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0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4篇
  17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轮虫休眠卵用不同浓度盐溶液处理后卵壳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壶状臂尾轮虫(B.urceus)、褶皱臂尾轮虫(B.plicatilis)和卜氏晶囊轮虫(Asplanchna brightwelli)的休眠卵用不同浓度食盐溶液处理后卵壳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不同种轮虫休眠卵的外表超微结构有明显的差异,大部分表面有孔,卵壳有不同程度的龟裂。新鲜休眠卵用盐度为10的食盐溶液处理后,龟裂不明显;隔年休眠卵经饱和食盐水处理,龟裂明显。  相似文献   
12.
王娜  李萍  宗毓铮  张东升  郝兴宇 《核农学报》2020,34(7):1613-1619
为揭示不同还田方式下北方旱作小麦秸秆腐解规律,以小麦秸秆为试验材料,采用尼龙网袋法,于2014-2015年度在山西临汾保护性耕作长期定位试验区进行试验,设置秸秆还田旋耕(SRT)、秸秆覆盖免耕(SNT)2个处理,分析不同耕作方式下小麦秸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有机碳、全氮含量以及秸秆腐解率、有机碳矿化率、全氮释放率的变化。结果显示,经过375 d的田间腐解,SRT秸秆腐解率为50%,SNT秸秆腐解率为31%。SRT秸秆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平均腐解率分别为65%、45%、53%,SNT分别为56%、30%、39%;SRT秸秆有机碳的矿化率为57%,SNT为40%;SRT秸秆全氮素释放率为15%,SNT为36%。研究表明,SRT可加快秸秆腐解与组成成分的分解,SNT有利于秸秆氮素的释放,可减少农田氮投入。SNT秸秆有机碳矿化率低可减少农田碳循环速率,提高麦田固碳能力。本研究结果对我国北方旱作小麦秸秆还田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参池沉积物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对自然纳潮、微孔曝气、养水机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海参池塘沉积物中淀粉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的活性进行了跟踪比较研究。研究结果显示,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池塘沉积物中的淀粉酶活性年变化为0.126~0.880 mg/g,年均值(0.410±0.180) mg/g,蛋白酶活性年变化为0.024~0.472 mg/g,年均值(0.190±0.103) mg/g,碱性磷酸酶活性年变化为0.068~1.042 mg/g,年均值(0.340±0.196) mg/g,脱氢酶活性年变化为12.092~52.794 mL/g,年均值(26.980±8.295) mL/g。3种水质调控方式下池塘沉积物中蛋白酶、碱性磷酸酶及脱氢酶活性均在自然纳潮池塘中均值最高,变化幅度最大;淀粉酶活性均值则在自然纳潮池塘中最低,养水机池塘最高,这与养水机池塘有机质最低,自然纳潮池塘最高,养水机池塘沉积物的细菌多样性最高,真菌数量最多有关。表明养水机能够快速去除沉积物中氮、磷有机化合物,有利于池塘的正常物质循环。本研究从沉积物酶活性的角度,探讨了养水机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两种水质调控方式产生差异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整合伊犁河谷旅游资源、在森林旅游景区建设、森林旅游产品类型、森林旅游品牌、森林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线路以及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等方面大胆创新探索,成为新疆乃至全国森林旅游产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典范,以期把伊犁河谷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精品.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的新型工业化使生态环境本底并不厚重的新疆面临经济发展必须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笔者在分析新疆新型工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自治区在生态保护与重建方面亟待解决的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1)工业化进程对新疆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方式和程度的判读;2)新疆生态保护体系建设的理论与技术探讨;3)新型工业影响下的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发;4)新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技术集成.  相似文献   
16.
禾谷孢囊线虫在我国的新寄主及新分布区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 weber)我国于1991年首次报道,其分布及寄主据报道仅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及北京等地在小麦上发生。 文献报道此线虫分布已遍及世界32个主要产麦国。其寄主植物包括禾本科27属32种,尤以对小麦、大麦为害严重,产量损失可达30%—70%。并因其侵染损伤小麦根系,导致根腐病等发生,加重受害程度。  相似文献   
17.
亲鱼的优劣是人工繁殖成败的关键,因此亲鱼的选择十分重要。江黄颡鱼亲鱼既可从人工繁养鱼苗养育而成,也可从自然江河中收集。在自然情况下,雌鱼背部呈黄绿色,腹部乳白色,个体相对较小;雄鱼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体瘦长。亲鱼选择个体大、体质健壮、外观身体完整无损、活动能力强、体色呈黄褐色  相似文献   
18.
木材断裂裂纹及应力场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费本华  张东升 《木材工业》2003,17(3):7-9,12
木材材料的各向异性夺致木材断裂裂纹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其在二维空间内的分布县有非线性特征。运用数盒子法对裂纹发育带在二维平面内的分布进行了分形特征研究,发现木材裂纹县有明显的分形规律,分形维数为1.2-1.5;通过比较不同时问段的裂纹发育情况,发现裂纹的分形维数随斡裂纹的扩展星增加的趋势。对木材断裂过程的应力场进行分形研霓的结果表明,裂纹应力场伞表现出分形的特征,并且分形维数在裂纹尖端处最小,在远离裂纹尖端处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三峡水库消落带优势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种间关系,以三峡水库中、上段过渡区一级支流渠溪河河口附近消落带植物为研究对象,在参考相邻格子法对研究区样地样方调查基础上,采用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对优势植物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优势物种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鬼针草(Bidens pilosa)、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作为泛化种占总物种数的37.50%,具有分布范围较广、适应能力较强的特点,可作为三峡水库消落带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干、支流消落带优势植物生态位重叠值>0.50的种对数分别为40、50,生态位重叠值为0的种对数分别为27、13,表明干流优势植物之间的竞争性相对弱于支流。渠溪河河口附近干、支流消落带优势植物之间多为不等宽生态位重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态位共用;少数植物之间呈现出分离生态位重叠,不参与竞争。优势植物生态位重叠具有干支流差异性和高程...  相似文献   
20.
选择新疆第八师某团已确诊为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20头,观察宫炎净注射液治疗前后的部分血液学指标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和未治疗组进行比较,考察宫炎净注射液的抗炎作用;通过小鼠口服和腹腔注射宫炎净注射液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观察给药后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考察宫炎净注射液的临床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使用宫炎净注射液治疗后,奶牛血液中的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和淋巴细胞数量均有所上升,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数有所下降;2个疗程后,中药治疗组奶牛的部分血液学指标均接近正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毒性试验显示,用药后小白鼠临床表现和剖检均无异常情况。结果表明,中药复方宫炙净注射液安全无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