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6篇
  7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9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Fe3O4纳米颗粒为载体,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制备了PGG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和磁性非印迹聚合物(NIPS,不加PGG),表征了其形貌和结构,并考察了其对PGG的吸附性能。SEM、TEM、FT-IR和XRD分析结果表明:MIPS是以Fe3O4为核心的外层包有SiO2,表面密布孔穴的球形纳米颗粒。磁学性质分析发现:MIPS具有良好的顺磁性,在外加磁场下能够实现分离。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IPS对PGG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NIPS;MIPS对PGG的吸附过程比较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为67.02 mg/g; MIPS对PGG的吸附过程非常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MIPS的重复利用性能实验中,其吸附第5次的吸附量为53.16 mg/g,仍能达到第1次使用时的吸附量的83.78%,表明MIPS的重复使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2.
中国地域辽阔,饮食文化各有千秋,阜阳地区当地的农村宴席制作工艺代表着这一地区的风土民俗,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经过时间的熏陶这些问题终将被解决。  相似文献   
33.
超声波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速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的分解效率,采用超声波预处理玉米秸秆。研究超声波处理时间、功率、温度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超声波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最优条件为:料液体积比为1∶30,超声时间10min,温度45℃,功率140W。用纤维素酶酶解在优化条件下超声处理的玉米秸秆,酶解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4.
金洞管理区7年来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5298.7公顷,其中退耕地465.4公顷,含金秋梨、板栗、脐橙等经济林71公顷。石古源乡西岭坳村的“猪、沼、呆、鱼”模式值得总结推广。如退耕户奉国平现扩园到5公顷,主要有纽荷尔脐橙、板栗等。已建成1800平方米的养猪场:母猪100头,公猪4头,仔猪存栏700头,加上养鸡、养鸭,承包一口鱼塘和水库,形成了“猪、沼、果、鱼”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35.
李子果肉单宁结构及其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李子果肉的总酚含量与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联合核磁共振(NMR)技术详细研究了李子果肉单宁的类型、聚合度及平均分子质量.同时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研究了李子果肉单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李子果肉中总酚质量分数为8.29%±1.30%,可溶性缩合单宁质量分数为1.43%±0.93%;构成该单宁的黄烷-3-醇结构单元主要是表儿茶酚,在化学结构上属于原花青定类型,且大部分聚合物的结构单元之间存在A型和B型2种连接方式,平均聚合度为5.3,平均分子质量为1583.7u;李子果肉单宁具有较高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其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57.98mg/L.  相似文献   
36.
我国水稻秸秆磷分布及其还田对土壤磷输入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水稻秸秆资源丰富,水稻秸秆还田是向土壤输入磷素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我国各省区不同季别水稻秸秆还田的土壤磷输入贡献进行测算,可有针对性地为水稻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磷素优化管理及平衡调控提供科学参考和指导。本研究基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水稻生产统计资料和文献调研参数,对2013—2018年我国主要稻区不同季别水稻秸秆磷养分资源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单位播种面积水稻秸秆还田的土壤磷素输入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我国主要稻区早稻、双季晚稻和中晚稻秸秆产量分别为2327万t、2783万t和13 527万t,长江中游和长江下游稻区的水稻秸秆资源量居于全国前列,分别占33.6%和21.8%。2013—2018年我国水稻秸秆磷(P_2O_5)养分产量呈缓慢增长的趋势,从2013年的59.7万t增加到2018年的62.8万t。2018年水稻秸秆磷养分资源主要分布在黑龙江(15.0%)、湖南(12.5%)、江苏(10.0%)、湖北(9.9%)和江西(9.6%)等省份。2013—2018年我国主要稻区早稻、双季晚稻及中晚稻秸秆还田的年均土壤磷养分输入量分别为13.9~15.1kg(P_2O_5)·hm~(-2)、16.0~20.9 kg(P_2O_5)·hm~(-2)和19.3~29.3 kg(P_2O_5)·hm~(-2)。从全国范围来看,早稻、双季晚稻和中晚稻秸秆还田下的土壤磷养分输入量平均分别为14.4 kg(P_2O_5)·hm~(-2)、18.2 kg(P_2O_5)·hm~(-2)和24.4 kg(P_2O_5)·hm~(-2)。基于上述测算结果,建议我国主要稻区各省份在水稻特别是中晚稻秸秆还田条件下,基于秸秆磷素携入量适当调整磷肥投入量,以实现土壤磷养分收支平衡,控制农田磷养分盈余及流失风险。  相似文献   
37.
