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林业   38篇
综合类   19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理学实验对病害症状最好的描述。因此,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是植物病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技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解剖镜、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龄期中国梨木虱若虫的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和描述,确定了区分不同龄期若虫的主要特征为:①体长与体宽;⑦触角节数及其上感觉孔数目;③泌蜡表皮形态。  相似文献   
13.
异色瓢虫对雪松长足大蚜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雪松长足大蚜Cinara cedri的捕食能力,采用捕食功能反应方法在室内测定了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对雪松长足大蚜4龄若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种内干扰效应及环境温度对其捕食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对雪松长足大蚜若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均属于Holling II型,成虫对雪松长足大蚜的捕食能力强于幼虫,幼虫的捕食能力随虫龄的增大而增强,1~4龄幼虫及成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是11.41、41.32、61.73、140.85、188.68头;异色瓢虫1~4龄幼虫及成虫对雪松长足大蚜4龄若蚜的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二者之间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758~0.9993,其中2龄幼虫的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下降趋势最大,成虫则下降趋势最小;异色瓢虫成虫的捕食受到较强的种内干扰,在猎物密度和捕食空间一定的情况下,单头日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二者间关系符合模型A=58.8391x~(-0.3313);异色瓢虫的捕食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在15~35℃范围内,其成虫对雪松长足大蚜的捕食量先增加后减少,25℃是异色瓢虫最适宜的捕食温度。表明异色瓢虫对雪松长足大蚜有很强的捕食能力,尤其是成虫和高龄幼虫,但应用时还需考虑温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松阿扁叶蜂越冬幼虫体内氨基酸含量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测定了不同时期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越冬幼虫虫体、血淋巴内氨基酸含量,并对影响幼虫抗寒的氨基酸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越冬幼虫体内含有常见的17种氨基酸。从越冬初期至越冬期,氨基酸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但各种氨基酸含量变化不同,丙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精氨酸和胱氨酸随着温度的下降呈增加趋势。幼虫虫体氨基酸含量增幅最大的为丙氨酸,比越冬初期增加了28.8%,其次是脯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分别比越冬初期增加了9.4%、6.4%和5.4%.其他氨基酸增加不明显;幼虫血淋巴内氨基酸中的丙氨酸、胱氨酸和谷氨酸含量分别比越冬初期增加了94.6%、80.2%和19.6%。因此认为这些氨基酸与低温抗寒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核桃扁叶甲Gastrolina depressa Baly在山东泰安地区1a发生2~3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上树活动,补充营养后即交尾产卵、孵化,4月底第1代幼虫开始取食危害,5月达到危害高峰。5月底出现2代幼虫,6月中旬1代或2代成虫遇高温在浅土层或枯落物中“越夏”。7月底1代或2代成虫开始进行第2次危害,并交尾产卵、孵化,8月达到第2次危害高峰,9月下旬2代或3代成虫开始下树越冬。  相似文献   
16.
杨始叶螨滞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始叶螨Eotetranychuspopuli(Koch)是危害杨、柳科植物的重要害螨。研究结果表明,该螨以受精雌成螨滞育,为长日照(13h/d以上)发育,短日照(11h/d)滞育型;临界光照时间为12h/d左右;光周期感应螨态为幼螨→第一若螨→第二若螨的连续2个发育阶段。在相同短日照(10h/d)下,较低温度(21℃以下)促进滞育,较高温度(25℃)抑制滞育。  相似文献   
17.
双条杉天牛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分类地位,分布,寄主,生物学,生态学,综合治理等方面综述了双条杉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Motschulsky)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8.
针叶小爪螨综合防治技术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叶小爪螨综合防治技术策略探讨孙绪艮,周成刚,刘玉美,张小娣(山东农业大学林学系)针叶小爪螨Oligonychusununguis(Jacobi)在中国北方地区是危害板栗、麻栎等壳斗科植物的重要害螨。据调查,山东烟台、潍坊、临沂、日照、泰安等地市的板...  相似文献   
19.
用Y形嗅觉仪测定了针叶小爪螨对其寄主植物,芬兰钝绥螨对针叶小爪螨的选择行为。结果表明:针叶小爪螨对未受害的麻栎叶、栓皮栎叶和板栗叶都表现出较强的趋性,对槲树叶虽然也有趋性,但趋向程度不如前三者强,而松针叶和云杉对其有较强的忌避作用;用同一寄主植物的未受害叶片和除螨受害叶片测定时,则明显趋向于未受害叶片;而用同一寄主植物的除螨受害叶片和带螨受害叶片测定时,则喜欢选择带螨受害叶片。寄主植物受害与非党员以及有无叶螨存在,显著影响芬兰钝绥螨的趋性。芬兰钝绥螨对未受叶螨危害和受叶螨危害的寄主植物叶片均有趋性,但对后者的趋性反应更为强烈,对有叶螨的危害叶片和无叶螨的危害叶片的趋性反应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昆虫的耐寒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生活在温带和寒带的昆虫,都面临着一年一度的冬季低温的威胁。它们是如何渡过寒冷的冬天,其耐寒机制又是怎样?是昆虫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种群数量预测中不可忽略的问题。本文就是昆虫的耐寒性及其机理,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