)、蜡状芽孢杆菌(B.cereus)、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和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其中7株菌株对立枯丝核菌和禾谷丝核菌两种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5株菌株能有效降解甲胺磷和甲基对硫磷两种有机磷农药.巨大芽孢杆菌BM3和地衣芽孢杆菌BL6具有明显的固氮、抑菌和降解有机磷农药等多种功能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