安徽省是国家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作为农业大省其粮食作物秸秆产量居于全国前列。明晰全省产粮大县主要粮食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和可收集资源量时空分布特征,并准确测算秸秆就地还田对土壤养分输入的贡献,可为秸秆全量化差异化利用策略优化及秸秆还田情景下的农田养分平衡调控提供决策依据。研究表明,2011-2019年安徽省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而不同作物秸秆产量年际变化趋势各异:小麦秸秆先升后稳,水稻秸秆波动不大,玉米秸秆逐年递增。2019年安徽省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秸秆理论资源量为3 878万t,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所占比例分别为47.3%、36.3%和16.4%。淮北区为小麦和玉米秸秆资源集中分布区,占比分别为73.0%和88.3%,水稻秸秆主要产自江淮区(41.7%)、皖西区(21.3%)及沿江区(19.7%)。主要粮食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分布表现为淮北区(52.5%)?江淮区(24.3%)?皖西区(10.5%)?沿江区(9.1%)?皖南区(3.6%)。2019年全省产粮大县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分别为1 338万、1 041万和542万t,淮北区单位播种面积小麦和玉米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分别为4 505~6 310和4 171~5 395 kg/hm2,江淮区、皖西区和沿江区单位播种面积水稻秸秆可收集资源量分别为4 487~5 326、4 570~5 028和4 329~5 778 kg/hm2。2019年安徽省产粮大县三大粮食作物秸秆氮(N)、磷(P2O5)和钾(K2O)养分资源总量分别为25.3万、10.9万和90.1万t。在秸秆就地全量还田情景下,小麦玉米主产区(淮北区)小麦秸秆还田的氮(N)、磷(P2O5)和钾(K2O)养分输入量分别为35.8~50.1、14.1~19.8和139.8~195.8 kg/hm2,玉米秸秆还田的养分输入量分别为42.7~55.2、16.9~21.8和93.4~120.9 kg/hm2;水稻主产区(江淮区、皖西区和沿江区)水稻秸秆还田的养分输入量分别为38.0~50.8、18.8~25.0和151.6~202.3 kg/hm2。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提升安徽省产粮大县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及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8.
利用MALDI-TOF MS分析了红树植物木榄花萼缩合单宁的结构单元组成类型、平均聚合度和平均分子质量.并以木榄花萼缩合单宁为原料,通过HCl-正丁醇法酸解反应制备了花青定粗产品,同时测定了花青定粗产品对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结果表明:木榄花萼缩合单宁结构单元组成类型主要为儿茶素或表儿茶素,平均聚合度为7.5,平均分子质量为2 081.60 u;花青定粗产品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DPP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3.889 mg/L,并具有较高的FRAP((7.718± 0.109)mmol/g).  相似文献   
39.
选择一种典型的单宁酸化合物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其与Fe~(3+)离子的络合反应过程及特性。结果表明:利用等摩尔连续变化法(又称Job's法)分析显示在pH 6.0条件下1个PGG分子可结合2个Fe~(3+)离子,即形成PGG-2Fe络合物。利用数学模拟计算法对得到的不同反应吸光度进行非线性模拟,单宁酸-Fe~(3+)络合反应的结合常数(K)为1.607×1012(mol/L)~(-2),同时计算出PGG与其Fe~(3+)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差值为0.046μ/(mol·L~(-1))。此外,利用pH滴定技术分析了单宁酸中的酚羟基去质子化反应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的升高,PGG分子中有6个酚羟基首先发生去质子化形成氧负离子状态。随着溶液pH的进一步升高,PGG分子中最终约有9个酚羟基团发生去质子化。  相似文献   
40.
森林病虫害已成为林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对湖南永州森林病虫害类型、危害特点等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